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石油大亨》第一一六章 实邦加湾

    “噢,上帝,我总算等来了一个挥舞着钞票到北婆罗洲来买地的人,你知道吗,我的第九师马上就要吃不上饭了,这里实在是太穷了,粮食根本不够吃,我不能让士兵们每天喝椰子水、吃咖啡豆吧,还有那该死的壳牌公司,到现在也不见踪影,我的士兵还在美里为他们守着油田,那石油非但不能吃,还散发着恶臭,士兵们现在怨声载道,我每天都会接收到几封埋怨的电报。”乔治?伍登兴奋地说道。

    黄延义知道,第九师的情况并没有他说的那么夸张,日本人投降后,第九师已经有一半的士兵退伍,由第九师三个营组成的第34旅开赴了日本,现在只剩下不到6000人驻守在婆罗洲北部。

    “将军阁下,你们军方卖出的土地,在法律上能得到承认吗”莱恩中校问道。

    “当然能得到承认,你怎么会有此一问,土地证上盖的是大英帝国殖民地办公室东方军事管理局的公章,还有比这更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吗”乔治?伍登非常肯定的说道。

    乔治?伍登又接着解释道,“这是我们军队的战利品,我们有完全的处分权力,只要不是有争议的,或者是已经有了主人的土地,诸如日本人的种植园,原属北婆罗洲公司的土地,以及任何无主的土地,我们都可以公开对外出售。”

    日本人很早就在英属北婆罗洲开垦种植园,特别是在拿笃、斗湖一带开垦了大量的“园丘”,第九师这次在北婆罗洲抓捕到的日本垦民和特产商人就有数千人。

    为了让黄延义能方便购买土地,乔治?伍登少将派出了以斐德罗少校为首的3个师部参谋,配合黄延义前往北婆罗洲各地选择、测量土地,还派出了一个班的澳军士兵,保护黄延义一行。据说在北婆罗洲有极少数日本商人和士兵,在日本宣布投降后,不甘心就此失败,跑到丛林里和澳军打起了游击。

    和乔治?伍登少将告别后,黄延义等人乘坐“民都鲁011”号从纳闽湾出发,一路向北航行。

    黄延义来的时候带了一个班的警卫,现在澳军又上来一个班,加上轮机工、厨师等后勤人员,“民都鲁011”号上有了30多人,船上还载着100多吨大米,以至于轮船显得有些拥挤。

    “民都鲁011”号的目标是杰塞尔顿,杰塞尔顿距离纳闽岛只有120多公里,6个小时后,“民都鲁011”号便赶抵达了杰塞尔顿。

    杰塞尔顿最早是一个名叫亚庇(api)的小渔村,亚庇,马来语是“火”的意思。杰塞尔顿位于北婆罗洲西海岸,西临南中国海。1899年北婆罗洲特许公司占领亚庇后,开始在这里修建港口,把亚庇改名为杰塞尔顿。

    按照历史,明

    年北婆罗洲特许公司因为无力重建北婆罗洲,把北婆罗洲交割给了英国王室,新的英国殖民地政府把北婆罗洲的首府从山打根迁到了杰塞尔顿。

    黄延义等人在杰塞尔顿港停靠后,站在码头上往东瞭望杰塞尔顿城,不由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

    从码头上放眼望去,整个杰塞尔顿城只站立着3栋完好的房屋(史实),其余的房屋基本都被炸得七零八碎的。镇上老百姓居住在用木头和芭蕉叶搭建的简易窝棚里,烧饭用的是在窝棚外临时垒砌的土灶,许多人在炸塌的房屋里寻找可用的东西,整个杰塞尔顿仿佛就是一个难民营。

    杰塞尔顿火车站靠近码头,从港口可以清楚地看到火车站的候车室、货栈等建筑物都倾倒在铁路上,铁轨也被炸得七歪八扭地支楞着,像蚯蚓似的。这条铁路是北婆罗洲唯一的一条铁路,只有140多公里长,从杰塞尔顿通向内陆的丹南县,修建于1910年代。

    黄延义后世曾经到过已经改名为“哥打京纳巴鲁”的杰塞尔顿,那时候的哥打京纳巴鲁是一座现代化的绿色城市,人口有45万多,市容整洁,城市里到处都有免费的wifi,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涌入。

    眼前的场景让黄延义十分惋惜,他让警卫排长孙顺义等人去城里找来几位华人,赠送给他们几袋大米,并告诉他们,如果想要打工赚钱或赚口粮,就到北部的实邦加湾去,黄延义打算在实邦加湾买地建港,让他们尽可能多找一些华人过去做工。

    在杰塞尔顿短暂停留后,黄延义下令开船,朝北面的实邦加湾前进。

    从杰塞尔顿港到实邦加湾的海路大概有12公里左右,只需半个多小时,“民都鲁011”号便驶进了实邦加湾。

    实邦加湾是一处开口朝向西南的天然避风港湾,港湾外还有一座小岛,名叫实邦加岛,在实邦加湾之外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波堤,可以阻挡部分海上的大浪涌入。

    整个实邦加湾海域面积大约有4平方公里,此时还处于原始状态,没有人来开发利用,只有部分渔民们在这里躲避风浪或临时停靠。

    1899年,英国殖民者曾实地勘测过实邦加湾,认为实邦加湾是一个非常适合建设港口的地方。不过由于实邦加湾内近岸的泥土经过数千年淤积,海水很浅,大船难以停靠,需要用清淤船清淤、疏浚,从经济上考量,在实邦加湾建港,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当时的殖民者果断放弃了这里,选择在天然条件较好的杰塞尔顿建立港口。

    黄延义当然知道实邦加湾的价值,后世这里是东马来西亚重要的军港,停泊着各种海军舰艇,湾里还有一个大型潜艇基地。除了军用之外,实邦加湾周围还

    有集装箱码头,油气码头,近岸陆地上还有一座占地颇广的大型炼油厂和石化工厂。

    现在只要用清淤船把近岸部分的淤泥清除,很容易就能建起一座海港,黄延义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民都鲁011”号在实邦加湾内沿着海岸转了一圈,在东面一处简易的木质栈桥边靠了岸。

    木质栈桥应该是当地渔民们修建的,可以停泊小吨位船只。黄延义从船上下来,站在栈桥上,循着记忆中的影像,发现这里正是后世实邦加集装箱码头的位置。

    距离岸边不远,有2栋低矮的木质房屋,房前晒着几张渔网,黄延义不由皱了皱眉,看来这里已经有主了,想在这里建设码头,又要涉及到渔民的搬迁问题。

    黄延义侧身问斐德罗参谋,“斐德罗少校,这个海湾给我的感觉不错,这里适合建一座码头,可是这里似乎已经有了主人,你看那边居住着两户渔民,要是他们能同意搬迁就完美了。”

    斐德罗冲他身边的一名士兵说道,“中士,你去问一问,他们是这里的原住民吗”

    中士得令后屁巅屁颠地朝渔民房跑了过去。

    斐德罗这才回答黄延义,“据我的经验,这里的渔民大都是从苏禄海过来的菲律宾难民,他们不是这儿的原住民,通常不会有土地证。”

    “哦,那就好。”

    二十多分钟后,中士跑回来,向斐德罗敬礼,“少校先生,我仔细询问过了,那两户渔民是菲律宾人,他们在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