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昌见皇帝着急、首辅不搭腔心里叹息,只得出班奏对道:
“陛下火速给四川巡抚傅宗龙大人、征西将军秦夫人下旨,命令他们坚守四川不得有误,防止川军孤军冒进被流寇、清军围歼。
如果四川再被流寇长驱直入,则这个大西南都危在旦夕,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建议有针对性,崇祯立刻命令内阁拟旨送交司礼监批红。
刘之伦担心皇帝再出昏招,奏道:“陛下,咸阳、西安、固原、延安、汉中已经丢了,陕西的流寇如今成了气候,此时万万不能再往那里派遣援兵。
如今只能采取守势,阻绝流寇往四川、河南、山西蔓延,临洮府太远了,朝廷鞭长莫及,唯有放弃,如果能够把军民撤往宁夏镇就算万幸了。
宁夏巡抚郑崇俭大人手里应该还能够组织两三万边军,主动进攻勉为其难,守土还是能够做得到。”
崇祯带着哭腔道:“朕何尝不知援军全灭,陕西已经事不可为。
朕现在是担心潼关的安全,如果流寇、东奴攻破潼关,我大明还能够集结多少人马进行抵御,被一直打到京师也大有可能。”
刘之伦道:“陛下大可放心,潼关不仅仅有孙都督的一万京营人马,还至少有‘红旗军’一营兵力。
短期内不可能被攻破,臣其实是在担心秋后黄河结冰,流寇和建奴大可以用不着夺取潼关直接杀奔河南甚至于北直隶。”
崇祯道:“事到如今不知爱卿可有计策”
刘之伦道:“计策当然有,恐怕文武百官都想到了,臣认为陛下其实心里有了决断。”
崇祯不是个弱智,他明白刘之伦的意思是求助于征虏大将军,问道:“非得如此吗”
刘之伦肯定道:“唯有如此!局势败坏如斯,唯有‘红旗军’能够力挽狂澜。”
“是啊!面对如此多的流寇和清军,朝廷还有哪一路人马可堪一战”倍感悲凉的崇祯再次选择了妥协,同意请征虏大将军出兵解燃眉之急。
求人办事自己得拿出态度啊!皇帝下达口谕给内阁,让他们共议册封辽国公“汉江郡王”。
三天后正是黄道吉日,大明朝廷委派郑国昌、刘之伦前往山海关颁恩旨。
跟大明朝堂在扯皮截然不同,“红旗军”体系目标明确,二月初,十个甲种营外加亲卫营杀入草原,如同摧枯拉朽般,一百余蒙古部落被征服。
大地刚刚解冻,赤峰卫城就在几万军民手中不断长高。
不仅仅是修建赤峰卫城,还要恢复一部分百户所、千户所城,这些小型城堡要承担截断这片区域的联络。
小型城堡必须满足一个百户的卫所军驻守,也就意味着卫所军和家小七八百人生活在堡垒内不显得拥挤。
中等城堡当然是千户所,这里的驻军控制在三个百户左右,至少得满足两千人居住。
所有的中小城堡以大型城池赤峰卫城、宁远城两点一线布置,城堡之间相隔二十里。
每一座城堡里都修建高高的瞭望塔,类似于灯塔,设计有炮口、抢眼具备防御功能,材质为砖混或者是石材加混凝土。
瞭望塔上全天候有卫所军值守,值班的联络员利用三十二倍固定式望远镜远眺,白天可以瞧见二十里处两个最临近城堡瞭望哨上打出的旗语,夜晚可以用约定的灯光密码传达消息。
布防完成后,发现敌情通过各城堡旗语接力,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