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两人便去了东来居,因为何暘明显对窦宪更忠心,两人也没叫他。
他们要了个二楼的包间,能看到能下大堂里说书先生的位置。杜安凑到他跟前道,“我也是听同僚说的,如今各大酒楼都有说书先生专门说这个段子。因为情节曲折,又有豪门八卦,百姓都爱听,叫座的很。”
楚归不耐地看了他一眼,识相地闭了嘴。
两人叫了些吃食,都是吃了晚饭的,楚归本就心情不好没啥食欲,杜安也一个人吃得有一搭没一搭的。
没一会,说书先生准时开讲,快板一打,锣鼓一敲,煞是那么回事道,“却说如今这满京城最热闹的是啥子?!”
堂下一众听客捧场道,“自是当朝皇后的兄长为父报仇案。”
说书先生惊堂木一敲,振奋道,“正是。应广大朋友的热烈要求,我今天再给大家讲讲这段吧。却说这事,就发生在不久之前。这故事的主角呢,正是当今皇后的兄长,侍中大人、虎贲中郎将窦宪。这窦宪又何许人也?!”
“乃是安丰侯窦融老侯爷四世嫡长孙,母亲乃前太子东海恭王刘疆嫡长女沘阳公主,祖母乃是世祖光武帝兄长之女内黄公主。却说永平五年之时,先帝派谒者韩纡监视窦家···”
说书先生将窦家往事说了一堆,有虚有实,有夸大有杜撰,不过座下听众却是各个听得有滋有味。
“因而这窦大人,觉得这韩纡与他是杀父仇人,如今窦大人妹妹已母仪天下,贵为皇后,而窦大人也身居高位,自是心念父仇。只是这韩纡早已去世,也不能拿他咋样,俗话说父债子偿,这窦大人索性便将那韩纡之子杀了,将头颅送给窦大人,这窦大人便以韩纡之子的头颅,祭拜其父在天之灵。”
一时满座哗然。有觉得窦宪孝顺报仇雪恨叫好的,有觉得与韩纡之子无关,觉得他死得冤枉的,也有觉得窦宪手段太狠的。
当时,只听一人在堂下大声喧哗道,“这窦宪器量狭小,睚眦之怨莫不报复。这窦宪祖父和父亲身死,却是怀罪在身的,与韩纡又有何干,更何况韩纡之子了。”
堂下有人反驳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你竟然好意思说是睚眦之怨?!”
顿时闹哄哄一片,各说各的。
楚归听完后心中五味杂陈,各种情绪一时翻涌上来。有对窦宪之举的理解和同情,也觉得韩纡之子死得冤枉,毕竟他父亲的事与他何干,更多的是对窦宪对他隐瞒的恼怒,现在全京城都知道了,就他不知道,他师兄的事也是这样。他当他是什么?!
可是恼怒归恼怒,在这种场合下,楚归还是忍不住为他站出来。他从二楼轻身飞到一楼大堂说书先生所在的平台之上,声音清亮地质问说书先生道,“敢问先生所言窦大人指使门客斩杀韩纡之子可有证据?”
说书先生一脸懵逼,满堂吃瓜听众见状也安静下来静静围观,一时整个酒楼安静的厉害。
说书先生见有人砸场子有些不满,但见来人气宇非凡有些心虚,“我也是听人道听途说的,哪有什么证据!”
楚归死盯着说书先生眼睛,像是要把一腔恼怒都发泄到这个说书先生身上一样,“依大汉律令,指使他人杀人也是谋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使是窦大人,也罪当至死,若事情属实,天理昭昭,自有官府捉拿归案。”
说着,眼神瞧了一圈满堂听众,满带威慑, “不过,大汉律令还有一条,便是诬陷他人者,若是查处诬陷属实,便依诬陷他人之罪查处,”楚归又转回眼神盯着说书先生,“也就是说,说书先生在这大肆宣扬窦大人指使门客斩杀韩纡之子,若是这事属实,那窦大人便罪当至死,若是不属实嘛,那便是诬陷窦大人的说书先生犯了律令,罪当至死了。”
☆、40
40
却说说书先生被楚归唬得脸色一白,那手指指着楚归气急败坏道,“你!你是什么人,敢在这里大放厥词?!”
杜安早在楚归飞下楼时便急匆匆从楼上赶下来,见状立即上前道,“这位可是廷尉府左平大人,掌管诏狱的,对大汉律令再熟悉不过了。”
楚归一脸无奈地看了杜安一眼,这简直就是再猪队友不过了好吗?!这种场合下就这么暴露他的身份!不出明天,肯定全京城都知道他在东来局闹的这么一出了,真是要命啊!要是被窦宪知道了,他还怎么兴师问罪!都这般袒护他了再摆出要冷战的姿态是不是太没说服力了。
不过不管楚归心里咋想,这杜安亮招牌的活还很好使,那说书先生一听楚归的身份,当场便吓得一屁股摔在了台子上,满堂听众见状也没一个敢笑的,都被楚归说的话给唬住了。毕竟以廷尉左平的身份,说出这么一串来,这些平头百姓,没有一个不信的。
一想到楚归说的诬陷者与被诬陷的罪名同罪,各个都只觉一身冷汗。
楚归与杜安见状也觉达到了效果,两人便飘飘然离开了东来居。当然,这飘飘然是一众人看到的感觉。
两人住的地方方向不同,在路口便分道扬镳。等到楚归回到院子时,却难得的见到房里的灯早亮起了。已经有很久不会有窦宪这么等他的时候了。
但从东来居出来后,没了那种想要在众人面前护着窦宪的想法,楚归心里便越来越被恼怒和失望填满了。
窦宪当他是什么?!一丁点也不给他透露!他反倒要成为那个最后知道的人!这简直在他看来太可笑太伤人了!
说得好听点是为了他好,不想让他卷入这些,希望他能明哲保身,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不信任他!即使他本意的确应该有为了他好的成分,可是他都问过他好几次,这种被隐瞒、被欺骗、被无视的感觉,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楚归怎么着都不能好了!
他现在实在不想见到窦宪,趁他还没发现之际,便又悄悄出了院子,往他钟师叔留给他的院子去。
自先帝驾崩后,钟离意不久便离了京,他将他原来的院子留给了楚归,可是楚归去的次数也很少。但是想着不知道啥时候他师叔说不定还会回京来看一下,宅子也时常有人打扫。
虽说他师叔还会回京的可能性很小。“情”之一字,实在伤人莫深。以为能勿见便勿念。
他师叔也是先帝放在心上的人,这宅子虽然外面不显,但无论位置、里面的格局、摆设之类,小到门窗的结实可靠,都比楚归自己的强多了。
却说窦宪在楚归院子里等了个空,问守院子的大婶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窦宪让随身的侍卫去打探一下,便知道了东来居里发生的事,而楚归现在却是故意躲着他呆在钟府里。
窦宪心里一时颇不是滋味。他也曾考虑过要不要告诉楚归,可是此事干系重大,他又何尝不知道韩纡之子又算他哪门子仇人,他真正的杀父仇人连说都不能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普天之下,谁敢向君王讨个公道!可是他不服,心中不平难消。
那是生他养他的父亲,是疼爱他的祖父和叔叔,即使有过错,却完全罪不至死,他没法就这样当作此事没发生过一样;只要他活在这世上一时,便无法忘记这背在他身上的血海深仇。
这只是他一人的所背负的罪孽便好!干系帝王之事,牵扯甚多,他连说都不敢轻易说,也从未将仇恨吐露出口过,他又如何敢让楚归趟这趟浑水。
背负着血海深仇的是他,爱恋着楚归的也是他,这两个他都如此深刻而沉重。他原本以为,他只会背负着血海深仇过完一生,终其一生都为此钻营谋划,只是世事难料,却遇到了楚归,心还难以控制一头扎了进去,同样是万劫不复。
他如何敢让他珍之重之的人,与他一起趟这死无葬身之地的业火。
即使楚归恼他怨他,也只能如此。想到楚归在东来局维护他的样子,他心里便一阵阵暖流涌过,又暖又胀。他现在真想把他紧紧抱在怀里,就那样每时每刻都看着他,拥有他,占有他,这已是上天给与他的无上的恩赐和快乐。
只是楚归现在还恼着他,他想着还是让他先静静才好,若是在这个时候,他还尽想着肌肤之亲的事,他敢肯定下场会更惨、结果会更悲催。
窦宪本意是想让楚归静静,以楚归在东来居里的事,他以为没过多久,楚归便会气消与他和好如初。只是这次,他想得太乐观了,而且被东来居之事误导,低估了楚归恼怒的程度。
转眼过了近半月,窦宪都没见到楚归一面。京中沸沸扬扬的传闻倒是少了许多,但是对于这些窦宪本来就不是很在意。他心里想的事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这种议论纷纷对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天下人之言,他早已不是那么在乎。
可是唯独这个人,他却没法不在乎。
他不敢对他说,除非说出他从未说出口的,否则说再多都不是他的实话,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说。可是若要他说出他从未说出口的心里话,他既怕楚归会像其他人一样认为他是疯了,认为他是大不敬,也怕因此给楚归带来杀身之祸。
在这样的事情面前,人的性命生杀予夺,一点便也不值钱,丢得是如此轻易,比在战场上还不值,他怎敢让楚归冒这样的风险。
可过了半月,楚归却是铁了心不理他,窦宪再怎么觉得自己的做法是有理的,也没法不慌了。
他好不容易在廷尉府衙门口逮住了楚归,但是这人当没看见他一样,只自顾自往钟府去。在府衙门前大庭广众之下窦宪不敢强来,只得上了马车跟在楚归后面。楚归有心甩掉他们,走得越来越快,眼看就要拐入马车进不了的小巷子。却没想窦宪借着马车挡住巷口,一把便将楚归抓到了马车上。
楚归早就知道窦宪劲很大,却没想能将他像拎小鸡一样拎起来。他坐在马车上还有气喘,两人都不发一言,平息过一会后,楚归才冷静道,“近来我去廷尉府就职,找来近来诏狱重大案件的卷宗来看,结果永平五年窦家坐赂案的卷宗赫然便在其中。”
窦宪眼睛一跳,忍不住问道,“这份该是绝密卷宗,怎么会随意就夹杂在其中给你看呢?”
楚归嘲道,“窦大人倒是清楚的很。我问过给给我找来卷宗的小宋,他说是许师兄看过的,但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断然也不是许师兄放在里面的,只是有人想提醒我,许师兄看过这个,而且他离京之事与此有关而已。”
窦宪脸色明显难看起来,“除了那人,还有谁能做得这么明显!这么毫无顾忌!”
楚归伸手盖住了窦宪嘴唇,低声道,“慎言!”
窦宪将楚归的手紧紧握住,楚归抽拖不得便由他去,又问道,“那韩纡之子被杀是怎么回事?”
窦宪脸色又难看几分,仿佛下定了很大决心才开口道,“并非我意。祖父和父亲的血海深仇,我虽时刻都不敢忘,可事干重大,并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徐徐图之。杀一个韩纡之子能顶何用,只不过是一时意气罢了,反倒打草惊蛇,让那人知道我窦家时刻未忘父仇,只会越发忌惮我们,对窦家百害而无一利。”
楚归瞧窦宪头脑倒是清醒的很,疑惑道,“京城传遍了窦家门客斩杀韩纡之子,你将韩纡之子头颅祭奠你父亲之事,传得有眉有眼的,又是怎么回事?”
窦宪不禁叹了口气,“虽非我意,但也与我所为相差无几,你便当是我做的吧。”
楚归见窦宪话中似有袒护之意,心思电转,倒是想透几分,能让窦宪自己担当袒护的又能有几个,而明显,此人对窦家的价值甚至比窦宪还重要。如此一来,楚归便也不好多问。
“你想过你一天不放弃这个念头,你没想过有天会招致杀身甚至灭族之祸吗?”
窦宪眼神坚定地看着楚归道,“我当然想过,所以才不忍将你卷入其中。”
“可是这并非你不想便不会的,你没看到我早已从头到尾被卷入其中却一无所知吗?”
“这不一样。”
楚归拍了拍自己额头,他一时也没法和窦宪说清,只是继续问道,“那许师兄又是为何离京的?”
窦宪心中跳了一下,他下意识不想让楚归知道,这倒与其他不一样,不是怕给楚归招致啥祸患,而是出于私心。他知道许然和他从小一块长大、一块进京,两人关系很好;若是让楚归知道许然引咎与他有关,他很怕两人因此与他生了隔阂。
在上一次楚归问他时,便被他糊弄过去了,这次又被问起,都到这个地步,也没法再隐瞒,再隐瞒也只会更糟。
☆、41
41
静默良久,他有些发干的嗓音道,“是因为我让许然借官职之便,将我父亲当年的案卷拿出来与我看,被天子发现了,才被调出京的。”
楚归眼睛蓦然睁大,眼神都不禁有些抖动,即使他有过很多猜测,当窦宪亲口说出来时,还是觉得有股冰水浇下来的感觉。
他转过头,不想看他,问道,“你是拿什么威胁的许师兄?”
窦宪眼神一黯,忍不住轻声问道,“在你眼中,我就是那么不堪的么?”许然对你来说就像兄长一样,我再如何报仇心切,也不会去威胁他。
猜你喜欢
- 东华小仙
- 故事讲述的是华夏国安队长付麟,为保妻女而着敌人暗算,意外穿越到三国,从而创造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看主角怎么样成为一方诸侯,看主角怎么招猛将,收美女,娶公主…等等精彩故事,等您来欣赏点评!由于本人不是历史学家,再加上本故事是借构历史框架和三国虚构而来,如有同历史不符的人物和地名请谅解,一些龙套人
- 老白猪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依怡以懿
- 穹平门是一个传奇,自千年前镇压十万英魂而始,自此而续。穿越而来的闻意,感受到了修真世界的奥妙和穹平的辉煌。她以为这是一场美梦,梦里有要好的姐妹和弹指间倾覆天地的神通。然而现实给了她一巴掌。要好的姐妹为了进入穹平门,将她当做诱饵,遗弃在了贪婪的荒兽群中。她挣扎着逃离,却看见那人成了穹平门长老最宠爱的弟
- 浩烨乐
- 一场尘封十年的旧事,让嘉平关城笼罩在阴霾之下,家国之情、兄弟之谊、恋人之爱该如何取舍,面对家国安危,众人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
- 耿弇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灵山尊者
- 潜阳
- 黄巾之乱的起因是什么?张角迅速灭亡汉朝的战略规划是怎样的?黄巾之乱为什么速兴速败?东汉末年的天下五绝是哪些人?那些被一笔带过的历史事件下面有着怎样的风云变幻和血雨腥风?董卓真的坏到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吗?那些没有被人重视的“配角,真的只是配角吗?郭嘉?戏…
- 周墨山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御炎
- 东汉末年,群雄纷争,三国乱世,跌宕起伏 重生在这样一个时代,郭鹏最初的想法仅仅只是自保,想在乱世之中争取一份善始善终 可是,当他随波逐流到了历史的岔道口上时,他赫然发现他的野心已经膨胀的难以自抑了 于是,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