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随和小书生》第二十八章:楼塌了

    见陈启这么痛快,孙立也有些诧异,难道这小子真有信心

    “既然是君子宴,那第一题就写君子气节吧。”

    倒是有个还算老实的秀才出了个中规中矩的题,谁也没占便宜。

    那任恩平自然也没有异议,**苦短,他现在也只想快快结束,去跟那水儿姑娘共赴巫山……

    笔墨备齐,任平生还在思索,陈启便提笔写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他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众人一看,皆是咋舌,看来白衣卿相的名号还真是名不虚传。

    写竹,竹是君子象征,这首诗全诗不见竹字,却全是竹之气节,可谓佳作中的佳作。

    再看那任恩平,此时还不知如何下笔,又听了陈启的诗,更是毫无头绪了。

    一眼,高下立判!

    孙立在一边急得不行,这么一来,岂不是又成了陈启的名头!

    孙立眼睛一转,想到了个好主意。

    “不如先把三题出了,最后再分个优劣,”孙立的声音急不可耐,又怕别人出个简单的题目,白白送给陈启名声。“既然今日君子宴在翠香楼,不如第二题就写水儿姑娘和翠香楼吧!”

    大多数才子也觉得这题目出的合情合理,也不存在什么故意刁难。

    只是一些想明白的人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孙立,当真狠毒!这是要把陈启置于死地啊。

    先说水儿姑娘,刚刚讥讽了陈启,此刻让陈启去写,陈启是写他好不行,不好也不行。

    如果写好,第二天就会传出陈启懦弱无能,曲意奉承一个青楼女子的名声。

    如果写不好,第二天就是陈启小肚鸡肠,连一个青楼女子都容不下!

    至于翠香楼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写好,那么陈启就是个留恋青楼之地曲意奉承的小人,毫无风骨。

    如果写不好,那么陈启就是个毫无度量,毫无君子气的流氓。

    陈启倒是不怎么生气,他看着孙立,所谓跳梁小丑也大概就是这么个模样了吧。

    陈启略微一思索,有看了看任恩平身旁的水儿姑娘。

    那水儿姑娘见陈启看过来,又把领口向下拉了拉,露出一抹圆润,眼中满是讥讽。

    周围一阵吞口水的声音……

    陈启看着她那满脸做作的模样,一首诗浮上心头,屏气凝神将笔锋吸满浓墨,一鼓作气写下一首寻夫郎,这自然也是陈启抄的,但他却觉得抄的合适。

    众人见他笔走龙蛇,一首长诗随着笔锋扭转间渐渐清晰,用的竟还是温婉的簪花小楷!

    “百里寻夫到天光

    又闻青州有翠香

    走尽花街和柳巷

    谁知夫在鸡婆床

    二八鸡婆巧梳妆

    洞房夜夜换新郎

    一双玉臂千人枕

    半点朱唇万客尝

    装成一身娇体态

    扮做一副假心肠

    迎来送往知多少

    惯作相思泪两行

    一生悲欢恨怨间

    劝郎戒嫖把家还

    一觉青州梦应醒

    为妻待郎情无限。”

    这里陈启既没有直接骂人,也没有过多夸赞,只是以一个妻子的口吻,来呼唤夫君,从侧面写出了一个不知廉耻的青楼女子和一个浪荡丈夫的形象。

    众秀才看了也都忍俊不禁,这不就是写任恩平和水儿姑娘吗就差指着鼻子骂了。

    这首诗的文采谈不上多好,只是相当应景,看似是描写水儿姑娘的“半点朱唇”“一双藕臂”,其实暗带讥讽,这首诗传出去,不但不会影响陈启的名声,还会让世人称赞他的急智。

    在场的秀才们也都渐渐明白过来孙立的险恶用心,不由跟他站远了几分,此真小人也!

    君子宴上出小人,倒也是一件稀罕事,孙立此刻身旁空无一人,就连之前跟他在一起的那个少年,也悄悄的拉开了几个身位。

    不过孙立并没有注意这些,他已经有些癫狂了,这都被陈启化去,翠香楼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那水儿姑娘此刻含羞带愤,一双俏目瞪着陈启简直要喷出火来!她本就是个红倌儿,哪怕她艳名广传,也只不过是个出来卖身的红倌儿。

    她能想象到,明天这首诗一传,谁再来找她怕是要让人戳断脊梁骨啊!抛家弃子来跟一个青楼女子私会,哪个时代都不让人喜欢。

    倒是她身边的任恩平有些沉默了,眼神呆滞,笔墨滴到纸上都没在意,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众人正小声谈论着什么,整个翠香阁听起来人声鼎沸。

    此时陈启的第三题却已经想好了,蘸满浓墨,这次用的却是豪放的笔锋。

    “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谁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

    莫愁湖,鬼夜哭;

    凤凰台,栖枭鸟!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青州’,放悲声唱到老!”

    众才子看到“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脸上的表情煞是精彩!这跟直接咒骂有什么区别

    怕是明日陈启就要背一个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名声。

    只是接着往下看,众人却尽皆沉默,有些人摇摇头,脸上似是闪过羞愧的颜色,这分明是一首哀国之诗。

    借秦楼楚馆的繁华与旧识王谢的对比,强烈的嘲讽之意跃然纸上。唉,陈案首不愧白衣卿相,哪怕在这青楼楚馆之中也心有怀古伤今之心……

    陈启倒没想这么多,既然得罪了,那就只好往死里坑。

    一众才子无言,就连沈长傲和刘伯安也沉默了,今日之后,怕是这翠香楼难开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