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卿不愧是朕亲选之首辅,于内政之上思虑甚广,于诸多事情上皆能拾遗补缺,大善!首辅且坐!”
朱由检笑着夸奖了老温一句,老温神态庄重的躬身施礼后坐了下来,举止之间大有睥睨群臣的气势,众臣中有羡慕嫉妒恨者,有不屑者,也有视若无睹者。
“所谓渔业,顾名思义便知其意,而此渔则是涵盖淡水与咸水两个方面。
本朝自太祖立国至今,期间曾长期推行海禁之策,最严之时,甚至不许片舢入海,此举致使众多靠海而居、千百年来以捕获鱼虾为生之渔民失去生存来源。
不管太祖行此策之本意为何如,如今世易时移,海禁之策已无存在之必要,开海已是势在必行!
而开海同样不仅仅是为了货物贸易来往,同样亦包括允许近海渔民复其旧业,重操架船捕捞之术。
在座诸人虽然都食过河溪所产之鱼虾,亦觉此般是人间美味,但诸卿除却礼部邹卿外,其余人等尽皆未曾去过大海之滨,更别提品尝海中鱼虾蟹类之味道了,那可是比之河溪湖泊所出更加鲜美之食材了,若是趁其新鲜而烹之,其味真是妙不可言啊,呵呵呵呵!”
朱由检的话让邹维琏频频点头,而其余众臣则是心下存疑。
看到皇帝说起食用海鲜来头头是道,并且脸上的表情明显是一脸陶醉的样子,难道皇帝背着群臣让人偷偷从天津卫往宫中送海鱼不成?
邹维琏巡抚福建数年,自隆万有限度的开海之后,东南沿海地区不仅是海贸日渐发达,而且渔业生产也是日益兴盛,沿海的官绅豪商们皆以花费重金食海鲜为日常,作为地方巡抚大员的邹维琏当然也没少参加这种宴会,所以他对朱由检提到的海鲜美味自是再熟悉不过了。
“海中所产所含养分也是极高,尤其鱼类,捕捞之后经过加工,涂抹食盐后加以晒制,可久储不坏,实为百姓及军中所需之佳品。”
朱由检说的就是后世那种咸鱼,也是为北方地区人们所深爱的一种美食。
在经济不发达的时候,一到冬天,家里人就围坐在炉火边,就着滚烫的铁炉子烤咸鱼吃,由于盐味足够,一条小咸鱼往往能让人吃下两个大馒头还不止。
当然,这种咸鱼不是每天码两千字混日子那种写手咸鱼,咳咳~~~
虽说太祖海禁政策十分严厉,但随着他老人家驾鹤西游,不许片帆下海的禁令也就地方官府睁一眼闭一眼的忽略了。
不管是南北,沿海地区的渔民们还是会偷偷摸摸地架着小舢板去捕捞海产以供糊口或售卖,对这种赖以谋生的小手段,再凶恶的官吏也不会去强行制止,毕竟,人家是为了活命,你不能去砸了人家的饭碗不是?
既然都决定开海了,捕获海产这种小事也就无足挂齿了,能让百姓们多一条谋生之路也是极大的善政,接下来还是由内阁行文沿海各府,全面放开与海有关的事项,至于成效,暂时还看不出来。
朱由检并未就此事再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政策施行下去后,好处自然而然就会体现出来,这比任何道理都有说服力。
对于林业的规划,朱由检把侧重点放在了林果业上。
随着国外各种新型经济作物被引入大明,论起水果的品种来,现在的大明也算得上物产丰富了,像梨子、李子、杏、西瓜、大枣、桔子、荔枝、乌梅等,这些后世常见的水果此时在大明都有种植,但因为受限于各种条件,这些果木的种植面积都不大,这就造成了各种水果价格居高不下的状况。
俗语说瓜菜半年粮,在这个莲藕都算水果的时代,只有增加各种经济作物的品种和产量,才会让百姓们多一条生财之路,也能使得商品市场更加丰富起来。
这一条政策也会由内阁行文各地官府,至于能引起多大的重视就不好说了。
至于在西北地区大量植树,固沙防风的同时防止水土流失,这条政策目前来看并不现实,想要大规模推广,至少要等到五到十年之后,老百姓再不为温饱犯愁时再说。
而接下来的关于油脂的问题,将会是朱由检要重点强调的大事。
油对人体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不管是动物类油脂,还是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芝麻油、茶树油等等诸多植物类油脂,都含有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
古人虽然不知道其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名称,但也知道油是极其重要的食物之一,也是每个人必须的。
朱由检记得明末时花生便已传入中国,而据各地锦衣卫上报的信息看,花生在山东、广东一带已经有人种植,但种植面积都不大。
这种爬蔓的小粒花生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极其珍贵的食品被端上了餐桌,其富含油脂的特性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而后世那种大粒花生尚未传入大明。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以花生榨油的事情几近于无,只有住登州府的锦衣卫在奏报中略略提到,登州府黄县李各庄有刘姓士绅曾经用花生榨油过,但具体方法不详。
一想起花生油炒菜的香味,朱由检自然而然联想起了后世大名鼎鼎的鲁花花生油,其种植基地就设在胶东半岛,也是后世国内最好的花生生产地之一,原来早在四百年前,这里已经有人开始种植并用其榨油了。
相比起现在并不为人重视的花生,那大豆和油菜便是人尽皆知的高产油料作物了,这两者产出的油脂也是当今大明社会食用油的主流,
至于其他的诸如芝麻油、茶树油等稀有油脂,因为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只能作为补充类油脂存在,无法在大明大面积推广。
就在朱由检阐述了油脂对百姓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且准备让内阁行文,在符合种植条件的地区推广和扩大种植面积时,这条策略却在众臣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几乎所有大臣对对此事提出了异议,只有温体仁并未出言反对自己的这番策略。
猜你喜欢
- 两更八小时
- —我为了当皇帝,各种培植党羽,发展势力,连建奴都灭了,结果快要登基的时候,你告诉我,崇祯就是我自己?正经简介—大明缺官不补致使权力出现真空,权力真空致使土豪乡绅做大,土豪乡绅做大又致使他们在朝堂上有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朝廷收不上税,民间百姓无立锥之地,小冰河期又让饥荒、起义不断。帝皇威势不再,官员以受
- 田盛公
-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
- 响木
- 看政坛老干部与商界女精英携手共闯乱世.
- 话凄凉
- 甲申国变,天子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天下板荡,胡虏欲图神器之际,华夏大地岂无忠臣?青州城下虏兵围城,和托劝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战到此时,汝以尽力”扬州孤城,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将军若降,可拜公侯也”南京城内,钱谦益言“今大势已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士衡当知兴废,为自身计,不如早降,如此大官
- 韭菜东南生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叫天
-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
- 轩樟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 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 amp/pamp;gt;
- 仗剑至天涯
- 穿越成崇祯皇帝,己巳之变,撕破大明最后的骄傲,丧钟似乎已然敲响。一寸山河一寸血,被建虏蹂躏的山河,深深刺痛了大明。似乎盛世强国,真的成了遥不可及的痴梦。大厦将倾,社稷将破,那就由朕来力挽狂澜吧…书友群:938.887.683
- 饱吹饿唱
- 崇祯:重征天下是饱吹饿唱写的历史传奇类小说.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手无缚鸡之力、没有逆天科技,他又如何转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且看《崇祯:重征天下后续章节预告:劫狱大戏精彩上演中!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