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124章 河朔战事正紧,皇家歌舞升平

    自从重考试事件以后,李德裕与李宗闵的矛盾愈来愈深了。闪舞www于是各树朋党,彼此倾轧,形成了朝廷内部的“两李党争”。对于乐天来说,这次事件在他的内心也留下了深深的歉疚,因为内兄杨汝士就因为这件事也受到严厉处罚,被谪贬为巴蜀的开江县令。许多朋友也都说对这次事件处理太严,但是乐天是有苦难言,因为乐天曾反复向皇上请求对涉案人员从轻处理,但是皇上固执己见,乐天也没办法。



    八月的一天,乐天奉命去田布家宣谕田布出任魏博节度使。田布为了感谢乐天推荐的大恩,送他五百匹绢作为酬谢。乐天想,我怎么能收他的酬谢礼物呢于是一篇《让绢状》又摆在了皇上的龙案之上:



    “讓絹狀恩賜田布與臣人事絹五百匹。



    右,田布以臣宣慰進旨,敬命荷恩,遂與臣前件絹,臣不敢受,尋以奏陳,昨日中使第五文岑就宅奉宣,令臣受取者。臣已當時進狀陳謝訖。感戴聖恩,昨日不敢不謝,酌量事宜,今日不敢不言。臣家素貧,非不要物,但以昨者陛下遣臣宣諭田布,不同常例,田布今日之事,不同諸家。何者未報父仇,未雪國恥,凡人有物,猶合助之,況取其材,有所不忍。又昨除田布魏博節度制中誡云:「一飯之飽,必均於士卒,一毫之費,必用於戈矛。」今以五百匹絹與臣,臣若便受,則是有違制命,不副天心。臣又以凡節將之臣,發軍討叛,大費雖資於公給,小用亦藉其家財。今陛下方欲使田布誓心報仇,捐軀殺賊,伏料宣諭慰問,使者道路相望,若奉使之人,悉須得物,臣恐鎮州賊徒未殄,田布財產已空。欲救將來,乞從臣始。此則求田布物者必息,而田布感聖渥倍深,責其成功,必有可望。臣食國家之厚祿,居陛下之清官,每月俸錢尚慚屍素,無名之貨豈合苟求伏願天鑒照臨,知臣不是飾讓。臣又非不知如此小事,不合塵黷尊嚴,心實不安,不敢不奏。其前件絹臣尋已卻還田布,伏乞聖慈許臣不敢取,仍望宣示田布,令知聖恩。闪舞www謹錄奏聞,伏待聖旨。”



    皇上看了此状,对白居易的廉洁颇为赞赏。在一次朝会上,皇上把这份《让绢状》给群臣传阅,于是“白居易不收礼物”的故事就在京都的官员中传开了。



    到了十月,乐天又被升迁为中书舍人,成了在中书省负责拟草诏旨的官,它是中书省具体事务的主办人员,职权很大,是登上台省大员和宰相的一块重要跳板。到目前为止,乐天已经在三省都有经历了。此时的乐天对于自己的仕途已经感到比较满足了,看官请看他的《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这首诗开头几句:



    “冒宠已三迁,归朝始二年。囊中贮余俸,园外买闲田……”



    所谓“三迁”,指的是由司门升主客,又由主客升中书。这时候不但仕途通达,经济方面也开始有了余钱剩米。从困境中走过来的人就容易满足,现在的乐天真的有些满足了。



    虽然自己官运亨通,但是乐天并不沾沾自喜,实际上,作为对国家社稷负责人的人,官越大,压力也就越重。就在乐天升为中书舍人的时候,黄河以北的许多地方又大乱起来,战火有越烧越旺之势。作为朝廷高官,乐天又不安起来。



    到了十二月,进讨王庭凑的兵马仍无一点儿进展。可是皇上仍然整日游猎,宴会,不听谏劝。宰相王播和萧俯等龌龊卑污,没有远谋大计,一味盲目地主张销兵。



    过了年,乐天有点耐不住了,一份《论行营状(应缘镇州行营利害事宜谨具如後)》送到了宣政殿的龙案上:



    “一请专委李光颜东面讨逐委裴度四面临境招谕事。



    右,臣等伏见自幽镇有事以来,诏太原、魏博、泽潞、易定、沧州等五道节度各领全军,又征诸道兵马,计士八十万,四面围绕,已逾半年,王师无功,贼势犹盛,弓高已失,深州甚危者。岂不以兵数太多,反难为用;节将太众,则心不齐,莫肯率先,递相顾望;又以朝廷赏罚,近日不行,未立功者或先封官,已败衄者不闻得罪,既无惩劝,以至迁延。若不改张,必无所望。今李光颜既除陈许节度,尽领本军,伏请抽诸道劲兵,通前约与三四万人,从东速进,开弓高粮路,合下博诸军,解深、邢重围,与元翼合势。令裴度领太原全军,兼招讨旧职,四面压境,观衅而动。若乘虚得便,即令同力剪除,若战胜贼穷,亦许受降纳款。



    如此则镇州夹攻以分其力,招谕以动其心,未及诛夷,自生变改。况光颜久谙战阵,素有威名,裴度为人,忠勇果决,加以明悬赏罚,使其忧责在身,事势驱之,自须死战,若比向前模样,用命百倍相悬。破贼责功,无出於此。况太原兴王之地,天下劲兵,今既得人,足当一面。以此计度,无如二人。”



    接着还有《一请抽拣魏博、泽潞、易定、沧州四道兵马分付光颜事》、《一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一请省行营粮料事》、《一请因朱克融授节後速讨王庭凑事》几项请求。《论行营状》最后说:



    “自古安危,皆系於此,伏乞圣虑,察而念之,不以重难改移,忽於大计也。臣等又忧深州久围,救兵不至,弓高新陷,粮道未通,下博诸军,政於穷地,光颜兵少,欲入无由,外即救援不来,内即饣侯粮罄竭,各求生路,谁向死门,无可奈何,忽然奔散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