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荀贞调动兵马这件事,陶谦就算再保密,也难以瞒住所有的州府吏员。州吏都是徐州本地人,大多出自各郡的士族,他们一知道此事,各地的士族也就知道了。
徐州五郡的士族,有的彼此时有来往,有的互结为姻亲之家,东海、琅琊、下邳等郡的士人,不少和广陵的士人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当闻知这等大事后,为了自家宗族的利益,这些士人不可能无动於衷,於是,他们纷纷遣人、或者写信,去向广陵的熟人打探此事的真假虚实。
广陵的士人,有倾向荀贞,因而口风严的,也有觉得荀贞、陶谦是一丘之貉,两人都是图谋徐州的“外州子”的,自就不会给荀贞隐瞒,知道多少便说多少。
没用多久,东海等郡的士人就确定了:荀贞的确是在调动兵马,准备进兵下邳了。
确知了此事后,各郡士人们的表现不一,看待此事的角度不同,但总体来说,没多少人为陶谦担忧,反过来,却有不少人都在暗暗期望荀贞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说到底,陶谦在徐州这几年,行事刚强,一味以势压人,州中的那些名士不少都吃过他的苦头,乃至有因为不配合陶谦而被下过牢狱的,现今荀贞要和陶谦争徐,虽说他两人皆非徐州土著,俱为“外人”,可毕竟一来荀贞出身名族高姓,虽系荀氏远房,却也算是个“公族子弟”了,一向来的名声不错,又有讨董的战功,二来,看荀贞在广陵的为政,也像是个宽容的人,不管怎么说,如果他获得了胜利,徐州改由他来当政,总该是会比陶谦强一些的吧?
这一日,州典农校尉陈登借休沐之日,在头天晚上回到了家中。
陈登家在下邳郡淮浦县。
淮浦是下邳郡最东边的县。“浦”者,“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之意也,顾名思义,此县紧邻着淮水,位在淮水北岸,淮水过了此县之后,再向东百里,即汇入海中。
淮浦离东海郡和广陵郡都不远,北上百里是东海郡,向东四十里或向南百里则皆为广陵郡界。
这个地理位置决定了将来荀贞、陶谦一旦开战,淮浦必定躲不过战火。
所以,当在获悉荀贞开始备战,也许很快就会挑起战争后,陈登已是顾不上陶谦可能会因“他忽然归家”而出现猜疑,刚一等到休沐,就提前连夜快马赶回了家中,和父兄商议该如何应对此事。
陈登的父亲陈珪是灵帝时太尉陈球的从子,其族世代二千石。
陈珪之前做过县令,后来离职归家,他本人的这个县令之职当然不算高官,但他的两个从兄弟,即陈球的两个儿子,却都是有着被朝廷任为太守的资历的。
陈家既有此等声资,因而在下邳当地、以至在整个徐州的士族中都是名列翘楚的。
陈登掌州中屯田事,在休沐前两日,他就找了个有关屯田方面的借口,提前离开了州治郯县,先去了厚丘,厚丘在郯县东南,离淮浦不远,只有一百多里地,休沐日的前一天,陈登傍晚出发,一夜疾驰,次日上午便回到了在淮浦的家中。
到了家中,他顾不上盥洗,也顾不上换衣,径往后宅,来见他的父亲。
陈珪却竟还未起床!
陈登催促侍女快把陈珪叫起。
在室外等待的时候,他心中想道:“荀广陵秣马厉兵,备战下邳,淮浦离广陵甚近,父亲与广陵士人多有交好,不可能没有得知消息,当此时刻,却高卧不起,想来定是已有成算了吧?”
果然知子莫如父,知父也是莫如子。
陈珪确是已有成算。
荀贞此前就曾多次遣人和陈登交往、和陈家交往,如今兴兵在即,自是不会忘掉陈家,便在陈登赶回家中的前一天,荀贞才刚又遣秦松来到陈家,和陈珪密谈过一番。
陈登等了好一会儿,才见陈珪从室内出来。
见儿子立在室外廊上,被寒风冻得脸颊通红,陈珪一边整头上冠带,一边笑道:“虽是入了春,天尚寒冬,你不在郯县待着,跑回来作甚?”
“今日休沐,故得空归家,拜见父亲。”
“我看你不是回来拜见我,是在郯县听到了什么风声吧?”
“父亲料事如神!登的确在郯县听到了点风声,因事关重大,不好遣人送信,故而趁着休沐,赶回来一趟,想与父亲商议。”说完这句话,陈登又问道,“不知我二兄何在?”
陈登的兄弟不少,有两个兄长,三个弟弟,弟弟年少,不足谋大事,是以他问两个兄长何在。
陈珪说道:“你回来得不巧,他俩都不在家。”
“……,去了哪里?”
“一个去了良成,一个去了广陵。”
良成是下邳最北边的县,在下邳的西部,离下邳县不远,离东海郡更近,北上四十里便是东海境。陈登长兄的妻子是良成人,这去良成的,定然就是陈登的长兄了。当此时刻,陈珪让次子去广陵,而让长子去良成,用意很明显,必是让长子去说服他的妻族,为荀贞出力了。
陈登眼前一亮,说道,“父亲是想?”
“昨天秦文表又来了家里,给我带来了一封荀广陵的亲笔信。”
“敢问父亲,荀广陵在信中说了什么?”
“还能说什么,不外乎斥笮融之恶,责陶恭祖之偏私。”
“就这些?”
如果只有这些内容,陈珪怎么会把长子遣去良成,把次子派去广陵?
陈珪笑道:“就这些还不够?”
“……,父亲!”
“哈哈,荀贞之信中说,素闻你才华卓亮,雄气壮节,文武胆志,实乃徐州之英,天下之杰,是以,想嫁个贤女给你。”
陈登愕然:“嫁个……,给我?”
“是啊,荀广陵说他族中有一女,按辈分是他的族妹,素有贤淑之名,可为汝之良配。”
“可我早已娶妻。”
“荀广陵愿把她以小妻配汝。”
荀贞此举,却是和曹宏建言陶谦拉拢薛礼的办法不谋而合。
对陈家来说,如能与荀贞结为姻族,一旦荀贞取胜,那么他们陈家在徐州的地位自是牢不可破,这要比封官行赏的许诺更令人心动。而对荀贞来说,陈登之才,他前世就知,如能得陈登为自己的“族妹夫”,那就不但有利争徐,而且有利日后发展,实实在在地是赚了一大笔。
“父亲答应他了?”
“颍阴荀氏乃豫州望族,且与我家同为‘公族’,与我家门当户对,我为何不答应他?”
荀爽出任过三公,陈球也出任过三公,两家都是“公族”,政治名望上没有差别;而如论族名家声,家在中原的荀氏,事实上还要比偏居徐州的陈氏高出许多。於情於理,陈珪的确是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可万一荀广陵落败?”
“你在州府为吏,难道还不如我看得清楚么?荀广陵虽弱,郡中军民一心,外有孙坚为援,陶恭祖虽强,州里各怀心意,袁术实难依靠,战事一开,胜者必荀广陵是也。”
陈登其实也是这个判断,见陈珪意思已决,遂不复多言,只是从天而降一个“荀家贤女”,转眼他就要成为荀贞的“族妹夫”,这感觉总有点古怪,心中不由想道:“我幼弟尚未婚娶,荀广陵既有意与我家结为婚姻,却为何不选我幼弟,反而选我?”
他却哪里知道,荀贞对他的才干实是垂涎已久了也。
便不说前世所知,只说今世所闻,陈登为州典农校尉才多长时间?州中农事已大有改观,黄巾乱徐时留下的破坏已被修复得七七八八,数年间,州府已从贫乏变成到充盈。
这等实干之才,荀贞岂会放过?
陈登收起心头的古怪异感,对陈珪说道:“父亲所言甚是,登亦以为荀广陵虽弱,未尝不能胜也。”
“陶恭祖以霸道治州,任人唯亲,行刚强之举,却又色厉胆薄,今乱世已至,吾观其能,实非可以安境保民者也!”陈珪喟叹一声,接着说道,“吾州方经黄巾未久,士民的元气还没尽复,我又何忍州中再起烽烟?只是为吾州的长远而计,陶恭祖实不如荀广陵啊。”
陈珪选择支持荀贞,愿和荀贞结为婚姻之家,并非只是因为觉得荀贞会取得胜利,他更多的是为了徐州的未来,换言之,是为了徐州士人的未来,是为了能在乱世中保住徐州士人的元气。
( 三国之最风流 p:///0/622/ )
猜你喜欢
- 风之清扬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邮件反馈
- 风之清扬
-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 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 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 新书启航
- 风流龙哥
- 王子,本是东北一个名不见传的小混混,因缘巧合之下拜在偷偷下界的天蓬元帅门下,成为修真界万年以来最年轻的地仙,一年称霸东北,三年统一中国黑道 被人算计,用十颗核弹送回三国时空,且看一手创立天下会的王子如何称霸三国,收小弟,拉大旗,征服三国一个又一个的绝世美女,貂蝉、甄宓、蔡文姬、孙尚香、大乔、小乔等诸
- 三国晓渊
- “叔,你说我父亲已经在家等着我了“是啊,我的好侄儿,你快上车吧”某中学门口前的这番对话,无异于是一场噩梦的开端。背着沉重书包,稚气未脱,还一脸天真无邪的少年就这么毫无防备,匆匆忙忙的坐进了前面停放着的一辆黑色轿车本站提供三国晓渊的作品《风流少年玩转天下》最新好看的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无广告干扰,并提
- 小李相国
- 我就想写三国的人,单独列开的写,大概就是这么事情,没别的了 分为三篇,曹魏篇,蜀汉篇,东吴篇。
- 无伤
- 穿越三国乱世,身为白马将军的儿子,公孙续是否能眼睁睁看着威震天下的白马义从就此消失?他能否改写这段历史?开光系统在手,武将,美女统统臣服,枭雄,英雄一一踏平!重写这三国史书!公孙续:我的理想是打到国外去!让他们给我的白马义从养马!
- 卧龙游三国
- 一次实验中,潘龙的DNA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能变大缩小“我能力大无穷“我能一跃千里“那我能一统三国成就千古帝业吗”主角从孤身一人,到拥兵百万,一路收兵收将,终成帝业!书友群qq:426261641—喜欢热血打斗的可以看卧龙的另一本书《三国之单挑猛将,此书已完结,对的,已完结,书中上百场单挑,让你看个
- 持刀斩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