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长歌》第四章 皇命陟降,万岁未央

    栎阳行台府。

    秦侯的所有属官与将领此刻皆汇集于此,政事堂内气氛凝重,除了栎阳令独孤兆等少数几人外,其余人皆是彼此小声交谈着,不知是发生了何等要事。

    嬴曦已经换上了一身黑色赤纹朝服,此刻正双手缩在袖中假寐。半晌,似是感觉到什么,他睁开眼睛,向身后某处望去。

    只见一位年轻人时不时地打量他一眼,见他目光望来,竟是有些腼腆地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又抬起头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嬴曦回以和善的笑容,随后便转过头来,继续闭眼深思。

    这个年轻人名叫嬴雍,与他一样也是嬴氏旁支子弟,而且他与嬴曦几乎是同时被调入栎阳,此时担任上军校尉,属蒙皋老将军麾下。

    嬴曦没有注意的是,在他转头望向嬴雍的时候,跪坐在他前列的独孤兆同样回头望了他一眼,当看到他几乎是身体不动,但头颅却可以直接转向后方时,眉头不禁跳了一下。

    鹰视狼顾,所谓狼顾之相,正是如此。

    堂内的嘈杂声戛然而止,嬴曦睁开双目,只见秦侯嬴平已经坐在了首位上,众人皆是正襟危坐,齐声道:“参见君侯。”

    “诸位免礼。”

    嬴平摆摆手,面色凝重。

    “就在昨夜,孤收到了从京城加急送来的诏令……”

    一听是朝廷的加急诏令,众人皆是抬头望向嬴平,难道是獯鬻人又兴起兵戈了

    “就在十天前,天子驾崩!”

    “什么!”

    在场官员皆是大吃一惊,就连嬴曦也睁大了双眼。唯有独孤兆依旧面色无波,显然是秦侯早已告知与他。

    嬴平说道:“据我所知,天子生前并未立下太子人选,此时忽然驾崩,京城的百官公卿各怀鬼胎,恐怕齐王也会蠢蠢欲动。”

    天子驾崩,作为秦侯的嬴平依礼要入京哭吊,但此时京城公卿各怀诡域,嬴平久居关中,不熟悉朝中动向,入朝又不能多带兵马。孤身一人难免会遭小人暗算,再加上一个似乎有即位资格的齐王,此次京城之行定是危难重重。

    “启禀君侯。”

    嬴曦避席顿首道:“太子未立,齐王恐怕有所动作,末将愿领下军驻守于函谷、弘农之间,一旦朝中有变,便可在两日内抵达洛阳,以保君侯平安。”

    此话一出,在场许多臣工皆表示赞同。齐王入京必然不可能带领大军前往,他的军队一定会驻守在虎牢关以东,若是如此,那么嬴曦驻守在函谷关和弘农之间,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支援到洛阳,在此种形势下,这不失为一个应变之法。

    嬴平却是摆摆手,说道:“此计的确可行,但需另择率军将领,蒙皋!”

    “末将在!”

    “孤命你率上军驻于华阴,随时听候调动。”

    “末将领命!”

    年近六十的老将蒙皋高声领命。

    “嬴曦。”

    “末将在!”

    “下军抽调两部,由你任命统领,归属蒙老将军麾下。”

    “是!”

    嬴曦恭声应命,站立在嬴平身后的公子嬴壮瞥了他一眼,目光中充满了幸灾乐祸的意味。

    “孤入京的时间里,栎阳军务政事,皆交由关内侯独孤兆、雍州别驾嬴壮和行台右丞嬴曦商议行事。”

    “什么”

    政事堂内并无异常声响,但秦侯话音落地的那一刻,人人面面相觑,明明是一片沉寂,却又偏偏给人一种嘈杂的幻觉。

    嬴平并未在意众人的反应,而是转头看向独孤兆,说道:“孤这一去至少也要数月时间,来年开春的大蒐礼就拜托令君主持了。”

    独孤兆微微欠身:“君侯放心便是。”

    嬴平颔首,眉目中带着些许忧虑之色。

    天子驾崩,百官奉立临安王姬职监国,暂摄政事。以太尉杨赐、黄门侍郎柳瑾主持先帝丧仪。

    十二月,齐王姬成来京吊丧,所带二百余骑尽缟素。

    秦侯嬴平,冀州牧姬迁,荆州牧项广,幽州牧公孙处,扬州牧陆浚等封疆大吏也都在数日内齐聚京城。

    七日后,临安王率百官,奉大行皇帝葬于邙山献陵。司徒王琰与宗正、国子祭酒等大臣商议后,请上先帝谥号曰“惠”。

    大周第二十代天子,周惠帝的时代就此结束。

    三日后,以杨赐为首的文武官员上书请临安王姬职即位。同日里传来消息,齐相国田雠率军五万迫近虎牢关,一时朝野哗然。

    “齐王!”

    脾性火爆的侍中裴度在朝堂上愤然起身,厉声怒斥道:“当此紧要之际,天下士民皆仰望大王能辅弼兄弟,佐佑朝政,大王却在此时举大兵迫近京畿,微臣敢问大王是何用意难道是想谋反不成!”

    裴度出身于顶级门阀河东裴氏,侍奉先帝十余年未尝有一过,在朝中历来以忠直刚烈而闻名。面对他的斥责,即便是位高如齐王亦不能等闲视之。

    姬成跪坐在朝堂上首,双目微阖,仿佛虎牢关外的数万大军与他毫无关系。直到裴度把话说完,他才缓缓睁开眼睛,直面朝臣的目光。

    “先帝崩逝,天下震动,而冀州、并州骚乱未平,獯鬻仍然蠢蠢欲动。齐国的兵马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裴侍中此言,莫非是要陷寡人于不义”

    “既是调兵勤王,那为何齐王没有向朝廷禀报,擅自调兵”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