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隔壁直男掰弯怎么办》分卷阅读165

    :“你之前打算送给我爸妈的礼物呢?”

    爱伦:“在箱子里,怎么?”

    苏彬拎着茶叶和藕粉道:“你送给杨诚哲父母吧。”

    爱伦一愣,笑着拿出来,说:“好,我会joe说,当是你送的。”

    苏彬摆手:“这怎么行呢!”

    爱伦拿着雪茄盒子轻轻敲了一下苏彬的头:“为什么不行?你送还不是等于我送,因为你是我的。”

    两人一前一后地下楼,金飞已经在楼下等,他见一整天都愁眉苦脸的苏彬此刻笑逐颜开,跟爱伦两人眉来眼去,毫不遮掩的眼中的缠绵之一……顿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妈的,越来越觉得这两个人在谈恋爱了!

    杨诚哲家就在中国首屈一指的名校附近,环境幽静,听说附近住的都是知识分子。

    杨诚哲下来接他们上楼,顺带问了问他们白天去哪儿玩了。

    金飞瞄了苏彬一样,惆怅道:“开车去十渡抽了根烟,妈的,以后再也不带这小子玩了!”

    杨诚哲大笑,上去后,杨父杨母早已站在门口接待——

    “欢迎欢迎!爱伦是吗?欢迎你来中国。”杨妈妈用英文跟爱伦打了招呼,又看向苏彬和金飞,准确地叫出了他们的名字。

    苏彬惊讶:“阿姨你怎么知道我们叫什么?”

    杨妈妈笑道:“阿哲跟我描述过你们,一看就看出来了!小苏你是南方人吧?说起话软绵绵的,女孩儿一样。”

    苏彬:“……”

    “呵呵,进来坐,小户人家,无须拘束。”杨爸爸热情道地请几人先到客厅喝茶。

    房子一点都不小,目测至少两百平方,公寓装修的温馨雅致,客厅里有一排大书架,一看就是知识分子人家。

    爸爸杨妈妈能用流利的英文跟他们聊天,就像同龄的朋友富有活力,苏彬被这里浓郁的家庭氛围感染了,朝杨诚哲投去了钦羡的目光。

    第103章 我的一部分

    很早就知道杨诚哲的父亲是p大金融系的教授,母亲也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苏彬一开始对他们的态度简直诚惶诚恐,就像学生拜见老师一样。

    不料他们那么有亲和力,一点都不会让人产生拘束感,尤其是杨诚哲的爸爸,一听他说话就能感觉他知识渊博,幽默风趣,而且态度和蔼,让人如沐春风。

    杨教授得知苏彬是念金融系的,还跟他聊了许多有趣的金融案例,苏彬兴奋地两眼冒光,恨不得也跟着杨诚哲叫人爸爸。

    “我听说你原先是省大的,怎么突然想着退学去m大念?”杨家虽然帮忙办了苏彬的事,却不知道苏彬退学的真正原因,杨教授跟苏彬聊着,自然就问了起来。

    苏彬被问得一愣,求助地看向爱伦,爱伦就坐在他边上,笑着轻拍了一下他腿,替他回答杨父:“这是我的想法。”

    其实杨诚哲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很震惊,起初他以为爱伦对苏彬只是出于年轻人的猎奇心思,苏彬引起了爱伦的兴趣,爱伦则想把苏彬多留在身边一段时间。

    但得知爱伦为了苏彬来中国,还亲自为他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杨诚哲才发觉,爱伦投入的似乎远比他想象得要多。

    在电话中和爱伦商量苏彬的退学事项时,杨诚哲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这样干预苏彬的人生,是希望苏彬在你以后的生活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只因为兴趣?

    杨诚哲不知道爱伦的真实背景,但他能通过一些细枝末节得知爱伦在b国拥有强大的势力,那个人的确有任性的本钱和资格。

    之前的一系列调戏与欺压,杨诚哲可以当是二人之间的小游戏,无伤大雅,但“退学”却涉及到了一个人的前途和人生,如果爱伦把这种事当儿戏,杨诚哲肯定会拒绝帮忙。

    当时,爱伦说了一句话:“他现在是我的一部分。”

    ——不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而是人的一部分。

    杨诚哲只在一种情况下听到老外说类似的话,即一个人向他人郑重介绍自己“配偶”的时候——“这是我的另一半。”

    这意味着,爱伦并不是把苏彬当做生命中的过客,而是把他当成了爱侣。

    这个答案让杨诚哲很吃惊,也让他满意,于是,再无二话。

    这会儿,爱伦正在从容应对杨父的问题,他说苏彬想要在b国发展自己的事业,所以,与其等交换后回国再申请硕士,不如直接退学去b国申请继续念书,这样更节省时间,也能为之后的事业做充分的准备。

    杨父赞赏道:“很好,很好,如今很多中国的年轻人都太受学位束缚,尤其是在名校,很少有敢做这样大胆决定的人了……其实,等待毕业也是一种安于现状和自我麻痹,殊不知,有时候,开始行动的时间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爱伦又为之前委托的事跟杨父道谢,杨父摆手道:“别在意,我儿子在b国也受了你不少照顾,在中国,我们这叫人情往来。”

    不过片刻,杨母就邀请大家去餐厅落座吃饭,她客气道:“都是些普通家常菜,希望你们喜欢。”

    众人一瞅,只见满满一桌子菜,京酱肉丝、素什锦、酱鸭、木须肉、锅包肉……

    杨诚哲笑道:“妈,你该说这是咱们特地准备的,平时哪吃这种家常菜!”

    接待亲友吃饭时,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态度也不同,中国人习惯贬低自己以示谦虚,而老外则会强调精心准备以示客人的重要性,如果说“菜不好别见外”之类的话,会让老外觉得自己受到了亏待。

    杨母一愣,立即笑了起来:“差点忘了你朋友里有个是老外……保姆还在厨房煲汤煮水饺,你们平时难得回国,这一顿就当叔叔阿姨提前给你们备的年夜饭了,多吃点!”

    杨父:“是啊,正好明天元旦,来来,大家举杯说新年快乐!”

    苏彬闻言,眼眶瞬间酸了……他都多少年没吃这么丰盛的年夜饭了!

    奶奶去得早,自从爷爷去世、父母分居,苏彬就没有吃过这种规模的年夜饭。

    他有一个叔叔,因为父亲跟他吵分家,搞得苏彬也与他们不亲近,只记得小时候过年去叔叔家吃过一顿年夜饭,叔嫂煮了热腾腾的年糕汤给他和堂妹吃,那味道,苏彬到现在还记得!

    后来只剩下他跟他爸,他爸不至于渣到过年都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还是会去外面买点小酒小菜,在家开个火,开个电视,虽然热闹的春节联欢晚衬托着父子俩的冷清萧索,但苏彬还是很享受的,至少这一晚比平时要温馨多了。

    此刻,所有人都举起杯子,大家都那么快乐,那么热情……

    杨爸爸以家主的身份表达感言:“法国诗人兰波有一句充满生命活力的诗词,叫‘生活在别处’,它美丽,具有诱惑,也寂寞-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