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120章 白刺史西楼题诗,名画师作《

    当下大家正走出客厅准备走向“万州第一宾馆”,乐天的侍从大声说:“慢点,这里还有白大人给杨大人的礼物。”



    大家停住脚步,只见侍从从一个大包里面拿出一包东西说:“这是我们白大人送给杨大人的胡麻饼,是我们白大人按照京都的制作方法亲自烤制的,好吃哪!”



    杨刺史非常高兴地接住了,说:“白兄弟,真难为你还时常把我记在心上,只是我杨八陪不起情。”



    侍从说:“杨大人,那包里还有一封信,你先把它拿出来。”杨刺史打开包看看,果然有一封信,杨刺史急忙把信拿出来看,里面就是一首诗,诗曰:



    “《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杨刺史看完诗,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十多年了呀!那京都辅兴坊的胡麻饼怎么会忘记呢那时候我们是常常去那里过瘾呢,想不到乐天兄弟还亲自学会了烤制。”



    第二天,乐天要回忠州了,杨刺史再三挽留,乐天说:“现在乐天不比当年在江州,那时候自己任司马,是闲官,任上没什么事情,多玩几天没事,可是现在是州府第一把手,那么多事情,不去不行,你杨八兄弟不是也离不开吗如果你杨八兄弟离得开,那好,你就同我一起去忠州,玩他一个十日半月,行吗只要你杨八兄弟说行,我们就一起走”一席话说得杨刺史没话说了,于是杨刺史拿出一大包东西:“乐天兄弟,我杨八也送给你一点东西,兄弟还记得东都洛阳嘉庆坊所产的李子吗‘嘉庆李’呢,大唐名果,也是皇家贡品。我来万州的时候,把这种李树带到了万州,现在已经结果了,也给乐天兄弟来一点尝尝。”



    乐天接住,内心激情如江涛汹涌,当即赋诗一首:



    “东都绿李万州栽,君手封题我手开。把得欲尝先怅望,与渠同别故乡来!”



    二人依依惜别。



    乐天回到忠州,将杨刺史送的“嘉庆李”拿出来给大家吃。乐天夫人杨茵是在洛阳长大的,对“嘉庆李”的印象很深,手里拿着一个李子反反复复地端详,那样子看起来真是舍不得吃。www乐天说:“怎么样想家乡了”乐天忽然想起,自己当年在洛阳跟母亲抗婚,妻子杨茵在闺中等了自己五六年,后来杨茵一家到了长安,母亲以死相逼,自己才答应跟杨茵结婚,现在回忆起来,真是感慨万千!但是乐天经过心理调整,终于把精力集中到了“嘉庆李”上来了,他又想起了老朋友杨归厚,一首《嘉庆李》又打好了腹稿:



    “东都绿李万州栽,君手封题我手开。把得欲尝先怅望,与渠同别故乡来。”



    过了几天,乐天想起应该给杨刺史再寄一些荔枝,于是到三娃家再买了两担,派上次到过的两个农夫送去,乐天给杨刺史写了一封信,让农夫随同荔枝一并带去。信中也是一首诗: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



    摘来正带凌晨露,寄去须凭下水船。映我绯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闻道万州方欲种,愁君得吃是何年。”



    忙碌中的时间就过得快,眨眼间就到了秋季。秋收结束,柑橘下果也已经搞完,州府及时作出工作部署:利用秋冬农闲时期,集中劳力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开辟果园;二是栽果树,树苗不足的加紧培育果树苗;三是修路。



    乐天自己也不闲着,带着一帮侄子们在自己房屋周围的空地上到处栽上果树:荔枝、桃树、杏树,柑子、橘子……



    这天,乐天带着侄子们正忙着栽树,每栽一株,乐天亲自给树苗浇水。看着大家忙碌的样子,乐天又来了诗兴,于是从地上拾起一粒赭红色粉石子,在墙壁上题写起来:



    “《种桃杏》: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种荔枝》: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侄子们都围拢来观看,乐天的书童赶快把诗誊写下来。



    眨眼间一年又到头了,乐天和杨茵忙着给孩子们压岁钱。乐天记得,小时候爹娘给自己压岁钱的情景,那时候家里并不宽裕,但是爹娘给我们兄弟的压岁钱都是两个“乾元重宝”,这“乾元重宝”是大唐最大面值的钱币,一个“乾元重宝”要抵五个“乾封泉宝”,或者抵五十个“开元通宝”,每年过年,娘给我们的压岁钱都是每人两块“乾元重宝”。



    乐天想给孩子们多给一点压岁钱,说起来孩子们现在的情况比自己小时候应该好些,第一是那时候天下不太平,爹常年忙于应付战事,生活方面顾不了家里;第二是现在我的工资远远比爹那时候高。但是,乐天心中有数,自己并没有多少积蓄,由于自己爱喝酒,朋友又多,在江州那几年,南来北往的朋友接连不断,又加上修建庐山草堂也花去一笔资金,所以有时候几乎有些应付不了。来到忠州,皇上赐给自己修房子的一千两银子捐了款,由于州府资金也紧张,平日里自己因公事也贴了一些钱,所以房子也修不成了,只好暂时住在州府的公寓里应付着。



    但是孩子们的压岁钱还是得给,别说给得太多,每人两块“乾元重宝”还是得给,总不能低于我们自己小时候的标准。老百姓都说,再穷不能穷孩子,谁叫我乐天是刺史大人呢这孩子们的面子还得要,于是乐天从家庭经济帐本上拨出一笔资金用于压岁钱:每个孩子两块“乾元重宝”外加两个“开元通宝”,毕竟比乐天小时候的压岁钱有点提高。



    不知是哪一位诗人留下了这么一句诗:“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年三十夜,谁不想念亲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