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原始时代》第一百八十三章 氏族与译

    东川氏族由齐川氏,石川氏,云川氏三个基本氏族组成,同为祁姓。

    三氏族同为祁姓,代表三个氏族是由同一个祖先氏族分裂形成的,他们有着共同祖先,血缘关系较近,因此东川氏族内部并不通婚。

    这也是称东川氏族为胞族的原因之一。

    部落内部基本通婚。

    当然,这不是严格的标准,因为并非所有胞族内部都不通婚。

    血缘关系会淡薄的,就像是现代时期同姓人可以结婚。因为他们的血缘关系已经十分淡薄,自然可以通婚,不会产生近亲问题。

    川慧属于东川氏族的云川氏。

    川慧的父亲是云川氏的氏族首领。

    “身份地位勉强还可以。”

    商羽默默的思索着。

    从后世来看,父亲是氏族首领,是一个组织团体的“一把手”,川慧的地位在东川氏族应该很高,但实际并不是。

    “首先,东川氏族分为三个基本氏族,每一个基本氏族都有着自己的氏族首领。川慧父亲只是其中之一。”

    “其次,氏族的特点是生产资料共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氏族首领是成年男女推选出来的。氏族首领在氏族中扮演着类似父亲的角色,并无极其强制的权力。”

    除此之外,还有胞族的特性。

    “基本氏族联合成胞族,其共同事务大致为祭祀和军事两个方面,其他事务皆是氏族内部自治,像劳作,食物分配等等。”

    从这一点来看,胞族很像是后世的家族,基本氏族就是大房,二房,三房,是兄弟关系。。

    如此,川慧的地位并不高。

    “那么,是什么让川慧养成这么深的心机”

    商羽默默的琢磨着。

    川慧的氏族地位不可能让川慧养成如此深的心机。

    现在是“公天下”,不是“家天下”。川慧父亲是氏族首领,但川慧并没有继承权,不一定是氏族首领。他没有卷入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也没可能养成如此深的心机。

    “见闻。”

    一个词浮现在商羽脑海里。

    一个人能够养成较深的心机,有着两个可能,其一是“经历”,其二是“见闻”。

    “经历”即因为自身地位,所处环境,个人性格等等因素,从而自然养成的。

    “见闻”则是听过,见过,就像后世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自身没经历,但见过别人,知道后果,心中自然起了防范。

    商羽倾向于前者。

    如今可没有《三十六计》、《大明1566》等等讲述权谋策略的书籍或影视剧,连“狼外婆”、“小红帽”这样的童话故事也没有。

    因此川慧没有“见闻。”

    商羽盯着川慧,想了一会,询问了川慧一个问题。

    “川慧除去商部落,还离开过东川氏族吗”

    见闻是不可能的,很容易排除掉,那就只能是“经历”。

    氏族内部没有“经历”,那就可能是氏族外部的“经历。”

    川慧点头。

    川慧离开过东川氏族,她除去父亲是云川氏氏族首领的身份,还有一个令商羽极其震惊的身份。

    “九译令。”

    九译令就是后世的翻译,属于汉朝官位系统。

    华夏历史上,关于翻译最早的记载出自《礼记》和《周礼》。

    “《礼记王制》中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同,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这句话简单的说,就是各地人民的言语不通,风俗不同,于是出现寄、象、狄鞮、译等专门从事翻译,与各方民族沟通的人或工作,用来方便各地人民的交流。

    此时,寄,象,狄鞮,译等是指翻译工作,还是翻译工作者,并不明确。

    “《周礼秋官》中记载,象胥,掌蛮、夷、闽、貉、戎 、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

    这是明确翻译工作者称呼的最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