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原始时代》第二百九十九章 军团升级

    第二日,天刚刚亮。

    “起床!”

    在温暖的房间里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失齐部落少男少女被一股寒风冻醒了。

    房门大敞。

    一群凶神恶煞的战士涌了过来,龇牙咧嘴好似要吃了他们。

    “起床!”

    一声声暴喝。

    失齐部落的少男少女从被窝里被拽了出来,拉到了外面。他们被一群战士挟裹着开始沿着煌启城跑步。

    军训开始!

    ……

    军训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的奴隶社会。

    这里的军训与后世开学前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军训是所有不同,这里的军训是持续性的军训,也就是一门课程,与文化课并重。

    那时候的学生讲究文武双全。

    比如在西周时期。

    官方学校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在大学中,六艺为标准课程。想要毕业,需要掌握六艺。

    何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箭。御,即驾车。 书,即书法,包括书写,识字,作文。数,即术,算术与数论知识。

    射和御便是古代的军训,教师一般由军官担任。

    军训在秦朝大一统之前,都是各国教育重要的部分。秦朝统一之后,军训开始走下坡路了。秦汉时期军训开始萧条。隋朝时期,偃武修文,科举登场,国家教育开始重文轻武。

    唐朝时期,科举兴盛,学校沦为科举附属品,学校中的军训被废除了。

    宋朝时期,更不要说了。陈桥事变,黄袍加身,宋太祖是发动的兵变取得的大宋朝。赵匡胤能这么做,别人也能这么做,他要防着点。因此,宋朝重文抑武达到了巅峰。武将地位低的可怜。

    这也是影响到了教育,军训想都不要想了,好好学文。

    再之后,军训时兴时滞。兴的原因很简单,自身的储备不足,不足以抵抗外敌,需要武力了。比如民国时期,军训不及格不能考大学。滞的原因也很简单。压的太久了,不是想抬就能抬起来了。

    “一二一!”

    嘹亮的口号在煌启城响起来。

    商羽看着开始渐渐出汗的少男少女,神情振奋。

    夏盟必然选择文武并重。

    文不用多说,文化课学习不仅能让夏盟成员归心,而且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为夏盟生产贡献力量。武就跟不用多说了。如今华夏大地各部落分散,想要将他们聚拢起来,没有强硬的拳头怎么可能做到。

    不仅军队要硬,连普通成员也要硬,最好做到全民亦农亦兵亦工。

    “集合!”

    早操结束了。

    ……

    目前的成均计划中,主要被分成三块。

    “其一,学校和学生。”

    学校已经确定为煌启城。煌启城取消民用用途,主要用作军事和教育。简单说,以后煌启城就是军事基地和教育基地。

    学生也确定了。属于第二序列的抢劫八大部落计划会抢来朔木部落,东川氏族以及八大部落的所有的未成年人,他们就是学生。

    “其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已经确定为两门课程,通用学和技工学。

    两门课程具体的内容,需要慢慢琢磨。

    “其三,军训。

    军训是成均计划目前唯一能够完成的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军训最大的目的是形成半军事化的制度。

    具体的操作,就是组建军团。

    ……

    “吃晚饭,集合。”

    早操结束,煌启城内的老人们已经准备好了餐食。失齐部落的少男少女们吃着滚热的肉汤,眼泪都掉下来了。从离开父母和部落之后,他们心中恐惧,身体寒冷,昨夜半夜都没有睡着。

    “组建军团。”

    商部落曾经组建了四大军团,第一后勤军团,第二战斗军团,第三近卫军团以及第四希望军团。

    到了现在,夏盟成立了,四大军团已经有些名存实亡了。

    第一后勤军团散入了朔木部落和东川氏族。第四希望军团的少年们辅助第一后勤军团,也散入了朔木部落和东川氏族。第二战斗军团第一队加入夏盟军。第二队将于第三近卫军团组建夏安军。

    商羽准备解散四大军团,准确的说,是升级四大军团。

    第一后勤军团升级为夏民军。

    夏民军将会成为夏盟最庞大的军团,其包括绝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