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分卷阅读366

    校尉不耐烦,抡起刀鞘,狠狠拍在闫璟脸侧。

    “老实点!和杨佥宪玩心眼,合该有此下场!”

    军帐内,杨瓒满面笑容,请晋王府属官落座,着人奉上香茗,态度极为亲切。

    待属官道明来意,立即道,王爷托付之事,定然尽力。

    “只一点,”杨佥宪笑容愈深,“王爷信中直言,将举发不臣宗室,可为实情?”

    “杨佥宪放心,在下来时,王爷已上表朝廷。”

    “甚好。”

    杨瓒点头,唤人带属官前往西营。

    “奔逃之人已被拿下,长史不妨亲自辨认。其私逃宁夏,助不臣之人谋逆,本官定会上奏朝廷,治其重罪。”

    “多谢杨佥宪!”

    长史不识得闫璟,看过路引腰牌,知杨瓒没有诓言。

    等木盒取来,见两封密信被烧,余下一封不痛不痒,虽有抱怨,不致天子降罪,不由得感激万分。

    “此封留存,可堵他人之口,还望长史体谅。”

    “在下知晓,杨佥宪无需多言。待回禀王爷,定言佥宪高义。”

    一番客套,长史满意离开。

    杨瓒亲自送出营房,待背影远去,对身边主簿笑道:“梁主簿这项本领,本官着实佩服。”

    “佥宪夸奖,下官实不敢当。”

    原来,烧毁的书信,俱由梁主簿临摹,全是赝品。

    展开书信,杨瓒笑呵呵点头。

    这样的把柄,岂能说烧就烧。递送入京,交给天子,才有大用。

    他相信,晋王能做到这个份上,定有十分诚意。但一时服软,不代表一世如此。

    留下后手,总是必要。

    如晋王忠心不移,这两封信便用不上。哪天不甘寂寞,生出妄念,这就是绊倒马腿的长索,压死骆驼的稻草!

    心思多诡,不够诚实?

    杨瓒收起笑容,敛下双眸。

    身在朝堂,终不由己。既决心扶助熊孩子,开创中兴盛世,有些事不能不做。

    哪怕不合道义,背上骂名。

    第一百五十六章 庙堂铲歪

    正德二年四月,注定被历史铭记。

    短短一月之内,大事连发。朝堂民间,皆是愕然不已,瞠目结舌。

    负责记录的史官,也不禁手指发抖。

    放下笔,吹干墨迹,暗道一声,从弘治朝至今,少有如此“刺激”。能录下此等笔墨,也算前无古人,堪慰平生。

    月初,蓟州贼虏被彻底扫平。

    其后,鞑靼内部生乱,阿尔秃厮部掀起内讧,各草原部落接连卷入,短期内,再无力扰边。

    月中,中宫诞龙凤三胎,堪谓天降祥瑞,皇统有续,天子大喜,满朝欢欣,举国同庆。

    兀良哈,车禄,乌斯藏,云南贵州等地首领头目,及湖广等地宣慰使司土官,接连遣人入贡,献上牛羊方物,贺皇子公主诞生。

    兀良哈和乌斯藏更在御前立誓,必调集人手,逐鞑靼漠北,为大明死守门户!

    只是力量有限,兼囊中羞涩,出人没问题,兵器铠甲和部分粮饷需朝廷支应。

    不白要,都用牲畜皮毛和土物交换。

    于二者来说,牲畜和皮毛没了,的确心疼。但手握犀利兵器,身穿明造铠甲,大可纵马草原,抢夺他人。

    这种来钱速度,远比放牧快上数倍。

    当然,记录在史书上,必会春秋一番。

    后人观之,不会以为是明朝使计玩阴谋,诱之以利,促使草原生乱,鞑靼被围殴。只会感叹,国运强盛,番人仰慕,甘为鹰犬爪牙,面对鞑靼来犯,应用抵抗,敢为盾墙。

    春秋手段之高,下笔之从容,足令鞑靼哭晕在墙角。

    被群殴的鞑靼首领,一边挥舞刀子,一边仰天悲呼,“明朝的官,全他x的不是东西!”

    颠倒黑白,胡说八道成这般地步,还有没有天理?!

    犯边?

    犯他xx的边!

    正德二年之前,的确是鞑靼主动进犯,屡次侵扰边镇。但从正德三年开始,鞑靼内战不休,被兀良哈瓦剌前后夹击,乌斯藏抽冷子来一刀,左支右绌,压根没心思去惹明朝!

    相反,伯颜小王子派出使臣,带着金银美人,穿过茫茫草原,试图和明朝“和解”。希望能够借明朝这个庞然大物,保存部落血脉。

    明朝是怎么做的?

    金银留下,美人送去兀良哈和瓦剌,使臣在四夷馆困了数日,连皇帝的面都没见着。最后,被笑里藏刀的鸿胪寺官员,用十贯宝钞打发出京!

    “可延汗心意,朝廷已知。天子心怀仁善,无奈内阁不答应,五军都督府更是反对。万户带来之人,多为瓦剌及兀良哈旧部血脉,念伯颜部诚意,天子做主,分送还家。”

    鞑靼万户:“……”

    这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首领整日骂明朝奸滑,从国君到臣子,从文官到武将,有一个算一个,都坏得流油。

    他还不相信。

    今时今日,终于有了深刻体会。

    鞑靼使臣前脚离开,后脚就有锦衣卫缇骑出京,飞驰兀良哈三卫。

    抵达后,展开圣旨,敕谕三卫首领,鞑靼能穿越草原,到御前告状,一定是尔等不用心。如再有此事,明年的丝绸茶叶和甘薯秧都要减半。

    三卫首领瞪圆眼睛,当即炸锅。

    这还了得!

    送走锦衣卫缇骑,聚到帐篷里一番商议,当日便召集人马,抄起刀子,遥指伯颜部方向,运气大吼: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敢到天子跟前告状,断咱们财路,干死他!

    伯颜小王子万万没能料到,使臣一行,非但没能改变局面,反令战事更为激烈。

    兀良哈三卫像打过鸡血,红着眼睛,不管三七二十一,遇上鞑靼就砍。

    伯颜部跑得快,许多附庸和小部落被牵累,倒了大霉。

    这些部落固然痛恨兀良哈,对伯颜部更是咬牙切齿。

    按照后世的话,咱们的保护费按月交,不差半头羊羔。兀良哈打上门,收钱的提前溜走,躲后边装死,留咱们挨刀,还有没有点道义和诚信?!

    没有伯颜部支援,仅凭自身,极少有牧民能扛住兀良哈壮汉。

    到头来,凡三卫过,皆黑烟滚滚,满目疮痍,牧民损失惨重。

    不反抗任抢,好歹能留几顶帐篷,保存多数人口。胆敢反抗,牛羊抢走,高过车轮的男子统统杀死,帐篷全部烧掉!

    草原上的战斗,向来没有心慈怜悯,手下留情一说。

    几百年前,金国人的手段被借鉴发扬,为除后患,刀子砍得更加利落。

    到正德十六年,鞑靼实在撑不住了。

    伯颜小王子召集部众,以最后的力量顽抗。结果,一场惨败,部落勇士十去五六,直接从漠南被逐到漠北。

    其后,又被瓦剌用弓箭指着,四-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