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是礼部尚书,这等关乎礼制的大事,他最有发言权。
而且他的谏言合情合理,有理有据,李世民顿时无言以对。
略微思量,确实有些问题,储君之位乃是国本,关乎江山社稷稳定。
哪怕只是假设,也得慎言,否则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毕竟这世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事情多了去。
魏王李泰闻言,不免有些失望,王珪的话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朝臣们的态度东宫不可动摇。
有皇帝支持,朝臣维护,东宫地位稳固,哪里还有夺嫡的可能?
偏生这话还是自己的老师口中道出,李泰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表面上似乎能衬托自己高风亮节。
但实际上,连自家老师都不帮自己谋划,当真让人失望,唉
更惨的,那点子亲王的尊崇也从此不再有,和东宫太子陡然间有了更为显著的差别。
李世民沉吟片刻,点头道:“叔玠所言有理,准奏”
……
贞观十二年,朝堂第一声惊雷响过。
众人还没有回过味来,第二声惊雷接踵而至。
正月十二,皇帝李世民突然宣布议定皇亲宗室勋贵大臣的等级,令其各统一方,世代相传,除非犯有大罪,否则世袭。
第一批以荆州都督荆王李元景等二十一王以功臣长孙无忌等十四人勋贵重臣为世袭刺史。
刺史乃是大唐州一级行政单位的长官,而今采取世袭制,等若父子代代相传。该州仍旧是大唐国土,但相当于是该家族的封地,世代为其管辖。
诏书一下,又是满朝哗然。
有人乐见其成,打天下的时候拼命,或者现在立下功劳爬上高位,子孙就可以享福了,得到的不仅仅是爵位传承。还有世袭的刺史官职以及相应的权势。
好啊,真好
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本就有显爵,实力强大。子弟身居高位者也不少,再得到几个世袭刺史,更可谓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但凡是都有两面性,有人乐见其成。有人赞同,自然也就有人反对,而且很激烈。
长孙无忌是首批勋贵代表人物,他立即上疏请辞,称:“臣禀承皇恩以来,形影相吊,如履薄冰;宗族的人忧心忡忡,如同置身汤火之中。
追溯夏商周三代封邦建土,是由于力量不能制衡诸侯,便施利于他们。礼乐作为节制修饰,多非出自王朝。
两汉罢除侯国设置郡守,免除过去的弊病,深合事理。如今因为我们这些人的缘故,又重新变更,恐怕搞乱了王朝纲纪;
而且后代愚幼无知的不肖子孙,有人会触犯国家法令,自取灭亡,更因袭封的赏赐,而遭致灭顶之灾。实在是可怜。愿陛下停止赐封世袭刺史旨意,赐我等保全性命为盼。”
坚辞不授
于公于私,长孙无忌的理由都很充足,这项制度对国家不利。对后世子孙同样不利,请求罢停。
与此同时,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马周李百药于志宁等重臣皆极力反对。
其中以于志宁和侍御史马周言辞最为恳切,于志宁再三劝谏,称此非长治久安之策。
马周更是举出了尧舜亦有不肖子的例子,倘若让刺史家未成年的儿子承袭父职。万一骄横愚钝,百姓们遭殃国家也因此受到损失。
如果想取消他的袭职,则其先人功劳尚在;如欲保留袭封事,则他的罪恶已昭彰于世。与其毒害芸芸众生,毋宁割舍皇恩于已经死去的一个大臣,是很明显的道理
就差直接明说皇帝你难道不明白?没犯傻吧?
然后话锋一转,温言称:皇帝你爱护有功之臣让人感动,但这样做不好,到时候也会让自己为难的,所以这么做不合适啊
总之,与长孙无忌的说辞大同小异。
并且恳请皇帝慎重,可对勋贵之家多些恩赏,从其子孙中遴选优秀人才,量才而用,方不失为上策。
言辞恳切,有理有据。
然奏疏呈上,李二陛下不以为然,在这件事上似乎铁了心,不管你们说什么,一句话不听,不听,就是不听
李二是刚愎自用的人吗?
谢逸这样问自己,答案不能是绝对的是或否,有些时候确实是这样。但凡是人,总有任性的时候,哪怕是君主帝王也不例外。
不过眼前这件事,谢逸觉得很古怪,不应该啊,李二只要脑袋没有被门挤,不会有这样的举措。
华夏古代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和君权集中才是,隋唐的三省六部不就是这样嘛,宰相众多,也就不会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柄重臣,以分权达到集权的目的。
如今突然搞出刺史世袭制度,这不等于是搞分封嘛
汉朝的七国之乱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傻乎乎地开起历史倒车?
何况史书记载明确,唐朝并未实行过此种制度,至少太宗时没有。至于后来的节度使,那是玄宗实行募兵制以后的问题。
李二犯这样的糊涂,实在不应该,没道理,谢逸觉得其中有猫腻。
但具体是怎么回事,不大清楚。
自己官居弘文馆学士,职责中便有参议礼制沿革这一条,这件事要不要也上疏说一说呢?
思考再三,谢逸决定还是算了。于志宁魏征和马周这些人的分量已经足够了,自己就不必凑热闹了。
最重要的是,名满天下的谢学士压根不会写奏疏
看到从弘文馆抄回来的马周奏疏,谢逸连声感慨,古代人经史子集,之乎者也真不是白读的。
看看马周的奏疏写的多好,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言辞更是切中要点,字里行间偶尔还不忘拍上一记马屁,而且文辞通顺,语句优美。
据弘文馆的人说,这是大唐奏疏的标准文体,自己却偏偏写不来,以后还怎么在朝堂上混呢?
真是伤脑筋
幕僚,淮阳县伯府必须尽快招募几个玩笔杆的幕僚,此事刻不容缓。
……
淮阳县伯府的招聘告示还没贴出去,朝堂上的关于刺史世袭制的争论尚未停止。
所有人精神仍旧紧张,内容尚未消化之时,谁也没想到,朝堂上又是一声惊雷响起。
申国公吏部尚书高士廉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氏族志,书成,呈皇帝御览。
……未完待续。
ps:第二章
( 唐朝败家子 p:///3/3479/ )
猜你喜欢
- 吃货大联盟
- 仁宗景祐元年,大宋朝这个名人辈出、满目繁华的时代 一个家世显赫,无恶不作的混蛋打破了东京城的宁静 从此,大宋朝开启了一个不一样的盛世.
- 上山打老虎额
- “好了,好了,我承认,我不是人,我是败家子,我卑鄙,我无耻,我卖了家业,我愧对祖先,我还四处沾花惹草,恶贯满盈。爹,有话好好说,可以把你的大刀放下好吗”
- 烟雨织轻愁
- 穿越大唐,李愔只想做个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逍遥王爷!
- 辰机唐红豆
- “我必须得败家啊,不败家不浪费我爸妈赚钱的才华了吗 面对记者的采访,洪大力如是说 采访刚一结束,洪大力便拉出“大败家系统”界面,看着上面各种各样的好东西,摸着下巴喃喃自语“再败家两千亿就能换这套最强人形机动兵器【真·古兰修】的核心技术‘对消灭引擎’的设计图纸了,看来还得再加把劲啊“我要挥霍!我要败家
- 唐朝人家
- 晋江2013.9.9完结 非V章节总点击数:5823 21 文章积分:1,532,532 文案 治愈系文。没有什么大的阴谋诡计,江湖恩怨,就是两个人从初识到两情相悦,然后甜甜蜜蜜把家还的故事,主要是各种温馨小细节吧。文案无能啊~初次写文,自娱而已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种田文 近水楼台 搜索关键字:主
- 月下蝶影
- 又一篇古穿今的精品,粉好看啊粉好看。古代世家公子穿到性格其烂无比的现代某家大企业二公子身上,一下万能得足以闪瞎众人的眼,于是原先讨厌弟弟至极的哥哥,沦落为彻彻底底的弟控,冷漠冰山面瘫攻,摇身一变为温柔宠溺体贴攻 月下蝶影文笔不错,特别擅长把主角yy得强大无极限,比起巨星算什么,这篇文行文更成熟,文风
- 朝小诚
- 平凡心
- 一个继承了世界第一财富的年轻人,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商人,一个创造逆反商业的败家子 他有个平凡而普通的名字,却带着父母的祝福,他叫萧天赐。从小跟母亲生活在一起,让他坚强而勇敢,不到三十,已经拥有千万资产。有一天他知道了自己的父亲是谁,自己的家族,同时他也继承了世界第一的财富,却同时也继承了世界第一的麻烦
- 天香瞳
-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王康魂穿历史古代,成为伯爵府上的败家少爷。上辈子太穷,这辈子只想娇妻美眷,醉生梦死,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败家子。却不曾想家族危机四伏,外界麻烦不断.于是无奈的王康走上崛起之路,败家败出了家财万贯,败家败出了帝国霸业.而我就要做这帝国最强的败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