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里,茅元仪连连感谢张璟,毕竟,张璟能为了帮他完善书籍到这种地步,确实已经不能说是对他有知遇之恩这么简单了。
与张璟帮助他的相比,茅元仪觉得,他找李易帮张璟杀客巴巴,都不算什么,这也更加坚定茅元仪对张璟的忠心了。
终究这么礼遇他的人不多了,而上一个,如此礼遇茅元仪的人,却是在狱中的杨镐。
最终,张璟笑着看着茅元仪带着他的初稿高兴离开,心里面,张璟也是有些安定下来。
在张璟看来,《武备志》这种对这个时代而言,绝对是高级军事教材的书,还是迟点出世最好,否则,还真不能保证会不会被大明的敌人,特别是建奴,看上眼,盗了去。
对于张璟而言,他从不觉得建奴那些鞑子军事潜力可怕,毕竟他们就那点人口地盘,就算他们兵马再精锐,只要他日后能有机会让明军的实力提高,到时候用人口优势,堆也能堆死建奴那群鞑子。
鞑子死一个人,那大明就是十个甚至百个人,还怕堆不死他们
反正大明社会里的无业游民太多,多余的劳动力释放不了,与其让他们成为社会隐患,还不如和那些军户一样,做士兵炮灰了。
只是,建奴鞑子的实力是不可怕,但他们可怕的是他们会学习,会反思。
在张璟看来,一个只会用刀剑武力统治的民族并不可怕,因为当他们的刀剑锈了,武力下降了,就会衰败,但一个会反思、会学习的民族,那就很可怕了。
想想看,老奴努尔哈赤的军事素养,除了在战争中学习以外,剩下的基本就是看书来的,而他看的却只是《三国演义》那有兵书成分的小说故事而已,可是努尔哈赤却从故事里反思学习,摸索了自己的一套兵法韬略,进而提升自己的军事水平。
甚至于,后来很多不识汉字的螨清统治者,仅凭当时少数有螨文翻译的《三国演义》,不仅在军事上学习里面的兵法韬略,甚至还从《三国演义》里,摸索出了驭下、治民等等的政治手段。
当然,这并不是说《三国演义》不行,真是历史上,后世开辟天朝的太祖,不也对《三国演义》赞不绝口,活学活用
故而,《三国演义》里,自然是有一定的关于军事政治的可学之处,但再可学,那也得有认真学习的人去看去学习才行,而不是让看书的人,把自己当老客一样,只看里面的故事,而不去学习应用。
如此看的话,那就不得不佩服螨清统治者的学习反思能力了,而这,也是张璟认为螨清鞑子的可怕之处,也是他不希望《武备志》早出现得原因。
想到这里,张璟就不由得庆幸起来,好在螨清那帮狗鞑子,现在多数都不认识汉字,否则真要让他们学习了汉字,派奸细把大明的兵、农、科技等方面书籍带到建州,到那时候,以螨清鞑子的学习能力,还真不好说现在落后的螨清会多出多少人才出来,会成长到怎么样的可怕程度了。
《武备志》的事情,暂时也只能告一段落,对于张璟而言,现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按茅元仪的意思,把朝廷关于查杀害客巴巴凶手的案子的水给搅混。
只是,虽然利用高进的身份,拖他背后的高攀龙和东林党下水容易,只需要一道弹劾高进在军器局倒卖军械给黑市的奏疏就行,但现下对张璟而言,怎么找到愿意和东林党作对的言官弹劾高进,就成了难题了。
毕竟,一来张璟是肯定不能在这件事情上主动露面弹劾的,甚至于就算他让别人弹劾高进,他也不能露面,除非是可以信任的人除外,终究在这事情里,他张璟是最好不要有太多接触的。
二来,现在的大明朝
猜你喜欢
- 宇丑
- 【2017历史新纪元征文】参赛作品 分享书籍《大明好国舅》作者:宇丑 分享书籍《大明好国舅》作者:宇丑
- 任国成
- “崇祯,别急着上吊,只要把女儿给我,我带你杀出北京“李自成,这座北京城就留给你了,好之为之吧“多尔衮,我陈越有朝一日必定打进东北,把你满洲人赶到北冰洋,去和爱斯基摩人为邻 穿越到崇祯末年,遇到了崇祯的女儿坤兴公主 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却要担负起整个国家。
- 澹博雅
- 想要挽救正在走下坡路的大明,只在巴掌大的一片折腾怎么行?徐穆表示,自己这冒牌的小国舅最后硬生生地成了各国尊敬的“先知,成了被抬进“先贤祠”的第一人,一把胡子的徐太师摸摸下巴,怎么就那么心虚呢。
- 任国成
- 【2019历史网文之王大赏】参赛作品
- 巨火
- 明末乱世,时空旅行者与秦淮八艳不得不说的故事。
- 珑公子
- 他是她的小舅舅一个控制欲强霸道老男人和小女孩的故事
- 阿槐舅舅
- 一个油嘴滑舌的小故事
- 大舅舅
- 苏安暖傅嗣年大结局是什么念你如影随形的作者是大舅舅,全文讲述了苏安暖爱了傅嗣年整整十年,他如愿的当上了傅太太,可是结婚三年以来,她却受尽冷漠,饱受孤独,当她的孩子死了,父亲死了,同傅嗣年的爱也死了“傅嗣年,现在回来 苏安暖的话还没说完 傅嗣年直接挂了电话 电话挂的瞬间,苏安暖听到苏嘉宁在那头用甜腻的
- 小强
- 看了maliangzi5写的】不禁让我想起最早以前看 过的一篇文,大体是舅舅叫在读书的小侄子来干他老婆,中间有用望远镜在偷窥 最后结尾还有红酒什么的,比较哀伤的结局,这篇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但又不知 道叫什么名字!由于不知道,所以我干脆也写一篇月经帖。写得比较粗鲁,却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