一夜朔风,眼下却是晨日晴好。日光虽看似炽烈,实则周遭冰冻三尺,握着长戈刀剑的一双双手,早已满是冻疮,乌青发紫。
南军虽难忍北地苦寒,但昨日一役,瞿能攻破张掖门,虽之后引兵退出,却也大振了军心。今日大将军亲自出马,必将大胜,一举拿下北平。
李景隆望着眼前高耸的城楼,回想二十年前,父亲亲自督造重修,将北平城墙加固,增设箭垛。可又曾想到,今日自己的儿子会站在这座城池的面前,亲自将它攻破。
日光越发刺目,将那城墙映照得明晃晃。李景隆觉得有什么不太对劲,却又说不上。
城墙上的守军仍是昨日的样子,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远远可以听见燕军大旗猎猎的声响。
“大将军,城墙……城墙有异!”前哨慌慌张张地奔回来。
李景隆再次抬眼望向那城墙,青砖之上似是敷了一层闪耀透明之物,在越来越大的日头之下,莹莹有光。
“大将军,是……是冰……燕军以水浇城墙,如今皆冻成冰,光滑不可攀爬……”那前哨小心地打量着脸色越来越难看的李景隆。
“攻城。”李景隆打断他,死死盯着宛若为琉璃所包裹的城墙。
……
昨夜一宿急雨,近天亮的时候才停歇。桐柔原以为今日经筵停了,岂知太监传话过来,日讲经筵照旧。
她倒不需额外准备什么,只是要去后殿东房将墨砚、茶水备好。经筵之后皇上多半会去那里写字,还有可能召阁臣看字。
将炭火新添了,屋子里暖意融融,很快她就听见脚步声近,急忙退至外面。
隔着帘子的缝隙,隐约可以看见里面的情形。
朱允炆提步入了东房,按例祭祀九小龛。龛上羲、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尚有左周公、右孔子二龛。殿中宦官引导皇上行礼的呼礼声传来,三拜一叩礼。
桐柔晓得,此刻阁臣与讲臣们,则站在文华殿外的月台左栏干边等候。殿檐门未启,等着皇上行礼毕,才可转入前殿。
召令儒臣进讲经史,解读治国理政是自太祖就沿袭的做法。桐柔听他说过,当初儒臣进讲《尚书》无逸篇之时,明太祖曾说:“自古帝王无不以勤而兴、以逸而废,为人君者当警钟长鸣,善始善终,不可稍有懈怠。”
莫说懈怠,当今这位皇上只怕更为勤勉。除了召董伦、方孝孺等人经筵,尚有日讲,从无间断。
风暖彤庭尚薄寒,御炉香绕玉阑干。黄门忽报文渊阁,天子看书召讲官。
桐柔将这位正学先生的诗句在心里默默诵了诵,觉得十分妥帖。
不久听见前殿门开启,文臣入内,进川堂。
具体说些什么,她这里并听不清楚,大约是《大学衍义》和《贞观政要》。立得久了,腿有些酸,她的目光转去廊外。
秋末冬初,庭内一株枫树朱红已老,昨夜经了风雨,叶落一地。
姐姐不知眼下正在何处,可曾添衣爹爹又不知执铃游医于何处,身子可好……她托人带出宫的东西,也不知他们收到没有……
恍惚着,就听见川堂处的动静。应是文臣退回前殿少舒,而皇上已入后殿东房。
瞧着太监奉茶入内,桐柔晓得,必是皇上又召了方孝孺入东房议事,此刻不可有人入内打扰。
眼下皇上勤于改制,日夜操劳,近拂晓方睡下,天亮又起身。
改制之策,她并不是十分明白,只略略晓得新帝登基后,常与方孝孺讨论周官法度,倾心于治国经邦之道。近日又忙于《皇明典礼》,对皇室礼文重新勘定,涉及朝廷、东宫、王府的官制亦需改定
猜你喜欢
- 遗落里飘泊
- 格桑梅朵,藏族堅信的幸福小花在日光傾城的拉薩,搖曳出美麗的光芒。有藏族血統的漢人少女,在探訪親戚的旅行中,邂逅了有藏族血統的漢人少年。日光斑斕,風馬旗獵獵拂動。傍晚美麗的格桑梅朵,在薄霧中微微搖擺。你遞給我一枝花,嘴角勾起,你說,它叫作幸福※閱讀前說明 我真的不是藏族,也沒去過拉薩,有錯請多多包涵哦
- 洛桑君
- 包容万象的洛桑大陆,种族林立,遭受压迫的弱小种族该何去何从,为了生存,为了仇恨,还是为了所爱的人,英雄究竟在哪里,又该如何拯救这个世界…
- 一片桑叶
- 也许沧桑
- 人生由无数个转折构成,只能看你的转折是不是够惊天动地,够荡气回肠,本书的主角的人生就是由一个转折而改变,铁血、金钱、美女蜂拥而至,让他的人生曲折而灿烂 本人已经有完本小说《桃源少年,请大家继续支持 本书没有异能,没有修真,有的只是曲折的人生和生活的感悟,当然少不了加入大量的YY和大家喜欢的美女,大家
- 桑桑
- 輕鬆歡樂甜文 那什麼,冷豔無情,遊走於黑暗的獨行俠 不不不,鬼靈精怪,愛耍酷的小吃貨才是真本性 一朝重生,晨曦已是完全不同的身分 這世的她不再是孤獨一人,而是擁有溫暖的親情與友情 還有…總是讓她著迷的那個他?
- A黑桑A
- 现代 军旅 强强 闷骚矫情爱脑补攻X冰山温柔强大受 直掰弯文 HE
- 柴桑桑
- 女人的声音像是冰屑碎开零落一地时那样清脆连绵,还带着一点悠长的回音。紧紧跟随的另一道女声则更要缠绵悱恻一些,她是低落的,婉转的,仿佛落花在夜风中最后一次用尽力气的迁徙 冰屑与落花。夜色与柔软的、春天的风。同归于寂 舞台上的灯光变成了柔而亮的两束,笼纱般分别的照亮了台上那两道白色的身影。一阵短暂的寂静
- 折纸星人
- 扑街作者折纸星人书中的主角水间月,为了让自己的世界重新动起来,在不同的位面间旅行,寻找拯救自己世界的契机的故事。
- 郁桑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