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景四年十一月,周天子驾崩。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青州,临淄营丘台。
北胡之乱后,这里便成为了如今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实际就藩的诸侯王之一,齐王姬成的都城。
周初行封建,高祖武帝敕命分封异姓诸侯九,同姓诸侯四十二。后武帝驾崩,子成帝年幼,由武帝幼弟周公旦摄行王政。分封于东方的管叔、蔡叔不服,纠集三同姓诸侯和二异姓诸侯,以“清君侧”为名,掀起了一场“七国之乱”。周公亲自率军平定,一举剪除了七大诸侯王。
六十年后,孝文帝行推恩令,强制各诸侯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必须同时分封庶子为侯。然后以此类推,侯之庶子再降为伯,伯之庶子再降为子、君,家产越分越小,解决了地方诸侯坐大威胁朝廷的隐患。自此之后三百余年,大周开国时分封的诸侯几乎全部破家除国。时至今日,周室的大多数诸侯王都仅是虚封,食采邑而无封国,唯有韩、齐两王除外。
韩国地处京畿,封国仅一郡之地,齐国则正好相反,北胡之乱后初封时便独领青州七郡之地,后来又以暗中手段夺取乐安、博平两郡,实际领地已达九郡之广。除此以外,齐王还遥领周室的大司马一职,可以说是除了天子以外,大周王朝的第一重臣。
年仅三十余岁的齐王姬成负手站立在高台之上,独赏万里江山繁华。
天子驾崩的消息传到临淄,齐王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举动,只是一如既往地临高望远,面色无波。
齐国相田雠缓步来到台上,半晌无言。
他知道自己的君主在想什么。
远眺良久,姬成转过身来,嘱咐道:“寡人此去京师,齐国便拜托老师了。”
田雠连忙顿首行礼:“此乃臣职责所在,只是大王是否再考虑多带些人马……”
话未说完,耳畔便响起姬成爽朗的大笑。
“二百亲卫足矣!”
田雠再度顿首,目送这位年轻的藩王缓缓远去。
“这天下,本该是他的啊!”
洛阳太尉府。
满头白发的太尉杨赐稳坐在正厅主位,在他下首处,司徒王琰、尚书左仆射崔缜、御史中丞陆云、车骑将军裴素分列左右。
自从大司马高靖战死渔阳,位居三公的杨赐便录尚书事,成为朝堂首臣,总理政事。同样是三公之一的王琰尽管也自开府治事,但在主要的政务上,他仍然要听命于杨赐。除此二人外,崔缜和陆云掌管尚书台事务,裴素负责禁中金吾卫的调动。
五位当今朝堂地位最高的人物汇集一堂,暂时摒弃过去的尔虞我诈,只为讨论一件决定帝国命运的大事:拥立太子。
大行皇帝共八子,其中最孚朝臣众望的是长子临安王姬职和广平王姬楚,除此二人外,谯王姬康以文才名于天下,常山王姬吕广收民心,在都城国人中享有非常高的声望。
在座五人中,杨赐是姬职最坚实的后台,御史中丞陆云也主张立长。司徒王琰是原大司马高靖的师弟,高靖则是广平王姬楚的岳父,故而王琰较为偏向姬楚。左仆射崔缜和车骑将军裴素则是不偏不倚,多年来始终保持中立。
杨赐抬眼看着各怀算盘的重臣们,开口道:“天子殂逝,生前未立太子,老夫以为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早拥新帝即位,安定形势,诸公如何”
正各自谋算的众人骤闻此言,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片刻后,王琰道:“杨公所言甚是,只是先帝生前并未立太子人选,究竟立哪位王子还需从长计议啊。”
“司徒此言差矣!”
在座最为年轻的御史中丞陆云避席高声驳斥道。他是杨赐的学生,出身江东四大门阀之中的吴郡陆氏,杨赐碍于身份不便出言,由他最先提出主张无疑是最合适的。
“依大周礼制,先帝驾崩,当立嫡长,先帝虽未立太子,然临安王职以嫡长为先,自然当立。”
“陆中丞稍安勿躁!”
王琰今年五十二岁,与杨赐同龄,宦海沉浮三十余年的他养气功夫极好,面对这个与他儿子差不多年纪的小字辈的诘问,他并未表现出任何倨傲与不快。说话时慢条斯理,就如同教诲自家儿孙的和蔼老人。
“令尊昔日为太史,陆郎莫非忘了,昔日孝文帝便是封长子据为鲁王,改立幼子,方才有了后来了四十年明章盛世。”
陆云冷笑道:“先朝之事,云不敢忘,倒是司徒大人好像忘了,若无大将军霍光摄政十二年,安知明帝不会被鲁王所取代”
“明帝登基时年仅八岁,方才引来贼臣窃命,大行皇帝八子皆已成人,陆中丞此言岂非忧天之语”
王琰依旧慢条斯理,不慌不忙,一派名士风度。
这时,崔缜忽然出声道:“司徒以为,大行八子,应立何人”
“广平王楚聪明睿智,最得先帝喜爱。”
话音刚落,陆云忽然厉声道:“姬楚心术不正,行为失据,望之不似人君!”
“士龙!”
始终保持沉默的杨赐皱眉看了陆云一眼,斥责道:“休要作此大不敬之语!”
陆云似乎也察觉到自己的失态,对王琰行了一礼,跪坐回原位。
杨赐看向崔缜,询问道:“崔公以为如何”
“以下官愚见,临安王职仁孝宽厚,广得人心,且身为长子,依礼应立。若是废长立幼,恐怕东方会不宁静啊!”
听闻“东方”二字,正要张口反驳的王琰忽然便噤了声。
杨赐抚摸着胡须,隐藏下脸上的笑意。崔缜此人一语中的,不愧是先帝所看重的社稷之臣。
他口中的东方即是暗指齐王姬成。
姬成名义上是先帝早逝的长兄之子,但实际上他正是先帝的亲生儿子,在诸兄弟中年龄最长,但非嫡出。
先帝将其过继给早逝的兄长,以继其香火,因为对他一直心怀亏欠,姬成十一岁那年,便被封为临淄王,去就封国。北胡之乱后,因军功又被晋封为齐王,掌控着东方十万大军。
齐王年少
猜你喜欢
- 秋骊歌
- 一个是江湖门派之女,一个是侯门嫡子,本没有任何干系 一场梦魇本以为不过是梦,却真真实实是以血为引救了他的性命,一切的缘由皆是以此开始 一道圣旨赐婚从天而降,将二人,从此牵引在一起,生死荣辱皆成了一体 梦魇惊魂,奈何,以血为引竟是缘由;圣旨赐婚,然则,陌路之人确是相守;前尘往事,唏嘘,牵扯前人爱恨纠葛
- 请叫我王局长
- 史上最幸也是最不幸的魂穿者魂穿一品大将嫡女身上,人美家底硬,连初恋男友都被隔壁公主暗恋着,稳稳躺赢飘过。一夜之间,家破人亡繁华落碎,像疯狗一样被人一路追杀接着便遇到杀千刀的某人…结果差点又被当成刺客剁碎喂狗,好歹自己有颜有料还有脑子啊,眼睛不好使嘛!两个心怀怨恨之人相遇,是拉着一起堕入深渊,还是相互
- 长歌三千
- 现代 娱乐圈黑帮文 明星攻霸道攻神秘攻X狗仔炸毛总受 有炮灰攻 NP总受 HE
- 千里行歌
- 一千年
- 当两个冥冥之中不可缺少的人遇在一起再到相恋,那就已经形同秋千上的绳索,风吹动时,一根在荡,另一根也会荡,风停息时,一根不荡,另一根也会不荡,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柳小姐闯入了雨小姐的世界,都说向来缘浅,奈何情深,可柳小姐却不这么认为,她认为两人相遇就是有缘.
- 流鸢长凝
- 从不信任到信任需要多久?从不爱到深爱,又需要多久?当往生骨笛吹响,且看《长歌行,谁去谁留?
- 叶秋
- 主角是叶秋思欧阳雪曾柔的小说名叫《长生仙帝,为你提供长生仙帝全文免费阅读“算了同学,这份土豆阿姨请,好好学习,以后考个好大学,未来一定会出头的”曾妈妈端着土豆走过来,望向叶秋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怜悯。
- 洛水千
- 别人穿越好歹是个人,周幽幽却成了一颗树,吸收日月精华成了妖。本以为可以为所欲为。佛祖居然让她去辅助一个道士修炼成仙?周幽幽也认了,可…佛祖啊,你确定是这个人吗?这人要能成仙,我周幽幽现场表演吃土!
- 亦小可
- 一千年前的那道天火雷几乎毁了整个大漠。除了长生以外其他生灵无一幸存。在那灾难之前,长生宫还不是那么与世隔绝,沧长生的性子也没有那么冷。他也会对着一个人暖暖的笑,可以那个人早已不复存在。他说,世上再没有一个人,可以如此牵动他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