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之战结束之后,近千名台湾原住民成了俘虏。
他们在明军的监督下花了数天时间清理打扫了战场,之后便被押送到台中县城集中看管,在经过甄别之后,这些人将会成为开荒屯田的免费劳动力。
因为登陆的荷军全军覆没的缘故,停留在外海的荷兰战船始终没有得到范.戴克传来的消息。
数日之后,就在荷兰海军感觉情况不对的时候,吴群派人趁着夜色将荷军的一些衣服战旗摆放在了海岸不远处的地方。
等到天明之后,负责看管登陆船只的荷军发现了这些血迹斑斑的物品,随后立刻派人将这些物品送回了炮船。
得知消息的几名船长简短商议一番,在认定范.戴克统领的陆军已经被明军彻底击败,再等下去已是毫无疑义后,荷军撤回了登陆船只和人员。
随后荷军四艘军舰一字排开,向着海岸开火,想以此来威慑明军,也借以发泄心中的怒火。
在向岸边发射一轮开花弹之后,荷军四艘军舰起锚返回了热兰遮城的港口。
一个团的陆军被敌军全歼,这在荷兰军队的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这个消息传回国内的的话,荷兰的决策层肯定会震惊不已,至于他们打算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那就是至少一到两年以后的事了。
毕竟欧洲与大明相距数万海里,情报传递极其不便,而荷军在台湾的兵力一下子损失大半,就算荷兰住台湾岛的长官普特曼有心报复也根本无能为力。
目前这种态势下,荷兰驻军只能被动采取守势,以等待国内的命令传来。
在荷军军舰撤走数日之后,郑家的几艘运送生活物资的船只停靠在岸边的简易码头上,吴群和林荣联名的报捷文书和题本,以及缴获的一些荷军火器才得以送到了天津卫。
台湾大捷的消息传到宫中已是正月十四的事了,因为当时各衙门还未开门,再加上这件事不算急事,所以直到今日朱由检才将此事拿出,以供重臣们商议。
“启奏圣上,此次山东参将吴某虽是率部全歼红夷近千人,但自身伤亡也是不小。鉴于红夷火器犀利、战力不弱,并且极有可能会对岛上军民进行武力报复的缘故,臣建议增加岛上官军员数,使其有能力应对将来更大规模之战事!”
早知详情的杨嗣昌起身拱手禀道。
吴群部在此次战斗中伤亡多达五百余人,战损率达到三成还多,能在这种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取得大胜,对于山东官军的战斗力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但若是荷军后续组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那这剩余的一千余人的兵力显然太过于薄弱了,那么扩军或者增兵已是势在必行之举。
“杨卿之奏甚为合理,据朕所知,台湾岛红夷驻军总员数已大半折损在此役中,剩余红夷已无力再对移民构成威胁。因大明与其相隔足有万里之遥,红夷若想遣大军前来至少需两年时间,故此事倒也不急。朕意欲由北境流民中征募新兵,员数当在五千之数,兵部即日起即可着手操办此事!”
朱由检征召北人新兵南下的主要原因,就是想以强兵压制住一道海峡之隔的闽南宗族势力,打破他们在当地牢固的统治地位,为将来在全国推行皇权下乡提供强有力地武装支持。
而顽固守旧地地方宗族,将会是将来新政的最大阻碍者。
他们当然明白,皇权下乡意味着他们的实力被急剧削弱,自身利益会受到巨大的损害,为了保住既得利益,他们当然会采取措施来对抗朝廷的新政。
不要说在当世,就算在后世开放透明的郑智制度下,闽南、粤北等地方的宗族势力依旧十分地强大。
在保留了许多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传承的同时,以血脉相连为基本依托的大宗族中,也存留下许多落后的思想和文化糟粕,有些阴暗面的东西确实不应该有存续的必要。
在朝廷与地方势力的对抗当中,流血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不排除会出现大规模的骚乱。
这个时候,海峡对岸的强军就是压制各种不服的强力所在。
朱由检不是没想过在闽南、粤北地区直接驻军,但这两地的出产根本无法维持数千官军的存在。
先天恶劣的地理条件,再加上连续数年的天灾,当地很多百姓已经流离失所,这也正是郑芝龙能顺利组织移民的原因。
而台湾优良的地理环境和产出足可以养活大军,一旦有动荡发生,台湾驻军也会在很短时间内抵达事发地,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处置。
“臣谨遵圣喻!但臣尚有一议,还望圣上思及!”
杨嗣昌拱手接旨后接着开口道。
“杨卿但讲无妨!”
“启奏圣上,臣观吴某报捷文书中所提,红夷步炮犀利至极,其所用炮架推车便捷无比,可以随时转换发射方位及地域,且其所射弹丸落地炸裂,等同于官军之震天雷,但威力射程要强出许多。臣以为此炮及弹丸应交于军器监大力仿制并改进之,以使此等利器尽早与军中推广运用!”
杨嗣昌毕竟是官宦世家出身,论起眼界和见识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从吴群的捷报中他就发现,官军直接或间接伤亡的主要原因是荷军炮兵造成的,这种落地爆炸的弹丸杀伤力还在其次,主要是那种爆炸效果让人感到极其惧怕。
大明仿制外夷火器由来已久,现在军队中大量装备的佛郎机炮就是先买后仿的,并且仿制出来的佛郎机比原先的更加优良。
历史上的大明从来不是一个盲目自大、不思进取的国度,兼容并蓄的思想和行为自始至终保持到了王朝崩塌。
“杨卿此议甚善!与朕之思一般无二!此事就交由杨卿操办!另就是,此次大捷乃我皇明立国以来,与横跨大洋之外夷征战中取得之最大胜利!山东参将吴某并山东官军,不畏生死、浴血奋战,大涨我全军士气,扬我皇明之威,使外邦蛮夷觊觎我皇明国土之举遭受重创!此等战功不得不赏!今特晋吴某为台湾总兵,其下将官士卒官升一级,勋转三策,发赏银一万两!伤亡者按既往惯例恤之!”
万历年间虽然也有击败荷兰人的先例,但当时是数千明军对战两百余荷军,双方简单交手过后随即罢战,伤亡均以个位数计。
荷军眼见明军势大,这才主动停战和谈,交战规模甚小,根本无法与这次的血战相比,所以才有朱由检最大胜利之说。
“台中县升格为台南州,台中县为其下辖;台中县知县林某于任上两年有余,在任期间勤勉尽职、恪尽职守,特擢为台南州知州一职,从五品职级,其余佐贰由吏部斟酌,台中县知县一职由其举荐,自山西监护移民官吏中选拔任用!现下台湾局势已基本稳定,其粮米产出已是自足有余,稍后内阁要根据实际情势,由北地往台湾继续移民!”
朱由检紧接着发布了新的人事任命。
林荣虽然出身低微,但在任两年所取得的成就却是令人瞩目。
这种具备实干精神的官员才是最应得到升赏的。
相信连跳数级的林荣会更加卖力。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