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夏流年纪事》分卷阅读71

    爸和妈妈不告而别,造成奶奶对他们的极度不谅解,最亲的亲人彼此数年不见面、不问候、不通电话、不往来,直至等到爸爸和妈妈的死讯。

    其后,首长爷爷辗转得知我在舅舅家遭罪,派人从南方将我接到北京,当时北京有乱,首长爷爷开封闭会议,不能抽身,临走前专门给奶奶说,让她照料好我和摔断腿的可青。

    爸爸的事情,留下了遗憾,令首长爷爷非常愧疚,愧对我九泉之下的爷爷,他进而反思,扪心自问,作为一个军人父亲是否应该干涉孩子们的生活,是否应该让孩子们进入部队继续做职业军人,保卫祖国的信念延续和强迫孩子的个人意愿是否正确……

    谈到最后,姑父沉默了,首长爷爷拍着姑父的肩膀,说他们有自己的生活,随他们去吧。

    一番长谈,二哥报考大学的事,姑父不再干涉,但还是给二哥放了话,要是考不出一个像样的大学,第二年复读,老实去考国科大。

    呵呵,姑父这话也就吓唬二哥吧,谁不知国科大的分数线,比一个“像样的”大学的分数线高多了。考得上一个“像样的”大学,未必考得上国科大,那个可是有严格政审要求的。

    二哥这人也很狂,放话说:“只有我放不放在眼里的学校,没有我考不上的学校。”

    姑父闻言大笑,只说了一句“好小子”,接着,父子俩没事人一样离开北京,回自己家去了,完全看不出曾经剑拔弩张、有如仇敌的父子关系。

    事实证明,二哥果然狂得有资本,当年夏天,他考取学校所在地是北京的全国重点大学q大,进入q大建筑学院学习。

    家里人都为二哥高兴,他自己也很得意。暑假在家待不住,他拿着录取通知书和驾照,屁颠癫跑到北京程家住,夜晚窝在家里和可青大谈他未来的建筑艺术,白天私开首长爷爷的小车,拎着照相机,满北京城地乱逛,美名其曰,发现老北京城的城市魅力。

    二哥的嘴很能说,照片也很会拍,当他指着黑白底色上的那些建筑,一一点出,这个好在哪里,那个好在什么地方,精妙处怎么看,那些被他修长手指点中的图片细微处,立刻活生生的立体起来。即便是一处即将拆迁的胡同旁的老槐树,在他的诉说下,也会带着帝都才具备的苍郁古拙的气息,朝我和可青迎面扑来,我们经常听着听着就入了迷。如此,很轻易地,二哥赢得了程可青崇拜的目光。

    假如没有接触过其他有本事的人,先和二哥接触的话,会产生错觉,觉得得有本事的人全像他那样,通病是一个“狂”字,外加脾气不好,认为低于自己的,无一例外是低等生物。

    二哥只有在说他宝贝照片上的建筑物时,脾气才会好点,其余时候,他是一个爱盛气凌人支使别人的臭二哥。

    突出表现之一,他说我和程可青都是小屁孩,小屁孩必须听大人的话,叫干嘛就干嘛,他是指挥官,我们是小兵,支使我和可青团团转,给他清理一楼的小杂物间。

    他大爷的,他只会抄起手闲在旁边看,不时说这不满意,那不满意,要我们弄干净点。

    等我们捯饬好小杂物间,他捡现成便宜,完全将那里据为己有,不让我和可青进门,说是洗照片的暗房,小毛孩乱蹦会破坏他一整天的心血成果,不经过他的同意,擅自进入他的根据地,一律格杀勿论。

    撇开他的臭毛病不谈,抛开他恶意霸占小杂物间的行为不论,尽管,他拍出来的照片确实很漂亮,主要采用黑白相底,照片里的房子很有韵味,散发出浑然古拙的意趣,但是……

    我呸!

    谈什么建筑艺术,他搞来搞去,将来就是个糊水泥造房子的,和艺术差远了!!!

    轮得到他?

    他也配么他!!!

    假如换一个人,我肯定没有以上这么刻薄的想法,可轮到他身上,再好的东西,我都要埋汰他到死。

    我不待见他,自有其由来。

    伯伯姑姑他们均在地方大军区担任要职,工作繁忙,一年之中,来不了几次北京,就算来了,伯伯他们也很难聚到一块,所以,全家人聚得最全是春节期间。

    我刚到北京的第一年,认识伯伯姑姑他们,自然也是春节期间认识的。

    过年很热闹,大人们聚着谈一年的工作,交流交流看法,我们小孩子聚着当然是玩,不过,经常是玩不到一块去的。

    我们小孩子间的年龄差距颇大,程可青和我还好,一个班级的,正准备跳级,三个哥哥呢,大哥即将大学毕业,做考研准备;二哥高一,成绩拔尖,一览众山小,牛逼烘烘,尾巴翘上天;三哥即将初二,上面两个哥哥压着,榜样的力量,很有压力,整天捧着本书狂看,做习题,都快成呆子了。

    唔,我们几个孩子要能凑一块,一是凑着看看电视,二是凑着逛逛庙会。

    真的,顶多是凑着看看电视、逛逛庙会吧。

    该死的中央台没什么好节目,除了春节联欢晚会,就爱播老电视剧《西游记》、《红楼梦》什么的,那会儿反反复复地播,各个地方台的节目也枯燥得要命,明明不好笑的节目,非是硬胳肢人笑,闹心死了。

    这看电视坚持不了几分钟,大家又散了,因为闹心么。

    出去逛庙会,好吃好玩的,我们都要去招呼一遍,通常走在最前面的不是大哥,而是二哥,他看中的某些东西,会一马当先冲过去,大家怕走丢,不得不紧跟在他屁股后头。

    我不止一次见到他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我郁闷死了,感觉上像陪着少爷逛街的小跟班,大哥太随和了,也不说说他,真是。

    狂得二五八万的二哥,没想到有一颗爱吃甜食的心。别的不说,他很爱吃切糕,那种加了红枣、江米蒸的米糕,软软甜甜的。他买了一块,闷头咬一口,嘴巴塞得满满的,腮帮子撑得鼓鼓的,还一个劲从嘴巴里说出含含糊糊的“好”字。

    逛完庙会那天,二哥吃切糕不够,又买了一个回家。

    我不待见他,就是从这块切糕开始的。

    舅舅家和程家,无论他们是待我好,还是待我坏,对我而言,都不是自己家,是别人家。舅舅家的寄居生活告诉我,长期住别人家的孩子,要懂礼貌、听话、不顶嘴,大人才会喜欢你,所以,我表面上是一个相当矜持的小孩。

    不讳言,这个矜持也可以理解为我很会装大尾巴狼,比如说,我拿着大人给的吃食,明明喜欢得不得了,想大嚼特嚼一番,可是我矜持呐,矜持的小孩怎么可以这样做嘛,要小口小口的吃才对,偶尔遇见众人分食的情况,还要表现出自己不是很喜欢,浅尝辄止,该杀的,天知道我多想一人独吞全部,简直是割肉一般逼自己离开美食啊。

    综上所述,-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