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软硬兼施?东南海上局势如何复杂?邹卿且讲来!”
朱由检当然知道这件事的复杂性,所以他对陈奇瑜的建议并没有马上表示认同。
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郑家以及福建海面上的势力几乎是不肯能的,除非拥有属于自己的强大海军,那样才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何况自己前几天刚当众言明,不搞秋后算账那一套,结果没过几天就要派遣大兵去灭了人家,这种打脸的事大臣可以做,但身为一国之主绝不可以。
失去了最起码的信誉,你让臣子们还怎么信任你?
“启奏圣上,据臣所察知,自郑氏封伯之后,其日常言行处处以大明勋贵自居,与臣相处时亦是谨言慎行,处处谦恭礼让,未见其有任何跋扈之举,其归心之意十分明显,故行开海之策时,臣建议对靖海伯要施之以软为好。”
邹维琏首先维护了一把郑芝龙,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温体仁还是那副不露声色的样子,陈奇瑜不置可否,杨嗣昌嘴角露出一丝讥笑。
朱由检则是微微点头表示了认可。
驻福州的锦衣卫千户所会定期将有关郑芝龙的信息送达宫中,邹维琏所说的与锦衣卫的情报基本一致。
郑芝龙封伯后行事之风大变,平日里很少出门,海上事物也大半交给了郑芝豹,他自己则是在家安享清净,以读书练字为主,并且专门聘请了当地著名的大儒教导长子郑森(郑成功),以求将来承袭爵位的长子能够更像是一名大明的勋贵。
为了看上去更像是一名大明贵族,郑芝龙还经常登门拜访邹维琏,向他请教相关礼仪,以免做出令人耻笑的事情来。
“虽说郑氏掌控东南洋面,手下从者多达数万之众,但因海贸之利甚巨,大多数人都参与其中,武力渐已懈怠,除却靖海伯及其弟名下还握有数股水师之精锐,以此来威慑他人,保其利益之源外,尚有别股强势之悍首拥有自家之势力。
至于郑氏一脉巨利之源,此为天下皆知之事,老臣就不再予以陈述。
老臣接下来要讲的是,海上不比陆地,我皇明官军强在内陆,但于海上却是鞭长莫及,就算靖海伯赞同开海之策,别股悍首怕是也不会应允,而一旦派遣大兵用强,其驾舟操船逃亡海上,别说所谓与荷兰国全面贸易,就连现有之状也难以维系下去。
大洋辽阔无边、大小岛屿难以胜数,若其不服朝廷号令,集结船只躲藏于各处,平日间以武力抢掠来往商户,长此以往,何人还敢与我贸易?
老臣以为,此事若想扫除隐患,还须着落在靖海伯身上。
圣上只需做出派兵之姿态,以此压迫福建,逼迫郑氏做出选择,然后遣钦差往福建与靖海伯面谈,对其晓以大义,阐明圣上并无拿其作伐之意,说动他抛弃儿女私情,舍掉江湖义气,那此事方有可为之处,此便为老臣所说软硬兼施之策!”
邹维琏的一番话让包括朱由检在内的其他人陷入深思当中,众人都在考虑邹维琏的建议是否可行,而朱由检内心已经认同了这位老臣提出的策略,他现在正在考虑派遣谁去福建,去试探和说服郑芝龙。
“此事不必急于求成,以朕之意还是要从两处着手,而壮大自身实力当为首要,打铁尚需自身硬,建立海军已是刻不容缓之举。
与荷兰国协议之中所谈采购炮船一事要加以改动,将原先所定采购两艘改为四艘,其中三艘为当今最新式之炮船,陈卿要嘱其特使,不论是购船还是与大明合作建厂之事,务必要尽快落实,至于荷兰所提请求,均在可应允范围之内!
稍后此协议改动后交司礼监用印,予以正式签署!”
开海已是势在必行,这关系到大明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能够早日让大多数子民从开海中获益。
朝廷有了足够多的银钱,现在已经铺开的摊子才能获得持续的投入。
不管是全面推行免费或廉价医疗,还是在大明全境建设更多的养济院,这些都会用到巨额银钱,单靠帑支付这些费用是不现实的,皇权也不能代替政府行使本该属于它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雄心勃勃的朱由检来说,需要花钱的地方不光是医疗和养济。
以后还要大规模兴起基础设施建设,全境的道路都要拓宽平整,桥梁也要增加和改善,各地的水利设施都要配套齐全,这些需要政府投资的地方需要的资金将会是天文数字,只有开源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一定要把本属于国家的钱财从某些利益集团手中夺过来,那些蝇营狗苟的士绅坐享大明两百余年的荣华富贵,也该收起贪婪之手了,要是有不识时务者,那就让他粉身碎骨,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吧。
粮食问题无法迅速解决,只要相应的措施部署下去,那剩下的就只能等待了。
现在摆在朱由检面前的大事有两件:改革军制、开放海禁。
一个是花银子的,一个是挣银子的。
军制改完之后,开海就立刻开始。
上海和明州的码头要全部收归朝廷,文臣中谁要是敢出头反对,那就马上罢职免官,发到北境去教书育人。
这种惩罚其实比直接杀人还要狠厉。
一个个平日里锦衣玉食惯了的官员,突然沦落到与那些他们口中的贱民同等的身份和待遇,这种生不如死的滋味相信没多少人能够承受的了。
当然,这样不代表朱由检不杀人,要看对方的态度是否死硬。如果是有人仗着多年来被皇帝的隐忍和同伙的护佑惯坏了脾气,觉得老天爷第二我第一,那就让你看看到底谁才是老大。
枪杆子在握,专治各种不服。
朱由检现在已经对江南利益集团失去了耐心。
有些人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他们还停留在只要自己的代言人们疯狗般狂吠一通,皇帝和朝廷就得乖乖地避让开来的传统思维中,浑然不知这个世界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巨变。
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已经看穿了他们虚伪的面孔,认清了他们外强中干的真实嘴脸,如果这些人还不顺应大势改变思路,结局将不会太美妙。
昭仁殿议事后的第二天,荷兰特使获准觐见,并获赐朱由检的肖像画一副,以及其他回赠的礼品,而西班牙使团则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这让埃特罗内心感到更加愤怒,促成本国政府派遣军队攻打大明的意愿也更加强烈。
第三天,装作一无所获的荷兰使团,与遭受耻辱地西班牙使团一道,带上这几天在京城市场上采购的各种物品,在鸿胪寺官员的陪同下离开京师前往天津码头,他们将在返回福建后乘坐自己的船只返回欧洲。
不过,他们中途会经停马尼拉,在当地补充淡水和食物,荷兰使团会请求面见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交换对这次出访成果的看法和意见,以求取得某些方面的共识,这其中的议题将会包括联合出兵远东等等。
这是朱由检授意陈奇瑜对荷兰方面提出的一项要求,目的就是让荷兰人伺机取得西班牙在菲律宾的驻军布防形势图,以便为将来奇袭马尼拉做好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