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底线:金鹁鸪》第二章

    小村庄没有学校,小儿郎都要去三里之外的五亭镇上学,下午放学时分,三三两两的农家孩子,懒洋洋地走在铁道边,不时地对同路回家的铁路职工子女不友好地挤眉弄眼,城乡差别在孩提时就深深打上了不公平的烙印。

    农村学生为了逃避早回家要去放羊或割猪草,一般都在路上磨蹭,有的甚至躲在一处玩赌‘香烟壳’,不混到天黑不回家。很多孩子的母亲总站在家门口翘首,指望孩子回家帮凑,急性的家长看天色将黑也不见小孩踪影,甚至会怒不可竭地灭了厨房灶火赶往学校,经常有赖在路上玩耍的孩子被父母逮个正着。

    施大茂也爱玩这些,每天口袋里装着各种各样的香烟壳,这些玩意是那个时代孩子财富的象征,大家都在比谁的多、比谁的好!因在孩子心目中有收藏价值,也就出现了同学间赌香烟壳玩。大茂的父母对这些不太在意,从来没有为这些事斥责过他,家里也没有什么农家活要他帮凑。

    小家伙长的也算结实,外婆给他过完十岁生日时,个头已过一米三,平时爱理个‘西洋发’,他几乎有点怨父母给他生成这张肉墩墩的小脸,认为这张肉脸文绉绉的有些稚气,为了弥补文雅的长相,平时总好皱着眉头装酷。与一般小孩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穿着整齐清爽,全然不像农村孩子,长辈们都习惯叫他“老茂弟”,在家里排行老大,底下尚有弟妹两个,在多子多福旧观念的农村,这一家是算幸运的,搭上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末班车。

    大茂是一个不太合群孩子,在五亭小学上二年级,父母应该是半拉子泥腿子,和真正吃商品粮的工人就差那么一点,这是当时计划经济政策无奈的社会阶层,叫做“转正不转粮”。父亲施瑞中是个泥瓦匠,县手工业管理局在五亭镇办有一个建筑工程队,他凭着一身好手艺,从借用到正式招聘几乎没有周折;母亲会做裁缝,也会在五亭成衣厂繁忙季节招进当临时工,他们和真正的工人阶层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国家供应粮食,每年需要到农村履行劳动指标,不去完成就必须要买工分,要不然就没有粮食分。

    大茂在同学中算是一个家境比较好的,除了比不上那些真正工人家庭的孩子,一般靠农村生产队里劳作的家庭那算是强多了。同学们都是根据自己家庭背景形成玩耍的群体,小镇子农村孩子多,他们组成的群体相对强势,专门针对吃商品粮家庭的同学,把吃商品粮的居民户称其为“蛀米虫”;工人家庭出身的同学人数较少,他们自恃社会地位优越,对农村同学不屑一顾,回敬他们为“担粪侬”。

    最无奈的就是像大茂这样家庭背景的人,数量极少,他是‘两不靠’,不是真正的工人,也不是下地干活的农民,两边都没有人理,自己没有点力气和筋骨,遇到同学之间的纠葛没有人会来帮你撑腰。校风环境造成大茂一直无奈地保持低调,也不想去拍谁的马屁,在班级里各方面属于中上,他不合群,某种角度看还有点孤僻。

    小学三年级的冬天,母亲帮他买了一顶棉帽,好歹等到了一个大冷天,大茂带了它去上学,也许在那些衣衫褴褛的贫穷孩子面前太招眼,课间活动时被淘气的同学抢去抛高玩,新帽子弄脏了回家要挨父母的骂,他火烧火燎地去追,一帮同学使坏,在一旁喝倒彩,大茂咬紧牙关,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快抓到他瞬间,那位同学像抢橄榄球一样迅速丢给别的同学。大茂没辙,又去追另一个,同学们一次次哄笑把大茂激怒了,当这个同学又把帽子甩给别的同学时,大茂上去朝他脸上就是一拳,同学“哎哟”一声,护着脸蹲在地上直哭。

    有一个头比较大的为同村小伙伴挨打出头,那小子恶狠狠地捏着拳朝大茂打来,大茂没有躲,反而一头往他的胸口撞过去,那同学痛得在地上打滚,很多同学都被打傻了,但有一小个子嘴很刁,在一旁破口大骂,大茂上去朝他脸上就是一拳,顿时鼻血如注,同学们吓得报告老师,无奈的大茂因为打人被老师罚站黑板。本来一堂课下来也算是惩罚了,可到下课时,大茂脸上显得若无其事,老师看到了也生气,又叫他站了一堂课。

    不过,大茂这次打人虽然罚了站、写了检讨,可在班里却显露出了一点敢为的本色,同年龄的同学再没有人来挑衅。这件事对大茂感触很深,要想别人不招惹你就必须狠一点,还能豁得出来。打架是出了点小名,然而,从此他又有忧患在心里搅着,担心那几个混小子叫很能打的孩子来报复,从那个时候他就很迫切地要学武术。

    大茂表面文静,可从骨子透出的却是一个好强的孩子,他听说姨妈所在村子有很多人练武,放寒假就向父母要求到她家玩,在穷乡僻壤里跟大人学到几招拳脚,其实只是会比划,为了震慑不安分的同学,回到学校后和大家说:“寒假里学到武功了!”

    这一下子把大家都怔住了,本身柔韧性好,爆发力强劲,撂倒几个同学不成问题,听说他学了武艺,一时间连比他年级高的也不敢和他干仗,打那起不但自己不会被欺负,反而有几个比较弱小的同学跟在后面希望得到保护。

    乌伤民间自古崇尚习武,很多历史时期都出过英雄级的人物,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个时候整个县兴起学武的高氵朝,学校都开有武术课,很多小学都有武术表演队,还有各种各样的武术比赛,最有影响的是由县体委组织的成年人武术比赛,这次盛会可以说把这地方的武术运动推向了高氵朝。

    五亭小学武术开展的比较晚,可能是教育局响应全民体育运动,要求学校都开设武术课,五亭小学也不例外,要组织武术队,从每个班级挑选几名体育比较好的学生进校队。大茂初选名列其中,眼瞧着能够进校武术队,心里高兴不说,还早早地叫父亲买了白颜色运动裤和红色晴纶衫,这行头在当时是武术表演最基本的运动表演服。

    没乐几天,也不知道哪位冤家同学去体育老师那里告状,说:“大茂要打人的!”体育老师接到举报,立刻把大茂从名单里削除。别人都开始在下午课间集中训练,他才知道自己被刷下了,难以言语的失落感,促使他鼓足勇气找体育老师询问究竟,老师说:“你不能参加武术队,没学就打人,一旦学了那还了得!”

    无奈的大茂在同学面前威望坠入了低谷,大部分人都幸灾乐祸,就连平时跟在后边的弱小同学,都觉得再跟着他脸面都没处放。往日充满朝气的阳光少年,一时间变得神情沮丧、沉默寡言,父亲买来的运动服一次也没有派上用。

    七十年代中期的中国是多事之秋,上面一阵风,下面一层浪,一会儿批林批孔,一会要大家反什么‘右倾翻案风’。学校放暑假了,县委借五亭中学的教室和礼堂传达最高指示,说是开五级干部大会,各部委、各阶层,上至县长、下至村委支书,大小官都拢在一起传达中央指示,那会议参加人数之多、日程之长都是空前的,全县各级领导都要自带铺盖到学校报到,课桌拼成了就是床铺。条件虽艰苦,可每位与会者人人都精神饱满、热情洋溢。

    上千号干部聚在一起,会议一开就是很多天,某日下午,为了给参加会议的这些干部消去枯燥和沉闷,会务处邀请了五亭小学的武术队到学校礼堂汇报演出。

    大茂父亲施瑞中,是一个憨厚、诙谐的人,高大的身材配着一张马脸,因为鼻子长得高,很像‘文革’漫画当中的,周围人都笑称他是‘走资派’复活;后来美国总统访华,还是因为鼻子大,又说他是‘尼克松’。他不忌讳别人有意无意地贬他的形象,总以鲁班的徒孙自居,在干活当中经常讲一些鲁班师的传闻,冷不丁的幽默,经常逗得工友们前仰后合,大家都喜欢和他拼班做事。

    今天在学校门口看到了武术表演的这则海报,望子成龙的他丢下手中的活,想去一睹儿子风采,和工地管事的说:“要开个小差,儿子今天要出场露脸,我得去捧个场!”

    管事的不但准他的假,自己也想一同前往去瞅一眼。在那文艺娱乐匮乏的年代,十几个工友们一起哄,都停下了手中活,工地管事的干脆摆摆手,对大家说:“都去看吧,现在反正不赶工时!”

    有的并不是为了去看表演,主要是心理不平衡,人家开个小差,自己就要多干活,这种冤大头没有几个人愿意做!他们拥着施瑞中,有说有笑地赶往中学礼堂。作为一个父亲,儿子是他的骄傲,他上台表演当然有成就感。可这些工友们心态各异,都有酸溜的话出口,瑞中全然不顾他们冷嘲热讽,热呵呵地挤到礼堂台前。

    表演开始了,施瑞中瞪着眼睛翘首企盼,可他失望了,一个小时的表演下来,宝贝儿子的身影愣是没出现,施瑞中心里既纳闷又难堪,和工友们解释说:“我们大茂真的去武术队了,还买了运动服!”

    幸好工友们没有当面笑话他,可施瑞中心里感觉他们都在嘲笑,收工后憋着一股气,急速地踏着自行车赶到家里,眼瞧着大茂悠闲自在地在家门口玩耍,火不打一处来,一脸恼怒地朝大茂喊:“到家里来!”父亲的脸色满邪乎的,大茂还以为犯什么事,忐忑不安地跟了进去。

    瑞中家的房屋建筑风格古朴简捷,落地三间,上下两层,外墙青砖白灰砌成,楼层由十二根木柱支撑,房子临路而建,大门在中间开启,堂屋上行头墙上挂着去安源画像,两边贴着他老人家气势宏伟的两句对联:‘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横幅是‘要斗私批修’。

    靠墙立放着香祭桌,桌上摆着马头座钟,八仙桌紧挨其下,两边放着太师椅,房屋左间是厨房,右间摆放杂物,靠墙是楼梯。太师椅平时很少有人去坐,它代表一家的威严。可今天大茂感觉不妙,父亲满脸怒气端坐在太师椅上。他颤悠悠地走到堂前,叫了一声:“爸爸!”

    瑞中把一个鸡毛掸子握在手上,严肃地叱问:“下午,为什么不去武术表演?”

    站在堂前战战兢兢的大茂,听到这事还真有些哭笑不得,看父亲这么认真,心里就在琢磨如何敷衍过去,要不然给自己带来肉痛招打不划算。没进武术队就要家里买了运动服,也知道这事总有一天会发作,早就想好了应对的理由,他强装轻松,对父亲说:“花拳秀腿,我早不去了!我要学真功夫!”

    听到这么一说,瑞中更加来气,吼道:“哦!原来你是来骗一套衣服的?那买衣服的钱,爸爸要很辛苦干五六天,你就这样糟蹋!”大茂狡辩说:“我没有骗,要参加武术队就要买运动服,这种衣服平时又不能穿,我骗来干什么?我看趁暑假你还是帮我找一个真正的拳师,让我练得一身武艺,长大了去当兵,我要保家卫国!”

    儿子的豪言壮语,把瑞中懊恼一扫而光,半信半疑地问:“真是这样想的?”看到父亲有所反应,大茂更神气了:“那可不,这是我的理想!你不是经常和我说,我们的祖辈就有从军效力疆场为国捐躯吗?我也行!”

    瑞中被儿子的好言壮语击中了,睁大眼再次问他:“你真的不怕苦,要练武?”大茂没有含糊,点头说:“真的,只要你帮我找到师父,我一定努力,变成英雄好汉!”瑞中一拍大腿,说:“好的,爸爸支持你,帮你去找个好的师父!”

    施瑞中彻底被儿子的话语感染了,自己读书时候正赶上‘刮共产风’,三年自然灾害,肚子都填不饱,更别提上学,窝囊了几十年,一直希望下一代有所建树。何况当兵是农村人的一大出路,儿子小小年纪有这样的想法,作为父亲很欣慰,一定要帮助他去实现这个理想。此后,瑞中到处打听,为儿子物色比较有渊源的正统门派拳师。然而,大半个月过去也没有碰到对路的,开始那股热情渐渐地降了下来,每当看到儿子期待的眼神,他只能用劝慰地口气说:“不要着急,这事急不来的,要拜师就要一次到位!”

    暑假过了一半,学拳心切的大茂,只能再到姨妈所在的山村,跟大人学几招所谓的“洪手”,经常一个人装摸做样地比划,他学武的傻劲都被大人们当作闲暇取乐话柄,碰到这个说:“老茂弟,要不要我教你几招!”遇上另一个逗他说:“我的拳好,要不要学?”不过,也有比较忠厚的人告诉大茂:“蹲马步是练武人必须要跃的一座山,是南派武术基础,一定要练扎实!”

    所谓年少无忌,大茂全然不顾别人的嘲笑,天天练蹲马步,面对他的认真劲,大伙儿反而不再逗他了。

    ( 男人底线:金鹁鸪  p:///1/1014/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