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119章 荔枝园现场会,群策群力定方

    乐天带着一袋鲜荔枝回到家里,一家人都万分高兴又感到非常奇怪,高兴的是吃上了鲜荔枝,这是当年杨贵妃娘娘吃的水果呀,现在我们白家人也吃上了;奇怪的是在这不起眼的忠州居然有荔枝!



    第二天,乐天把所有州府官员都带到了三娃的荔枝园,乐天在那里召开了现场会。乐天首先作了简单的发言,他说:“今天的会议内容主要有三项:第一,吃荔枝;第二,说说荔枝的故事;第三,讨论讨论在我们忠州怎样发展荔枝。好了,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



    乐天刚说完,三娃把一筐荔枝端到大家面前,州府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动手,乐天大声说:“大家只管吃,州府会给主人家付钱的,不是白吃,大家随便吃吧!”



    刺史大人开口了,于是官员们放开手脚吃起来。当大家已经吃得心满意足,揩揩嘴巴,开始议论起来:



    “这荔枝真的好吃,怪不得当年杨贵妃娘娘那么想吃荔枝。”



    “今天我们也吃上了皇家贡品呢!”



    “嗳,皇帝爷为什么不派人来忠州买荔枝呢”



    “皇帝爷不知道也好,要是知道了,宫廷派人来收,你们还想吃荔枝只怕农户也是白干活,你送给皇帝爷,还能够要钱”



    “嘘——这话可不能乱说,弄得不好要砍头呢!”那人用手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不要说悄悄话,皇帝爷没那么凶,我白刺史也没那么坏,不会因为你说错了话就把你告到皇帝爷那里治你的罪。”乐天说完,看着那人笑笑。



    “听说涪州那边的荔枝也是皇家贡品,价格高着哪!那涪州西部的荔枝名园——‘妃子园’园主乃是涪州首富,家累千金哪!”



    “据说天宝年间,生于蜀地的杨贵妃喜欢吃新鲜荔枝。玄宗皇帝下令,自涪州设专门驿道直通长安。采涪州西边‘妃子园’所产荔枝名品‘玉真子’,连枝带叶密封于新砍下的竹筒中,装笼上马,由涪州北的鹤游坪取道垫江、梁平,经小川北大道,过巴中、汉中,越秦岭子平谷,经七天七夜而抵西安,到达华清宫时荔枝色、香、味不变。”



    乐天听到这里,心想,原来这些官员也知道很多,可是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在忠州当地发展荔枝呢



    “脑子不开窍,归根结底还是个脑子问题。看来现在应该让大家的脑子活动活动。”乐天想到这里,大声对大家说:



    “好啦好啦,刚才大家说了很多,看来官员们对荔枝还知道不少,但是,你们想过吗你们在忠州做官为什么吃不上荔枝如果在我们忠州把荔枝发展起来,家家种荔枝,山山种荔枝,别说吃荔枝,只怕我们忠州早就富裕了。”



    官员们听了这一番话,又纷纷议论起来:



    “是呀,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只是不知道宫廷来不来收购。”



    “也不一定靠宫廷来收购,如果在长江流域的城市里打开销路,你们想想,我们忠州还不会富裕么”



    乐天听到这里又发话了:“对呀,我们发展荔枝,不能光靠宫廷来收购,我们要面向巴蜀,面向长江流域,面向忠州及其以外的所有地方。不怕没人要,只怕没有货,有了好货在手,只怕别人抢购还来不及。”



    “只是这交通……荔枝发展多了,靠肩膀挑能挑出去多少”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前辈说出了他的担忧。



    乐天接着老人的话说:“刚才这位老前辈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交通,前面几个月,我们在修路架桥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远远不够。发展水果,必须跟发展交通同时展开,我的要求是,凡是有大片果园的地方,道路必须能行驶马车。正如这位老前辈所说,靠肩膀挑不出多少,必须依靠马车。所以从现在起,各个乡村都要做出规划,那些地方可以开辟大片果园,就要同时把车道规划好。闪舞www据百姓们反映,忠州的柑橘也很多,发展柑橘有基础,所以我要求,从现在开始,大家要做出规划,把发展荔枝和柑橘作为目前忠州州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争取经过十年八年奋斗,把我们忠州建设成巴蜀的荔枝基地和柑橘基地,有了这两项拳头项目,不愁我们忠州富裕不起来。”



    白刺史的一番话令大家鼓舞,所有的州府官员都有了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经过这次荔枝园现场会,全体州府官员分别下到各个乡村做宣传动员工作,一个大力开辟果园和修路架桥的运动在忠州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



    从三娃的荔枝园回来,乐天想到了在万州任刺史的杨归厚。这杨归厚也是乐天当年在京都的老朋友,精通医道,曾经著有《产乳集验方》,收验方九百一十一条。由于杨归厚给人治病不收钱,所以当时长安士大夫都称他“杨杏林”。因为“杏林”也是郎中的代称。它的典故出自汉末三国时候闽籍道医董奉。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人,有很高的医技,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据说董奉在庐山行医,为人治病,不取钱物,治好一个患重病的人,就要他栽五株杏树,轻者栽杏树一株,如此十年,治好的病人数万人,栽的杏树已经达到十万余株,郁然成林。从此,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欢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董奉一样具有高尚医德的苍生大医。



    “给老朋友也送点荔枝!”乐天想,这么好的东西,应该与老朋友一起分享。



    第二天,乐天又来到三娃家里,要三娃给他摘两三担荔枝,他要到万州去拜访老朋友,并且告诉三娃,他的老朋友就是万州刺史,往后还可以帮着三娃销售荔枝。三娃自然高兴万分。



    满满四担荔枝装上一只州府专用的“江城号”小楼船,乐天同行简带着敏建敏中等几个子侄一同乘上“江城号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