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有工厂》第017章 在下身无分文(求推荐票!求收藏!)

    根据王云仓介绍。

    此时通州属于淮南东路。

    行政级别为府,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地级市。

    按照历史发展,到元朝至元十五年,通州还将升为通州路,后来依旧恢复州,由此可见,这是个古代大城市。

    通州城。

    王琛凭借传信顺利进入。

    再过些年,宋朝彻底统一后,别说进出城门不需要各种证明,哪怕跨省经商都没事,这得益于宋朝的户籍制度,也正是户籍制度的变革,让宋朝百姓人身束缚减弱,促使宋代商品经济发达,要知道,在古代历史当中,宋朝是唯一一个商业税收入超过农业税的朝代!

    现在不行,没身份证明会被当成他国奸细,毕竟还在打仗呢。

    此时已是中午十一点多。

    两人在附近小饭馆里随便吃了点,花了八文钱,两碗带肉的汤面。

    说到铜钱,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在宋太祖建隆元年到至仁宗庆历四年,八十多年间所铸钱币都是不减重的正常小平钱,一文就是一文。后来庆历五年铸行庆历重宝当十钱后,从此折二折三当五当十的通货膨胀铸币成为经常化。

    折二当五顾名思义,一枚能当两文五文使用。

    吃完面。

    王琛跟在王云仓后面来到官府开的扑卖楼,是一栋两层占地面积颇大的木楼。

    走进去,里面没啥人,除了类似掌柜的就只剩下两三个小厮。

    有人上来招呼了,估摸是古代服务员,十五六岁戴方帽的小厮,两位爷,有何贵干?

    还未来得及说话,王云仓便充当起狗腿子,挺了挺胸膛,指着旁边王琛,道:我家少爷想要扑卖一宝贝。

    小厮眼前一亮,立刻道:何物?

    王琛把早就取出来的玻璃镜子从包袱中拿出来,玻琉璃镜。他记得古代玻璃不叫玻璃,一般叫琉璃。

    小厮还未说话,坐在柜台后面的三十来岁中年人眼睛已经直勾勾瞧过来,他立刻站起身一脸动容道:客官,您的琉璃镜纯净无瑕,竟然要拿出来扑卖?

    小厮介绍道:此乃我铺闫掌柜。

    闫掌柜好。王琛问好。

    心中却在纳闷。

    玻璃镜子拿出来扑卖有什么问题吗?

    下一刻闫掌柜便解释了扑卖的真正意思。实际上扑卖是以钱币为道具,以字幕定输赢,如果买家获胜,可以折价购物。

    听完介绍,王琛:他瞟了瞟王云仓,这老小子不懂装懂差点坑了哥们儿啊。

    王云仓一脸尴尬,讪讪笑了两下没再言语。

    扑卖肯定不行。

    难道只有走当铺?

    还未想完,闫掌柜又笑吟吟开口道:若您真心想把此物卖个好价钱,我们铺子提供唱卖,只是要收取一定的押金,待事成之后收取抽成退还押金。

    唱卖?

    这又是什么鬼?

    王琛眨眼道:唱卖?

    对。闫掌柜说着已经从柜台后面转出身,对着小厮呵斥了句,还不给贵客上好茶?见到小厮匆匆朝里而去,他又看向王琛,解释道:唱卖即我们公开让人竞价,最后价高者得,待成交后,我们会从中收取一成抽成,剩下都归您所有。

    噢,就是拍卖。

    想不到古代也有。

    实际上最早的拍卖出现在印度佛教,大约7世纪在中国佛教寺庙中逐渐流传,《十友律里面曾记载:

    从今日听众僧中卖衣,未三唱,应益价。

    三唱未竞,益价不犯。

    这里说的三唱指最后三次叫价。

    益价意为加价。

    犯表示抵触。

    大概意思为拍卖衣服时,凡叫价没超过三次,竞买人可以继续加价不受限制,直至拍卖标的被三次叫价卖出为止。

    后来唱卖慢慢流传到古代社会当中,官府和义庄主持唱卖的比较多。

    王琛懂了,立刻道:行,那我琉璃镜放你们铺子里拍唱卖?

    闫掌柜一脸笑意,伸手拉着王琛往里走,来来,我们里边说话。他边走边说道:你的琉璃镜少说值百金,唱卖的话我准备底价开五十金,按照规定,你只需要放二十五两银子押金,我便可以给你开具唱卖文书,待到五天之后唱卖日唱卖。

    啊?

    要押金二十五两银子?

    我兜里身无分文,连租毛驴的钱都是王云仓出的,这可咋办?

    王琛略带傻眼道:我没银子。

    闫掌柜笑容一滞,蹙眉道:金子也行,二两五钱。

    王琛干笑道:金子也没。

    闫掌柜无语道:铜钱呢?

    王琛咳嗽了下,那个,在下身无分文。

    闫掌柜:

    最终小厮茶还没端出来,王琛和王云仓两人便匆匆逃离了扑卖楼。

    没办法,那是官府开的,什么事情都要按照规章制度来。

    行走在街头。

    熙来熙往的街头,王琛看向王云仓,五哥,你有二十五两银子吗?先借我用用,等琉璃镜拍卖出去给你。

    有。王云仓干净利落道。

    王琛一喜。

    王云仓接下去说道:在家里。

    王琛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骑毛驴来就三个多小时了,再骑毛驴回去,岂不是一天时间浪费了?

    若是二十五两银子在其他朝代,寻常百姓真的未必拿得出来,但宋朝人均年收入比较多,不算什么。

    这么说吧,如今北宋官府当役年收入是20两银子,马夫40两,卖油的小贩20两,杀猪的屠夫大约36两,这还是北宋初期,随着时间发展,北宋人均收入能翻到五倍左右。

    而王云仓虽是渔夫,一年挣二三十两银子不成什么问题。

    琛哥儿,要不我回家给您取去?王云仓讨好道。

    王琛想了下,摆摆手道:不用,你给我找找附近哪里有长生库。

    远水解不了近渴。

    再则,他身体实在有点撑不住了,之前穿越北宋待了十一个小时多点,回到现代社会又十个多小时,加上上午四个多小时,实际上王琛足足二十五六个小时没睡觉了。

    困得很。

    算了,先去当铺出手点东西,有钱再去把东西拍卖的事情搞定,至于然后嘛,他是不想再赶路,准备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

    王云仓指着前面,道:喏,徐记当铺是通州城里最大的长生库。

    王琛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强撑道:行,我们过去问问。

    徐记当铺。

    走进去,和电视机里看到的典当铺有点不一样,更不是只有掌柜一个人。

    或许这是通州城最大的当铺,里面人很多。

    三五个青衣小厮,还有七八个像顾客的人,至于长相斯文的短须掌柜高坐在很高的栏木柜台后面闭目养神。

    见他们进来,一嘴角有颗大黑痣的青衣小厮上前道:客官请进。

    王琛和王云仓被接待到方桌旁边。

    小厮让两人坐下,各倒了一小碗茶水,而后询问道:两位要大当大按还是大押?

    这些专业术语王琛不懂,他直接了当道:死当。

    何物?小厮又问道。

    王琛左右看了看,见附近人比较多,自己又准备出售一套玻璃茶具,不太好。玻璃茶具在现代社会不算什么,但是在北宋绝对是珍宝,要是被有心人盯上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要当的东西比较昂贵。王琛凑到小厮耳边压低声音,能否找个清净的地方?

    小厮眼前一亮,立刻扭头道:掌柜,有贵客。

    一直看着昏昏欲睡的掌柜立刻睁开眼睛,笑容满面站起身,伸手道:里边请。

    看着掌柜精明的样子,王琛脑中蓦然冒出来郭德纲相声里说过的一个段子:一个人拿着一件崭新皮袍去当铺当,但是当铺二掌柜验过货后,口中马上变成老羊皮袄一件,虫吃鼠咬,缺襟短袖,少钮无扣,没底襟儿,没下摆,没领子,没袖头儿的尿布!

    相声是稍微夸张了点,但同时也揭示了典当行业嚣张无理乘人之危。

    王琛长了个心,待会进到里面一定不要着了掌柜的道,该要价狠狠要价,千万不能被当冤大头宰。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