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国传》第十三章:曾主任

    王学礼在公司第一天的会议上将任务分发之后,相关责任人就立即行动起来,最先付诸行动的是向滨海。

    他当天下午就开车去县政府拜访了开发区管委会曾仕强主任。

    前面说过,开发区是王学礼创立同华投资集团之后才草草成立的,湘中县根本就不具备招商引资的条件。

    成立开发区也是为了响应国家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政策,就是图个名声而已,一开始县里对开发区并未抱多大希望。

    毕竟这里条件太差了,地处内陆的湘中也没什么华侨同乡,又无法申请到国家拨款,就是神仙也无法把开发区做大做活。

    因此所谓的开发区,县里就是划了块地,并负责通了水和电,水管够,但是电就是意思一下,发个灯泡还时不时停电,想要开机器,得自己想办法发电。

    这也是没办法,因为当时国家普遍缺电,湘中这样的小县,根本就没有用电配额,都是靠自己建的小型水利发电站供电,用电当然困难了。

    再进一步的三通一平,压根就没有,因为政府也穷得叮当响,工资都发不出。

    同华投资集团就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创立起来的。

    没电,自己买柴油发电机发电,没路,自己修,土地平整也自己搞,一切都要自力更生。

    王学礼为什么一心要将公司设在基础条件如此困难的家乡呢

    是因为他知道家乡直到9102年都还戴着一顶贫困县的帽子,经济是差得不忍直视。

    有能力,当然要把家乡的面貌改变,这一点他责无旁贷。

    可能许多年轻人不知道,九十年代的地方政府是真的穷,发工资不是现金,而是白条。

    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老工业城市,情况还好一点,没有钱,还可以发点毛巾肥皂之类的工业品,像湘中这样的小县,就什么都没有,是真的白条。

    一年之中,政府就盼着收农业税和统筹款,用来补发工资。

    其中农业税地方政府可以截留30%,而统筹款就是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种名目的摊派。

    这么说吧!

    就是你家的猪生仔,鸡生蛋都要收税,叫做特产税,还有青苗税,交易税,印花税,副业税,经纪税……等等等等,总计多达上百种,因为无法一一计算,所以总在一起叫统筹款,和北洋时期的万税之说也相差仿佛。

    那时候的农民是真的苦啊!

    所以说改革开放的功绩是谁也无法抹去的。

    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王学礼将公司设在家乡,也是想着能够帮助家乡早日脱贫。

    他的想法就是如此单纯和朴实。

    …

    开发区虽然已经挂牌成立了三年之久,但是因为国家三年免税的政策,开发区实际上没拿到一分钱,故而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不在开发区,而是设在县政府里面的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

    确实非常寒酸。

    整间办公室只有不到二十个平方,两张桌子,三个人,除了曾主任一人独占一张办公桌外,另外两人是共用一张办公桌。

    条件虽然寒酸,但是曾主任的派头拿捏得很好,他看到向滨海进来,就立刻起身笑脸相迎,并亲切的与之握手。

    “向总,稀客,稀客啊!欢迎欢迎!”

    曾主任的笑容可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笑容,因为同华投资集团,从今年起就要纳税了,他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俩人握手客套之后落座,向滨海就开始说了。

    “曾主任,有一件事我今天特意来麻烦你,还请你帮忙啊!”

    “你说”

    曾主任马上端正姿态,做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单手示意道。

    “曾主任,我们公司虽然还没有正式纳税,但是公司的经营帐目是一直按规矩上报给你的。

    你应该也知道,我们同华投资集团这几年一直在高速发展…”

    “这是好事啊!政府是大力支持的。”

    向滨海还未说完,曾主任就笑着出声打断了,他当然知道同华投资集的优秀,在全省来说也是鹤立鸡群,他有时做梦都能笑醒。

    “曾主任,你只看到了表象,可实际上,公司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正暗藏隐患,唉!”

    向滨海说着说着就唉声叹气起来,曾主任立刻正视起来。

    “哦!你说出来看看。”

    同华投资集团如今可是县里一只下金蛋的宝鸡啊!

    他可不想同华投资集团出事。

    “也不是别的,就是缺少人才,我们是一家本土企业,完全就是一群农民经过不懈奋斗,才造创出了如今的成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