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生活的微分定理》第168章:冲突

    徐父的话很好理解,他们愿意到城里来养老,眼前你有选择你自己做主,将来也别埋怨我们。

    自打徐娜懂事起,看着徐父办的事,加之经历了一些事,太明白父亲这种遇到好事往前冲,分担责任时先将自己摘出来的性子。

    在做好决定将父母接到城里养老时,徐娜就没有抱过侥幸心理可以躲过去不这样做。

    不过徐娜看到父亲这样,心里还是挺难受的,父女之间用得着这样吗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说

    面对父亲的小算计,徐娜不挑破,说起了老两口未来的事,“爸,接你和我妈来城里,以后我每个月给你们三千块钱生活费,家里的地今年种完,明年就包出去吧,你们也别两头跑了,再说你年岁也大了。”

    徐娜没直接说种地你一个人也种不好,最后还是要靠徐母,那么接徐母到城里养身子和原来在农村住也没有什么区别。

    徐父是那种样样行,又样样不行的人。

    就说种地这一块,什么事虽然都是他做主,可真正在稻子发芽,什么时候放水,又撒多少肥这种事,都是靠徐母,女儿刚出生那些,徐母过来伺候月子在城里呆过两个月,结果正赶上要种地的时候,徐父天天打电话催着人回去,不是说一个人给稻苗浇不了水,就是稻苗除苗用的药多了,把稻苗烧了。

    徐父说的磨言两可,“到时再说。”

    其实这就是不同意了。

    徐娜循序渐进的劝道,“爸,你想一想,你年年种地的钱都是我拿你,不然明白这样,地你包出去,种地的钱我仍旧给你,这样你就相当于攒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