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原始时代》第一百七十八章 蒲鞋烛袜

    “蒲鞋。”

    川慧好奇的打量着蒲鞋。

    蒲鞋是零零一厂的新产品,一种用蒲草编制的冬用草鞋。

    草鞋的历史很长,是鞋之祖,它有着很多别称,如草履、芒履、芒鞋。

    苏轼的《定风波》中一句极其潇洒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芒鞋就是草鞋。话说苏大家穿草鞋比马跑的还快,显然是一名武林高手,尤其是轻功。

    芒鞋,芒履,草履从“鞋”“履”可以看出,这是比较书面的叫法,在日常生活中,草鞋有着更个性化的称呼。

    如“不借”。编制简单,人人皆会。取材草类,极其廉价,还借什么借连草鞋都借的人,也不用交往了,不但是穷更是懒,尤其还很坏,必然是自己害了脚气,想传染给别人。

    “试试。”

    商羽示意川慧穿上试试。

    川慧有些犹豫,心里忐忑,蒲鞋的模样有些令他害怕。

    古人也是知冷暖的,因此草鞋有着夏鞋和冬鞋

    夏鞋与后世凉鞋很相似,多出现在温暖的南方,采用稻草编制,有鞋底无鞋帮,鞋底有耳朵。穿鞋便是用绳子穿过耳朵绑缚在脚上。

    冬鞋与后世室内常穿的棉拖鞋很相似,多出现在寒冷的北方,采用蒲草编织,有鞋底有鞋帮,主要用于御寒保暖。

    如今冬季来临,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商羽制作的是冬鞋,但他制作的冬鞋形制并没有采用棉拖鞋结构,而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保暖效果,采用不仅可以护着脚步,也可以护着小腿的筒靴式结构。

    筒靴状的蒲鞋里面黑黝黝的,令从未见过的川慧心中有些惧怕。

    “试试。”

    川慧犹豫,商羽直接动手了。

    商羽下蹲,将川慧脚下形如木屐,已经破烂不堪的草鞋脱掉,将蒲鞋递到川慧脚下。

    川慧仍然很紧张,不敢伸脚。

    “伸!”

    商羽瞅了一眼磨磨唧唧的川慧,一把握着他的脚塞了进去。

    川慧吓的哗的一下跳起来。

    商羽早有准备,一把掐着他的肩膀,将他牢牢的扣在原地,将鞋子不分左右的套在了脚上,

    鞋子分左右的历史实际是很短的,中华龙最早的左右鞋出现在1876年,由上海浦东人沈炳根试制成功。在此之前,不分左右,其原因有很多,比如古代鞋子多采用较为柔软的材料,无需分左右。

    商羽为了降低制作难度,也就没有分左右。

    “走。”

    商羽看着川慧放松下来,慢慢松开了他。

    蒲鞋形如筒靴,通体用蒲草编制,高度到小腿肚。为了防水,防寒,蒲鞋很厚,穿在脚上会令脚部特别明显,人会猛然窜高一截,走起路来有些轻飘飘的。

    川慧两只脚都穿上了蒲鞋,走了两步之后,脸上满是惊奇和喜色。

    筒靴式的蒲鞋,与卯榫结构一样在如今多数时候光脚,最多有木屐式草鞋的时代是标准的黑科技,尤其是在冬日,筒靴式结构能提供极佳的保暖效果。

    川慧穿着破烂的木屐式草鞋,脚部都已经冻的通红。脚掌送入蒲鞋后,一阵暖意令他喜不自胜,他那里还管蒲鞋的奇怪模样。

    川慧在尝试新鞋,商羽巡视着零零一厂。

    如今,零零一厂正在全力赶制黑科技蒲鞋。

    “蒲鞋取材自蒲草。”

    蒲草,又名水蜡烛,水烛,是一种水生的草本植物。植株高大,粗壮,叶片较长,常常分布在河湖岸边的沼泽地之中,是一种蔬菜,其茎,芽皆可吃,也是一种常用的编制材料。

    在商部落草仓内积蓄着很多。

    “蒲鞋制作简单,筒靴状也时如此。”

    筒靴式蒲鞋制作不难,制作手法与编制竹娄,柳筐很相似,皆是经纬交织。先编制底部,再将底部伸出的枝杈继续向上编制,然后收缩成桶状。

    有着制作竹娄,柳筐的经验,第一后勤军团很快就掌握了蒲鞋制作。

    如此。

    部落草仓有着积蓄的蒲草,制作又不难,预计在三到五日内,部落人人都可以穿上一双保暖性能极佳的蒲鞋,结束依靠木屐式凉鞋硬抗寒冷的局面。

    “试试这个。”

    川慧还在体验蒲鞋的时候,商羽提过来一个奇怪模样的兽皮。

    “烛袜。”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