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花店[重生]》有家花店[重生]分节阅读11

    苏镜有些无奈。感觉到苏镜的情绪,姜绍辉顿了顿,又接着往下说他查到的内容。

    当初莫一恒手下那家化妆品研究所研发出一系列新品,新品主打的是纯天然,讲究的就是用料,要求纯植物配方,温和无刺激,把对皮肤的伤害降到最低。因着这个,想要做出好的化妆品,对原料的要求也就格外地高。据说莫一恒找遍了本市的花商,都没能找到合意的,最后连本省乃至隔壁几个省份里稍有名些的花店,都一一地上门参观过。然而哪怕是行业龙头苗氏园艺栽培出的植物,也没能令他满意。

    莫一恒虽然心急,但对植物品质的要求却丝毫不愿意降低,坚持用最好的来。如果没有苏镜,那苗氏园艺的花卉就是附近最好的。要没点真本事,他也坐不上业内龙头的位置。哪怕苗旺圃做生意的手段再好也一样,花草才是花商立足的根本。

    苗旺圃是苗氏园艺现今的当家人。苗氏园艺传承百年,近几年却也渐渐没落。原本横霸整个南方花卉市场的庞然大物,如今也就只能在临近几个省里充充老大。苗旺圃种花是有一手,却比不上他老子,这几年来生意一直走下坡,他急于寻找出路,莫氏研究所想要找原料供应商的消息一出来,他就瞄准了目光。

    拿下这单生意,暂且不说收益会有多丰厚,到时候光是随着化妆品的销售,苗氏园艺的名声也就会跟着传出去。化妆品卖得越好,苗氏园艺的名声就越响亮。他暗地里再稍稍一操作,大江南北,用过研究所化妆品的人,还有谁会没听说过苗氏园艺?到时候别说南方市场,就是全国市场,也未必不能争一争。

    苗旺圃是个相当有野心的人,也很有耐心。莫一恒对花卉品质不满意,到处寻找合适花商的事他心里都清楚,但却没轻举妄动。大家都是同行,谁不还不知道谁?附近几个省的花商,论种花,没一个能比得过他。而更远些的省份,哪怕有质量比他家好的,只要不是好太多,莫一恒就不会舍近求远。

    比起那点不明显的优胜,对化妆品来说,还是花卉的新鲜度更重要些。哪怕现在交通便利,冷藏久了的花瓣叶片,到底没现采摘下来的好。

    至于花卉品质比他好更多的,苗旺圃自信,哪怕他学艺不精,只有他父亲七成手艺,在这南方,也绝不会有人比他更会侍弄花草。

    因而苗旺圃并不着急,在他心里,莫氏研究所的合约早已经是他囊中之物,放在囊里,无非是早点拿和晚点拿的区别。莫一恒在外面找久了,自然就会知道,最适合为他化妆品提供原料的,还是他苗氏园艺。

    他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等,等莫一恒开始着急,合约自然就会到手。苗旺圃说什么也想不到,他等来等去,等到最后,等到的却是莫一恒和一家规模还没他分店大的小店合作的消息。

    眼瞧着到嘴的肉被人先吞了,苗旺圃心里的愤怒可想而知。尤其是,在他得知莫一恒给出的酬劳并不是金钱,而是股份的时候,这股怒气达到了顶点。

    毁了他振兴园艺的道路不说,还抢了他的股份。就一家小店,一家才开了不到二十年的小店,甚至店主都才刚刚成年。莫一恒瞎了吧他,放着百年老店不要,跟个毛孩子合作。这脸丢大发了,全省开花店的人都知道他被个毛孩子抢了生意,连个才成年的孩子都比不过。

    苗旺圃越想越气,不止是心疼利益,更是面上过不去。尤其是自从消息传出来后,出门应酬,都时常有人笑眯眯地问他事情的真伪。这事再不解决,往后有人提起一次,就是打他脸一次。

    苗旺圃心里窝着股气,尤其是听说莫一恒和那小花店的合作内容和原来计划的不一样,从找原料供应商变成了对方提供足够的种子,交由研究所自己种植后,更是气恨。之所以这样改,明显是因为花店太小,提供不了研究所需要的植物数量。莫一恒竟然宁愿变通合约,也不愿意和他合作,苗旺圃气急,但气着气着,他从中找到了出气泄恨的法子。

    植物从种下到成熟,是一个周期,这个周期要走完,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果这段时间里,那家小花店出了点什么事,败坏了名声,商人逐利,他就不信莫一恒还会继续和对方合作。

    万一莫一恒脑子真转不过弯来,他也不吝于帮帮忙,把研究所和小花店合作的消息散出去,到时候看谁还敢买研究所产的化妆品。小花店敢在花圃里种罂粟,焉知化妆品的原料里,是不是也掺杂了毒品?

    流言一出,为了销售量考虑,莫一恒也会重新看待研究所和花店的合约,结果必然是解约重新寻找原料商。到时候那份合同,兜兜转转,还不是会回到自己这边。事情也就回了正轨。

    苗旺圃越想越美,着手就开始进行计划。为了避免走露风声,也怕有人以后拿捏着把柄找他要好处。这事他甚至都没敢让秘书去,而是自己伪装了一番后,亲自摸到小花店的花圃附近找的人。

    正是因为这样,无论姜绍辉怎么查,查到苗旺圃身上时线索就断了,找不到他动手的证据。即使明知道背后作祟的人是谁,但没证据,就拿人没辙。姜绍辉大半夜还打电话,也是为了让苏镜早点知道,好有所警惕。

    苏镜听了,心情更加复杂。从头到尾都没自己什么事,结果无辜躺枪,柿子果然大家都爱捏软的。

    姜绍辉说完就催着苏镜睡觉,自己却翻了翻行程表,然后又给助理打了电话,了解了下有关于公司盆栽的情况。果然,公司里原先摆着的那批绿植,就是从苗氏园艺那买的。苗氏园艺名声大,想必很多公司里摆的都是他家盆栽。

    第二天,接待客户,和对方老板续签合同时,姜绍辉难得带着人在公司里转了一圈。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植物们,果然吸引住了来人的目光。满眼翠碧,植物的清新气息,充斥在鼻端,原本因为高强度脑力工作而有些昏沉酸胀的头脑,一下子就清醒起来,就仿佛卸下了沉珂。

    这些盆栽要是摆在自己公司,员工工作的效率得提高多少?

    觉出植物的好,合作方老总连忙打听:“这是苗氏园艺的?老苗厚此薄彼啊,送到我公司里的,品质可没这么好。”

    两人又回到办公室里坐下,秘书在一边泡茶,听到对方老总说这话,闻弦歌而知雅意,一边为他们倒茶,一边笑着回答:“许总说笑了不是?苗氏园艺哪敢往您那送次品,这不是砸自个招牌么。我们老板最近新认识个朋友,开花店的,现在公司里摆着的,都是人家那边送来的。说句得罪人的话,这摆了几天,我们都觉得比之前的强。好看不说,呆在这样的环境里,人都松快了不少,大家最近上班都更有劲了呢!”

    那老总听得越发心动。也不知道是哪家花店培育出来的绿植,竟然还有这样的效果。正想问时,就看到姜绍辉拿了份文件出来,放茶几上往他这边轻轻一推。

    老总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些植物的检测结果。上面还有同类植物的检测对比,植物名字后面写了‘有家花店’的,能释放的氧气和吸收的有害气体,明显比没写店名的更多,几乎多上了三倍,难怪他呆在这里,感觉会这么好。

    公司里摆上这样的植物,完全是人为制造了森林氧吧的效果出来,在这样的环境里待着,想不舒坦都难。

    有家花店。这店名不错,有特色,东西也好。而且看样子,店主和姜二少还是朋友,借此说不定还能和姜家走得更近些。老总当下就决定回去后立马让人把盆栽换了,不管是家里的还是公司的,全都换,就换成有家花店的。

    老总的神色变化都被姜绍辉看在眼里,接下来几天下面的人又接待了些客户,虽然他没亲自出面,但谈业务之余,绿植还是成功地吸引住了来人,令对方做出和前边那个许总一样的选择。哪怕早已经和苏镜说过把植物送去检测的事,这会儿姜绍辉还是有些坐不住,正好降压草的结果也出来了,他干脆拿着一起送过去。

    开车,在半路等红灯的时候,姜绍辉又给姜大哥打了个电话,说了换盆栽的事。最近圈子里,高释放高吸收的绿植传得沸沸扬扬,姜大哥自然也有所耳闻。他比姜绍辉大上七八岁,父母不靠谱,他从小就是长兄如父,又兼母职地把弟弟带大,向来疼他,哪怕小时候软萌的弟弟现在长歪了,变成死面瘫的严肃男人,也还是一如既往。只是换个花草而已,自然是要换给换,无不答应的。

    姜绍辉开着车,心情甚好,即使目前没证据,暂时拿苗旺圃没辙,但从别的方面下手,先出出气总还是可以的。何况出气的同时,还能给苏镜拉点生意,再划算不过。

    ☆、第19章 十九家花店

    最近店里的生意越发地好,不过十几天,就接了不少大订单。比之苏父苏母当年在时,还更繁忙些。即使重新招聘了些靠谱的人来帮工,苏镜也还是有些忙不过来。

    半个月前,哪有这番景象?店在他的努力下,虽然不算门庭冷落,客人却也着实算不上多。哪像现在,苏镜哪怕忙,也忙得十分开心。前来订货的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提起姜绍辉,明里暗里各种打听他和姜绍辉的关系,苏镜又不是个蠢的,哪怕姜绍辉从头到尾都没说过什么,他心里却也明白,这些生意,恐怕都是人家看在姜绍辉的面上才送上门来。要是换成自己去谈,对方说不定还不屑一顾。苏镜心里,对姜绍辉的观感越发地好。

    尤其是在他那大伯大伯母的衬托下,亲人都能为了利益翻脸无情,他和姜绍辉才认识多久,不过一两个月,对方就能这样为自己着想,各种帮忙,打理公司的同时还不忘为自己拉生意,这样的朋友上哪找?

    “你那朋友真够意思,我妈说了,等忙完这一段,对方也有空的时候,请人吃顿饭感谢一下。虽然关系好,但该表示的时候也要有表示,就算不请顿好的,起码也把人带回去吃顿家常饭。”

    店里实在太忙,前几天李遇就被他妈扔过来了,说是多少能帮着干点体力活。苏镜原本是不肯的,他店里是忙,可小餐馆那边也不轻松。

    餐馆后厨采买的都是好东西,肉蔬品质好不说,最主要的是新鲜。而且卫生做得也好,后厨特意做得开放式,从食材的清洗到煮成,整个过程一目了然,顾客看了就放心。尤其是,英婶还有一手好手艺,做得菜味道好不说,说鸡汤些,有一种妈妈的味道。这对许多在外漂泊的人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吸引力。干净卫生的条件,也让懒得自己做饭但又需要给病人送饭的家属十分放心,虽然贵了些,但味道比医院食堂的好许多,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来打包的人自然多。

    小餐馆每天顾客盈门,忙都忙不过来,哪怕雇了人,也不轻松。英婶年纪也不小,李遇别的不说,厨艺却已经学到了家,有他在,英婶也能松快些,不那么累。

    李遇过来,他这边是能松口气了,可英婶那边估计就得忙翻天,苏镜宁愿自己累点也不愿意这样。谁知道英婶已经招了临时工,连工资都提前预付好一个月,李遇留在那也只能碍手脚,作用并不大。苏镜只能又无奈又心里甜滋滋地接受好意,‘收留’被赶出来无家可归的小伙伴。

    ‘罂粟’事件以后,花圃里尽量多地安了监控以避免出现死角,倒不怕再出同样的事,但人还是难招。之前的那批帮工,有问题的都全换了,剩下的不多,现在又忙,根本不够用。可再招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有力气,还要懂点基本的花卉知识,不能笨手笨脚,换个盆没气力不说,还会伤到根系碰坏枝叶。这样的花卖出去,是要砸招牌的。

    因为要求多,哪怕报酬不低,愿意来的符合要求的人也寥寥无几。眼看着再没人,花店这边就只能暂停营业,全力顾着花圃那头把订单忙完才能恢复。李遇的到来,对苏镜而言不亚于及时雨。懂点皮毛,熟练工,还是个壮劳力!

    这株发财树比较大,苏镜一个人没办法对它进行换盆工作,正想叫个人时,在他旁边给红掌换盆的李遇已经注意到苏镜的窘境,放下干到一半的活过来帮忙。两人齐心协力,很快就给这棵足有半人多高的发财树换好盆。

    姜绍辉开车找到花圃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因为等把这批货送上车后,还要赶回花店,苏镜怕弄脏衣服,特意围了条围裙。围裙的系带扎在腰间,勾勒得腰线清晰明了。

    对比周围膀大腰圆的中年糙汉子,即便同样是年轻小伙的李遇,也是阳光开朗常年运动的那一款,肌肉明显。哪怕苏镜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死宅,该有的全有,但他天生不显肉,衣物一遮,看起来也就和文弱书生差不多。唯一比书生好点的,大概也就是脸色和精神气了。平常还好,但夹在一堆做惯了体力活,体格健壮的人里,身形难免就被衬得更纤细了些。

    本来就瘦,围裙一扎,被宽松衣服挡住的腰线立现,苏镜自己没感觉,其他人忙着干活也没注意,偶尔看到了,也不会多想。唯独姜绍辉,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看到苏镜的第一眼,目光就不由自主地落到了腰上。

    有点想代替那条围裙。

    姜绍辉为自己疯狂的念头感到心惊,视线却怎么也挪不开,就好像回到了初见的那一天,唯一不同的是,苏镜对自己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上一次他还能克制地离开,现在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却都在叫嚣着靠近。

    不愿意挣扎,姜绍辉顺从了自己的**,走过去。然而离得很近了,不过五步远,苏镜却没发现他,只顾着和那个小竹马说话。

    姜绍辉没出声,神态自若地靠近,心里却有些懊悔不该一下子介绍这么多生意,平白为他俩创造了相处时机不说,还减少了自己和对方共处的时间。算算日子,苏镜太忙,两人已经好些天没见了,但那小竹马却能和他朝夕相处。

    这几天的行为虽然成功达到了出气的目的,但苗旺圃那张被气得七窍生烟的老脸,并不能弥补他现在受到的打击。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放慢动作,细水长流,让花店处于天天有订单但又不会太忙,至少不会忙到要那小竹马过来帮忙的地步。

    即使明知道他们没什么,但姜绍辉还是有些吃醋,决定放慢针对苗氏园艺的动作,免得一下子逼太紧,惹得对方狗急跳墙不说,还增加苏镜和竹马的相处时间。

    姜绍辉走近了,苏镜侧对着他没注意到,但正对着他的李遇却已经看见并热情地打招呼,苏镜这才发现姜绍辉的存在。

    “怎么有空过来?”看到姜绍辉,苏镜有些意外。这段时间不止他忙,现在是旺季,姜绍辉打理着那么大的公司,按理说只会比他更忙。

    听到问话,姜绍辉扬了扬手里的文件:“降压草的检验结果出来了,还有其他植物的。之前不是说感觉你这边的植物买回去后摆久了,好像对身体特别有好处,那些老总都崇信这个,于是也都送了份去化验。有相关机构的专业验证,可信度会更高。喏,结果都在这,今天刚好有时间,一起给你送过来。”

    苏镜接过一看,不仅有自己店里植物的检验结果,还有同类普通植物的化验结果,两者都弄在同一张纸上,对比强烈,难怪效果这么好,那些老总看了都让人来买。

    之前说要把植物的检验结果拿给那些人看的时候,他还有些犹豫,怕植物在灵气的蕴养下效果会太离谱,惹出是非来。最后还是因为出了罂粟这事,被人当软柿子捏,有了危机感,这才同意拿出来。早知道效果这么好,他还犹豫什么。苏镜决定等回花店后,就把检测结果放店里显眼的地方以招揽生意。

    因为有客人,再加上这批植物的盆都换得差不多了,苏镜也就没再干活,站在一边和姜绍辉聊天。

    成功地把苏镜的注意力从那小竹马身上吸引过来,对此,姜绍辉很满意。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吃醋,姜小攻决定放慢针对苗氏园艺的动作,对此,苗旺圃现在的心情是这样的:松一口气,总算得到喘息的机会了。

    几个月后,苗旺圃的心情又是这样的:给个痛快好么?这样慢刀子割肉又疼又折磨人,还不如直接一刀切!

    ☆、第20章 二十家花店

    姜绍辉还没高兴多久,才和苏镜站在一边‘单独’相处了不到十分钟,帮工们就已经给剩下的绿植换好了盆并搬上车,拿了今天的工钱离开。因为今天的这家客户对送货的时间有要求,只能在对方上班期间送,这会儿有点晚,送过去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等明天。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忙碌,今天开始就已经不再需要加班加点。帮工们忙了好几天,难得可以按时回家,心情都不错,离开得也很快。随着他们的离去,花圃一下开始安静起来。姜绍辉享受着这种和心上人在一起的静谧时光,全世界就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感觉,还没到一分钟,‘第三者’就出现了。

    李遇从车那边绕出来,看到苏镜他们还没走,连忙跑过去,暗地给苏镜使了个眼色。再过一会儿就是饭点,难得碰到姜绍辉在,还不赶紧问问有没有空。

    被李遇这么一提醒,苏镜也想起英婶说的请吃饭的事。虽然姜绍辉并不缺顿饭,但到底是份心意。对方帮了那么多忙,自己别的做不了,饭总还请得起。

    二人世界被打破,姜绍辉才感到不快,就得到了共进晚餐的邀约,那点不快才开始聚集就已经消散。在出去吃和在家吃这两个选项里,飞快地选择了后者。虽然在家吃也并不是在苏镜家,三人去的是小餐馆。

    苏镜家的冰箱里常年只有饮料和水果,请人吃饭总不能带回去喝风。李兰英接到儿子的电话后特意提前关了店门,为姜绍辉包场。老友不在,她做人干娘的,总要为孩子打算好一切,人情往来,该走的一点都不能少。国人都爱在饭桌上谈感情,正好借这表达下谢意。倒不是舍不得更好的,而是有钱人家,要什么没有,你送别的说不准人家还用不上,倒不如吃的实惠。

    李兰英准备地很精心,还特意问了姜绍辉的口味。人还没到,满满的一桌菜已经上了一半,剩下的还在锅里,等苏镜他们进来时,李兰英正在舀汤。

    汤炖的是最普通的玉米排骨,从下午就开始煲,本来是留给两个孩子晚上喝,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开饭店久了,经手过的食材多,眼光也就特别好。哪怕只是普通的材料,餐馆买到的也是市面上品质最好的那种。好的食材,又足够新鲜,慢火细炖了几个小时,这会儿才一揭盖,香味就已经透过门窗,沁到街面上去,飘出老远。

    因为暂停营业,小餐馆的店门早关了,三人走的就是后门。一般店面的后门,不管是卖什么东西的,哪怕前面的门面弄得再干净整洁,后门的小巷也免不了脏污杂乱。有的是因为楼上居民总往下丢弃生活垃圾,有的是店里自己往那堆积杂物,总之看起来一片污秽,让人难以下脚。

    但小餐馆不一样,李兰英勤快,时常收拾后巷。小餐馆说小,只是住在这边的老人念旧,叫惯了嘴不曾改口而已。

    餐馆的地理位置极好,客流多,再加上英婶手艺好,生意自然客似云来,很是赚钱。赚了钱又投进来,再加上前几年李遇在外打拼后带回来的那一笔,小餐馆早已经改头换面,单独占据了三层小楼不说,装修得也极有品味,不掉档次又温馨。

    小餐馆变得又大又漂亮,说是座小酒楼也不为过,并不是顾名思义的那种苍蝇馆子,倒是有点儿几年后流行的那种私房菜的影子。这楼是早年盖的,总共就只有三层高。李兰英是买的店面,三层都拿来做餐馆了,没有当住宅,并不存在居民。没人高空抛物,平常收拾的又勤快,小巷的干净也就得以保持。要不是这样,苏镜他们也不好意思带着客人从这走。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