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卿,以农为本是历朝历代都放在首位之大事,此事已是毫无争议。但朕却以为,重农并非仅仅是种田,粮食也只是农事中最重之一环而已,林、牧、渔、油此四业亦是农事重要组成,在鼓励农户开荒种田之余,上述四业亦当作为大事来抓!”
朱由检的这番话让殿内众臣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因为在他们的认知当中,农事就是农桑,种田植桑就是自古以来农事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
林业勉强还能理解,牧业应该是养牛骡驴等大型牲畜代替人力耕田,渔业?打鱼的渔夫撒网捕鱼尝个新鲜,怎么成了业?油不就是菜油灯油吗?怎么上升到了业的高度?
“启禀圣上,圣上适才所提四业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且将此等类与农桑列为一体,臣等虽略有所得,但深究起来仍有懵懂之惑,圣上能否就此事详解一番,以解臣等之惑?”
本着不耻下问、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提出合适问题的原则,老温在观察到众臣脸上疑惑的表情后,起身行礼发问道。
“首辅且坐,朕所提新四业其实与所有人都有着密切之关联,也是朕深思之后想到之策略,今日当与诸卿共同探讨一番。”
朱由检笑着让温体仁坐下后,开始发表对四业这个概念的论述。
“众所周知,衣食住行乃人之根本需求,而其中,食为根本。食之一字包涵甚广,于生民来讲,可引申为日常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朕与诸卿皆衣食无忧之人,平常饮用虽不致奢侈无度,但却亦是应有尽有,除却米菜之外,凡牛羊猪鸡鸭之类肉食当是餐桌不可或缺之物。
可诸卿平时亦当有所觉,只要肉食等诸多荤腥之物食用一多,则粮米之费大减,身体也能长久处于饱腹之况,有此可见,肉食供应充足下,粮米所用便会减少。”
殿内诸臣对朱由检的这番言论并不感到新奇,因为这也算是生活常识,并不足为奇。
“圣上所言之牧业便是于此相关?若是大明境内畜类多多,以此来补粮米之不足,臣等对此倒是并无异议,不过臣以为,耕牛向为历朝禁止屠宰之物,故此牛已是排出;而羊之放牧向以陕西河南两省农户为多,在当下连年大旱、众多流民食不果腹之境下,想要大力推广似是力有未逮;而家虽是易于饲养,但据臣所知,若想使其膘肥体壮,则需用粮食喂食,现今人均糊口尚且不保,恐是无法推之。”
侯恂起身施礼后,接着朱由检的话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他这番论断有理有据,殿内众臣大多点头表示赞同之意。
“侯卿之论朕岂能不知?卿之所言实为当下现状,但与朕之所图并不冲突。
朕欲大兴牧业,亦非急于求成,而是要使诸卿及各地官府将此事作为重要事务予以考量,在促进辖区内开荒拓田之后,有余力发展畜牧业,从而加快解决广大黎民温饱问题。
与开荒种田需要青壮劳力不同,饲养放牧猪羊鸡鸭不需要占用更多劳力,老弱妇孺皆可从之。一旦在官府引导扶持下,于北境推广开来,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两载,北境数千万黎民于粮米之需求便可大幅减少,而省下之粮米又可喂猪养鸡,如此循环往复,温饱之事亦不再难求。”
在朱由检所处的后世,这种良性循环早已实现。
由于肉蛋奶等副食供应量充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大降低,原先那种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情景几乎绝迹,正常人一顿饭只吃一个馒头或一碗米饭便已饱腹。哪像现在整个缺少油水的时代,由于日常难见荤腥,这个时代的人食量大得惊人,若是敞开肚子吃的话,一个青壮一顿饭吃一斤面也不一定吃的饱,这在后世简直是不可思议。
众臣对朱由检的言论持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毕竟皇帝说的也在理,喂养家畜之事老弱妇孺能干的了,与种田产粮并不冲突,只是最终能取得何种成效就不好说了。
“启奏圣上,那朝廷该当如何将此策推而广之?凡牲畜类皆需仔苗,而育苗并非易事,若想于北境施行此策,非大量幼苗不可,此事当如何解决?”
这次说话的是孙传庭。
作为内阁次辅的他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会商,本来在不熟悉的情况下不想多言,但在考虑到皇帝这种策略可能带来的良好结果后,孙传庭还是站了出来,将这项计划的难点以及后续如何执行等疑虑讲了出来。
“孙卿所虑正是朕接下来要讲的。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孙卿适才所提育苗之事,于在座诸人来讲似觉繁杂无比,但于相关业中熟手而言却视若寻常,因其乃借以谋生之手段也。正如让其指挥千军万马征战沙场,其定不能也一般无二。
据朕所知,自崇祯八年,朕使名下皇庄开设畜牧养殖至今,四年间共为宫中和勇卫营将士提供成猪五百余头、鸡鸭蛋类不计其数,此举不仅使皇庄养殖户增收银钱若干,且使宫中及军中伙食大为改观,将士们体质明显要强过其他只食米面类军粮之伍,此一点孙卿、卢卿、陈卿等上过战阵之人尽皆知晓。”
孙传庭、卢象升、陈奇瑜三人都是点头表示赞同。
“皇庄本就有养殖类能手,只缘此前本小利小,故未能将规模扩大。在有足够钱粮支撑下,其人手段尽显,不仅饲养畜禽成活率高,且自有培育仔猪、鸡鸭幼苗之良方,四年来,养殖规模一扩再扩,亦带动整个皇庄养殖业迅速发展,众多老弱妇孺从中受益,一年下来,所获比种田还要强出不少。
钱粮一多,不光是养殖户自身生活有了较大提高,其所出亦极大丰富了京师市场,使众多手有余钱之官吏工人可选食材更加繁复,从而变相较少了京城之粮食供应量。
由此可见,大力发展畜牧业一事大有可为,也是提高农户收入最为有效之手段!
朕已使皇庄管理局据此人多年养殖经验之口述,记录并整理成册,现已刊印数千册,内阁将推进畜牧业发展之策成文后,将此养殖册页付之于后下发个地方官府,嘱其由本县中挑选有经验者按照册页所述实验之,待验证并纠正其中错误后,在本县大力推广!”
作为内阁首辅,温体仁当仁不让的起身施礼后接旨,随后接口道:“启奏圣上,老臣以为,塞外蒙古各部所产大型牲畜于我大明已是大有裨益,稍后内阁定策时需考量后行于文中。圣上所言畜牧业依然定策,那剩余三业如何分说?”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