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录》第二部 干戚 第十九章 铁路驰道的炫耀

    随着岚山军伍装备的强悍提升,岚山对于周边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按照张从正的定义,就是岚山律法的覆盖辖域要日日更新才行。

    所谓“日侵月削”之下,短短三年而已,甚至徐州利国监的铁矿、兖州的石碳矿也几乎都被岚山拿下,当然用的是与地方豪强“合作开发”的名义。

    至于金国的地方官员、军队,明知道实际是怎么回事。然而所谓“民不告,官不纠”。只能全都睁只眼、闭只眼地默认了。

    不然咋办上面的胥国相如今和岚山的徐鸿胪好得快要穿一条裤子了。

    你不允好像不敢哎。“黑风双煞”或者“梁谷六仙”很快就会带着一干地痞、无赖住进你家。吃喝拉撒睡,搞得乌烟瘴气。你还不敢动手打人,别说“黑风双煞”的勇武绝伦,便是“梁谷六仙”约你单挑,落败也就分分秒秒的事情。

    上报朝廷,请求大军清剿胥国相会催你先去平叛!终于还是不敢。更何况,若是“和光同尘”,会看眼色的话,岚山每年也能提供不少财货补偿所以最好还是放任自流吧。

    等到岚山都护府开启第二轮工业大开发以后,因为经常要在岚山、驹山、曲阳三地奔波,吕祖安对于三地间的交通现状已经到了不堪忍受的状态。“要想富、先修路”!

    吕祖安认为目前岚山道路运输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为了加快运输速度,从淳熙十四年底开始,吕祖安蛊惑议会批准大手笔地修建岚山到驹山的驰道。话说驰道宽六十丈,两边分别设计了二十丈宽的双车单行道,硬化路面使用三合土反复压结实,再用水泥、沙石浆浇筑一层,路面的硬化程度堪比石板。

    驰道中间部分则是三合土地面再铺上尺厚碎石子,横上枕木,上面铺两条铁轨、用铁螺母锁紧固定。一条原始的单线轻轨铁路就算修成功了。

    因为要用骡马做动力,所以枕木间又用更细的沙石填平。用骡马拖拽铁轮超大车厢快速奔跑,不但载货量、速度都提升了三四倍,而且特别平稳。

    之前的陆上运输,一般用大车装运,一头骡马能拖拽三四石货,但经常会陷在坑里。路况不好的话,就只能驮载了,一头骡子约可驮载一石五斗左右。从岚山到驹山二百二十里,大约需要三四天时间。说句不好听的,夏天从岚山调拨一点鲜肉去驹山军营,可能才走半路就成臭肉了。

    现在骡子走驰道,因为道路平坦,可以拖载七八石大车前行。而到了轨道上,两头骡马合力,可以拖拽二十五石大车前行。而且沿途设岚山、石桥、盐仓、大金山、黄川、石梁河口、曲阳、海州、驹山八站,期间有六个驿站可以用来换牲畜。原本需要三四天路程,如今一天就到了。

    更妙的是都护府还开发出马拉的载人轨道客车,二马拖拽,载人十六。客人只需花上一百五十文钱,就能得到一个还算柔软的座位。从岚山坐车,中途沿驿站不断换马,四个时辰就跑到驹山,而且特别平稳、舒坦、安全。

    公共交通系统其实最早是利用了驿政、军情系统的的闲置资源开发。要知道在岚山督护府范围内,一般的公文、情报每六个时辰传达一次。而特殊情报则是沿途快马更换,两个时辰到位。

    岚山到驹山的这条驰

    道在曲阳绕了一个大弯转入驹山,总长二百六十里,都护府整整修了两年多。因为两边驰道花费,加上铁路的四百二十万贯,总共花费五百三十余万贯。其中耗铁九万石,方木十五万石。洪武元年作为岚山都护府新纪元的献礼之一投入营运。

    这条铁路看着花费惊人,但自洪武元年开始,岚山岁产已达三千七百万贯,岁收一千五百万贯。不说那些矿石、钢铁、货物的流量多少,单是粮食缺口的运输就达到二百二十万石!

    计算岚山到驹山一线的产业分布,这条驰道最少承担了都护府整个运输量的八成,每年工业上用于运输的费用不下四百万贯,这还未算民间运输需求。

    如今铁路一修,这条驰道带来的每年效益的增收就要三百万贯不止。相对于五百六十万贯的道路修筑投入,即便加上保利钱庄的借贷利息,及平时养护成本,不过三五年就能收回投资。

    况且,修路本身带来的经济刺激效应,以及军事价值,那就更加无法估算效益了。

    尝到了甜头,到了洪武二年初,都护府又开始计划修筑驹山到徐州的驰道,主要还是想解决矿石的运输问题。但是这个计划被金国朝廷阻止,因为徐州距离汴梁城实在太近了。

    之后又想把曲阳驰道延申到北神镇,主要为了收发货快捷。也遭到南宋朝堂的拒绝,同样源于安全方面的考量。

    这让岚山上下非常恼火,必须要修路花钱啊!

    洪武二年秋收过后,干脆又沿着自己控制区域外圈,从驹山、曲阳、临沭、莒南、海曲、岚山下来,一路沿着沭水大堤修了一圈混凝土驰道。

    这次修筑驰道的规模十分庞大,几乎举岚山都护府的所有民力于此一役了。特别是从沧州招募的数十万流民,几乎全都安置在驰道沿线。吕祖泰也不断从南朝招募工匠和劳工前来助阵。

    源于这种修路行为的微妙动机,南朝非但没有阻止这些人员的流动。反而推波助澜,大量提供了各种建设物资以为支持。总之声势搞得越大越好!

    因为沭水驰道同时还要起到沭水防洪大堤的作用,所以路基筑得又陡又高。取土都是沿驰道外围挖掘水渠,或拓宽、清淤原来的老河道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