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104章 东林寺,香炉峰,乐天初结庐

    四月中旬的一天,河南名士元集虚等十七位文人雅士来到江州,他们的目的是到离浔阳不远的庐山观光旅游。闪舞www他们打算邀请白居易一起上庐山,于是一行人径直来到江州府邸附近乐天的家里。这一下好,来了这么一大帮朋友,其中还有几位自称是白居易的老乡,原来他们是河南新郑人,说是白居易的老乡并不错。一行人说明来意,乐天自然是慷慨应允。乐天要摆酒宴,客人们说,现在还不行,待游玩了庐山,回来再上乐天家大宴三天。于是大家匆匆吃了一点东西就出发了。几个侄子听说去庐山,都跟着要去,乐天自然只能同意他们一起走。



    一行人浩浩荡荡向庐山而来。时近中午,一行人已经到了庐山北部山脚下,大家举目观看,但见这里奇峰耸峙,佛殿云拥,高天白云,红林幽洞,果然天下名山,名不虚传!乐天想起,自古至今,尤其是大唐以来,有数不清的道士和高僧在庐山修炼,著名道观有简寂观、太平宫、冲阳观、太一观,其中简寂观是南朝著名道士陆修静的养道之所。著名的寺院有东林寺、西林寺和大林寺等等。



    从庐山北麓往上走,经过一座叫着“虎溪桥”的石拱桥,再往上走了一段盘山路,来到一个山坳的垭口,这里有一块数亩面积的平地,大家正准备在草坪里略作歇息,忽然一副奇景把大家吸引住:这不就是闻名天下的庐山瀑布么游客中有人大声说,当年李太白吟咏那首《望庐山瀑布》就是在这个地方。于是敏中和几位小哥们都一齐吟诵起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家指指点点:那坐山峰就是香炉峰,从这边走上去就是东林寺,那边有大林寺,西林寺在那边,还有那简寂观,太平宫……



    大家继续沿着石级往上走。游客告诉大家,上面这座山峰叫着东林山,东林寺就在上面。大家往上走了不远,果然有一片建筑物出现在大家面前,其中最中间一栋主建筑分明是一座寺院。在这方面,乐天是行家,一眼便看出这座寺院的布局。



    原来这东林寺的南面是庐山主峰,北倚东林山,环合四抱,有如城廓。寺院规模很大,有殿堂僧舍三百多间,门徒麇集数千人,藏经数万卷。一眼看去,梵宇巍峨,广厦连云,高僧云集,香火极其旺盛。这里是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东晋时南方佛教的中心道场。据说东晋时的东林寺主持慧远大师就是在这里创立了净土宗。………………



    说话间,大家已经来到了东林寺山门外面的平地。寺内住持朗空大师大师和慧恩和尚以及法演、智满、士坚、利辩等沙门听说大诗人白居易来了,一齐走出山门前来迎接。这一下东林寺可热闹了,主客双方一百多人的声音在寺院山门前响起,相互间的的寒暄问候一时难以尽言。



    客人们被带入正殿后面的僧房,这里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客堂,是专门用来接待外来僧人或者俗家友人的,相当于世俗社会的客厅。乐天等被安排在客堂里坐定,有小沙弥献茶,安排伙房准备斋饭。朗空大师、慧恩和尚和法演智满等有身份的僧人在客堂陪客人说话。说话的话题不过是有关东林寺的历史和目前东林寺的香火情况。



    乐天最关心的是东林寺的经藏,当乐天询问起东林寺的藏经时,朗空大师介绍说,东林寺经藏是眼下大唐最著名的一处经藏,元和四年由江西观察使韦丹出资修建,收藏中外佛教经典达一万卷。乐天听后很受震动,暗自决定,要对这里的藏经做一番研究。



    斋饭已经准备好,客人们被带到斋房吃斋。看官,这寺院僧人虽然吃斋,但是素菜却是品种繁多,并且很多都是很名贵的山珍,仅仅菌类就有木耳、银耳、蘑菇、草菇、香菇、松菇、平菇、剥皮菌、灯草菇、猴头菇等等等等。那猴头菇尤其名贵,在京都,一个猴头菇可以卖二三两银子,因为据说那猴头菇是极好的补品。这些菌类食品有鲜品,也有干品。一年四季都有各个季节的新鲜菌类,只要及时采收,总是有新鲜菌类可以享用。除了菌类,还有不少植物类野菜,如蕨菜、竹笋、香椿芽、山刺菜、荠菜、鸭趾菜、折耳根、山苦菜等等。这些野菜都有多种加工方法,如蕨菜可以加工成干品,也可以腌渍,楠竹笋可以加工成玉兰片,山苦菜经过腌渍,那味道就极好。还有僧人们自己种的各种蔬菜。你可别小看这僧人们吃素,由于他们常年吃素,往往更加有利于健康,所以僧人们往往高寿,曾经有人对天下名僧的寿命做过统计,中国十大名僧的平均寿命是七十五岁,远远高于世俗社会人们的平均寿命,这说明吃素对提高人的寿命确实有好处。



    吃了斋饭,乐天随同大家首先在寺院周围欣赏景致。此时大家正站在香炉峰的对面,但见那香炉峰下一片林木茂密,郁郁葱葱,似有野猪出没,山鸟鸣啭,真让人感到美不胜收,神醉心迷。特别是香炉峰北部遗爱寺以南介于峰寺中间的那一块地方,更叫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