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吹动院中的枯树,干枝晃动,发出哗哗啦啦的声响,使人心烦。
陶谦猛地站起身,大声对门外的侍从说道:“把门给我关上!”
门没有关上,倒是随着他这一声厉喝,外头进来了两个人。
一个曹宏,一个曹豹。
见是自家的两个亲信来到,陶谦稍微放松了语调,原本严厉的面孔也松弛了一点,说道:“你两个来了。”
曹宏、曹豹听到了陶谦的那一声大喝,此时来入室内,又见陶谦面色不豫,曹宏遂笑道:“哪个不开眼的惹怒了明公?明公给我说说,我去叫他来负荆请罪。”
陶谦勉强笑了一笑,回入席上坐下,叫他两人也落座。
曹豹是个武人,性子上耿直急躁一点,坐到席上,开口说道:“还能是谁?徐州五郡,敢惹怒明公的,除了广陵那一位,还能有谁?”
曹宏问道:“明公果是因此动怒么?”
陶谦叹道:“卿二人皆我心腹,我之心思,卿二人岂会不知?”
曹豹说道:“明公,我与曹君正是为荀贞之而来。荀贞之在广陵调兵征粮,近日来,他的举动越发频繁,显是将有异样,敢问明公,不知对此可定下决策了?”
得悉荀贞调兵、征粮后,陶谦就与曹宏、曹豹密议了一回,当时讨论的结果是分以两策应对,一个是调泰山兵出琅琊、入下邳,一个是调徐州的州兵集驻东海郡南。
泰山兵入下邳,当然是为了增强下邳的守备力量。徐州兵集驻东海郡南,则是为了能够对广陵造成逼压,——如前文所述,下邳郡处在东海和广陵间的郡土是东西狭窄的,从东海郡南到广陵郡北,最短的直线距离只有八/九十里,徐州兵如屯驻在此,足以能够对荀贞造成威胁。
陶谦和曹宏、曹豹商议出的这两策,不可谓不积心处虑。
泰山兵、徐州兵都不是陶谦的嫡系,由这两支人马当头阵,如能威吓住荀贞,使他不敢妄动,自是最佳,如不能吓住荀贞,也完全可以用这两支人马来消耗荀贞的实力,然后,再伺机遣丹阳兵进击,如此,就算不能全胜,也定然不致落败,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借机削弱已渐尾大不掉的泰山兵,和越来越有点不听话的徐州兵,从而达到丹阳兵独强州中的前景。
可惜,他们的这个算盘打得虽妙,泰山兵、徐州兵却也不是傻子。
徐州兵倒也罢了,虽然因为荀贞的拉拢,他们中有些出身本州士族的军官,对陶谦已生三心二意,可他们作为徐州的州兵,毕竟是不敢拒绝陶谦的调动的,最多偷懒耍滑,十分力里只出个五六分,——这已是他们“不合作”的最大限度。
臧霸却不然,他是“客军”的身份,原本军饷、补给,都要仰仗陶谦,陶谦的命令他是非听不可的,可这些年陶谦为得泰山兵的助力,以压制本州士人和广陵荀贞,对他是百般放任,而今他虽非郡守,却俨然已是等同占有了琅琊一郡,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不听陶谦的调遣。
前几天,陶谦召臧霸来见,叫他率兵去下邳。臧霸怎么回答的?叫苦连天,要粮要兵。——让陶谦心烦意乱的几件事中,这正是其一,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
泰山兵调不动,徐州兵就算能调得动,又有何用?
荀贞帐下的部曲有主力、有二线部队,陶谦也是一样。
陶谦帐下的头等主力是丹阳兵,甲械最精,粮钱最足,战力也是最强,而且经过从去年到现在的不间断扩充,兵员人数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今已有近两万之众,真可谓是人强马壮;其次则是泰山兵,兵卒亦锐,甲械也全,虽因客居徐州,离家日久,有不少兵士陆续私逃回了泰山,可臧霸却也一直都在召兵,现仍约保持在万人左右;至若徐州兵,因了陶谦一贯抑制的缘故,现而今只能算是二线甚至三线罢了,老弱病残,战力不强,装备也差,斗志更低,又因陶谦为壮大丹阳兵,而数次减其饷粮、大加裁撤之故,现存的兵员人数也不是太多,只约有五六千人,没有泰山兵在下邳呼应,只靠他们实在是难挑大梁,断然是威胁不住荀贞的。
所以,臧霸不肯动,陶谦、曹宏、曹豹三人的“妙策”就无法得以施行。
听曹豹问自己可有对策了没有,顿时烦恼又上了陶谦心头。
他心道:“当年我临危受命,匹马入徐,数月间扫荡五郡,弹指尽平灭十万黄巾,一州束手,名士尽伏,生民称颂,万众传美,是何等的畅快!却怎么就落入了今日的困境?”
其实,陶谦一点没有落入困境。
对比一下荀贞。
荀贞只有一郡,陶谦有三郡。
裁撤过部曲后,荀贞只留了一万多兵马,而陶谦只精锐的嫡系丹阳兵就有近两万人。
怎么看,胜面都在陶谦这边。
陶谦唯一的问题是:他年纪大了,地盘多了,也就难免瞻前顾后,没有了当年的果断勇鸷。
陶谦如能还有着当年平定黄巾时的那种气概,泰山兵不动、徐州兵不行,都没有关系,便就干脆亲率近两万的丹阳精锐,进军屯兵,与荀贞决死一战,只要稍获胜面,泰山兵、徐州兵必就不敢再三心二意,到时一拥而上,三军齐动,只有一个广陵郡、缺乏足够纵深、同时也缺乏足够兵员、后勤补给的荀贞,如何能胜?
然而,陶谦却没有了昔日的勇气,面对锐意进取的荀贞,他自就会觉得陷入了困境。
陶谦拈须半晌,不发一语。
曹宏进言说道:“宏有一策,或可解臧霸不从调动之困。”
“噢?卿有何良策,快快说来。”
曹宏先痛骂了臧霸几句,骂道:“臧霸受明公大恩,却与荀广陵眉来眼去,心怀二意,不从调动,显是存了坐山观斗之念,实在可恨,只是现在没工夫找他算账,只能姑且先放他一回。”
陶谦没工夫听他骂臧霸,追着他“可解臧霸不从调动之困的一策”问道:“良策为何,卿速道来。”
“臧霸不从调令,明公可以彭城相代。”
“以彭城相代?”
“彭城产铁,兵械素精,明公可遣一人往使,说动薛礼,叫他出兵下邳,助笮相守地,然后,再如前议,用徐州兵屯郡南,以胁广陵。”
“此策固佳,奈何我与薛礼有隙,他未必肯听我调动啊。”
“广陵如兴兵,必首取下邳,而下邳一旦为广陵得,广陵就会兵临彭城门户,到那时,东为明公,南为广陵,西又是孙坚,彭城小国,处三大国间,自保难矣!我意薛礼必是不愿广陵得下邳的。昔时小隙,如何能与今之身家性命相比?明公可许他婚姻,结以盟约,料他定从。”
“卿言之有理,……只是,许他婚姻?我二子皆已婚配,亦未尝闻薛礼有女啊。”
“薛礼无女,可从其族中择之;明公二子皆婚配,可娶小妻。”
当下之时,尚无后世的礼教森严,男女婚姻,有时并不重大妻、小妻之分,贵族名门家的女儿嫁给别人当个小妻,并非罕见之事。退一步说,即使薛礼对此介意,可他没有女儿,只是从族中选个女子,嫁给“身为一地诸侯的陶谦”之子做小妻,实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陶谦沉吟了下,说道:“卿言甚是,薛礼还真是不太会愿意广陵兵临郡界,……好!就按卿计,我今日便遣使去彭城,与薛礼相约婚姻,使他兵助下邳。”
“除此之外,明公可遣一使,再去鲁阳,问袁公路借兵。”
十天前,陶谦已遣了一使去鲁阳见袁术了,可至今尚无回信。陶谦点头应道:“便依卿言,我再遣人去鲁阳见袁将军。”
( 三国之最风流 p:///0/622/ )
猜你喜欢
- 风之清扬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邮件反馈
- 风之清扬
-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 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 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 新书启航
- 风流龙哥
- 王子,本是东北一个名不见传的小混混,因缘巧合之下拜在偷偷下界的天蓬元帅门下,成为修真界万年以来最年轻的地仙,一年称霸东北,三年统一中国黑道 被人算计,用十颗核弹送回三国时空,且看一手创立天下会的王子如何称霸三国,收小弟,拉大旗,征服三国一个又一个的绝世美女,貂蝉、甄宓、蔡文姬、孙尚香、大乔、小乔等诸
- 三国晓渊
- “叔,你说我父亲已经在家等着我了“是啊,我的好侄儿,你快上车吧”某中学门口前的这番对话,无异于是一场噩梦的开端。背着沉重书包,稚气未脱,还一脸天真无邪的少年就这么毫无防备,匆匆忙忙的坐进了前面停放着的一辆黑色轿车本站提供三国晓渊的作品《风流少年玩转天下》最新好看的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无广告干扰,并提
- 小李相国
- 我就想写三国的人,单独列开的写,大概就是这么事情,没别的了 分为三篇,曹魏篇,蜀汉篇,东吴篇。
- 无伤
- 穿越三国乱世,身为白马将军的儿子,公孙续是否能眼睁睁看着威震天下的白马义从就此消失?他能否改写这段历史?开光系统在手,武将,美女统统臣服,枭雄,英雄一一踏平!重写这三国史书!公孙续:我的理想是打到国外去!让他们给我的白马义从养马!
- 卧龙游三国
- 一次实验中,潘龙的DNA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能变大缩小“我能力大无穷“我能一跃千里“那我能一统三国成就千古帝业吗”主角从孤身一人,到拥兵百万,一路收兵收将,终成帝业!书友群qq:426261641—喜欢热血打斗的可以看卧龙的另一本书《三国之单挑猛将,此书已完结,对的,已完结,书中上百场单挑,让你看个
- 持刀斩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