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164章 乐天长安编诗集,年三十祭奠

    话说乐天又被十七岁的少年皇帝文宗封为秘书监。当初,乐天曾经在秘书省做过校书郎,知道那秘书省是一个清闲单位,一个月上那么一两次班还算对工作负责,其实你不去上班也没事,因为根本就没有人管你。不过现在的职务高,是秘书监一把手,是从三品的朝廷大员,官衔倒是蛮吓人的。



    乐天暗暗好笑,在常人眼里,我们这些朝廷大员都日理万机,要说有多忙就有多忙,其实呢官越大越没事做。就像我白居易现在这穿着紫色官袍的三品朝廷大员,忙不忙呢忙!实在太忙!请看我老白的《秘省后厅》:



    “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尽日后厅无一事,白头老监枕书眠。”



    正是“一日三三日九”,乐天就这么打发着日子。



    到了十月,乐天终于有事做了,文宗皇帝生日,下诏要乐天入麟德殿内道场,代表儒家同佛道两家谈论如何把佛道儒三教统一起来的问题。要求书记们把谈论的要点记载下来。



    参加座谈的儒佛道三家代表人物是:秘书监赐紫金鱼袋白居易、安国寺赐紫引驾沙门义林、太清宫赐紫道士杨弘元。



    座谈的要点如下:



    中大夫、守秘书监、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白居易首先发言:



    “谈论之先,赞扬演说,以启谈端。伏料圣心,饱知此义;伏计圣听,饫闻此谈;臣故略而不言;唯序庆诞,赞休明而已。”



    “圣唐御区宇二百年,皇帝承祖宗十四叶。大和初岁,良月上旬;天人合应之期,元圣庆诞之日。虽古者有祥虹流月,瑞电绕枢;彼皆琐微,不足引谕。伏惟皇帝陛下:臣妾四夷,父母万姓,恭勤以修己,慈恭以养人;戎夏乂安,朝野无事;特降明诏,式会嘉辰。www开达四聪,阐扬三教。”



    以下是乐天对佛学代表义林法师的谈话:



    白居易:“儒臣居易,学浅才微,谬列禁筵,猥登讲座,天颜咫尺,陨越於前。窃以释门义林法师,明大小乘,通内外学;灵山领岫,苦海津梁,於大众中,能师子吼,所谓彼上人者,难为酬对。然臣稽先王典籍,假陛下威灵,发问既来,敢不响答”



    乐天与佛教代表的座谈过程依次分为“僧问”、“对”、“难”,“对”,然後又以“儒书奥义,既已讨论,释典微言,亦宜发问”为过渡。第二阶段是乐天代表儒家向义林法师提出问题,依次也有“问”“难”过程



    第三阶段是乐天向道家代表杨弘元道士提出问题,乐天说:



    “儒典、佛经讨论既毕,请回馀论,移问道门。臣居易言:我大和皇帝,祖玄元之教,挹清净之风。儒素缁黄,鼎足列座,若不讲论玄义,将何启迪皇情道门杨弘元法师,道心精微,真学奥秘,为列仙上首,与儒争衡。居易窃览道经,粗知玄理,欲有所问,冀垂发蒙。”



    跟道士们的谈论也分为“问”、“难”两步,而道士发问,也经过同样过程。最后乐天作总结说:



    “臣伏准三殿谈论,承前旧例,朝臣因对敡之次,多自叙才能,及平生志业。臣素无志业,又乏才能,恐烦圣聪,不敢自叙。谨退。”



    这一场关于儒佛道三家的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文宗皇帝表示满意,佛道两家代表对于乐天的精辟论述也都非常佩服。不久,乐天又去了一趟洛阳,在履道里过了一个年。由于去年冬天弟弟行简去世,还有丧服在身,所以这过年也就没有什么过年的气氛,只不过流了一些眼泪,增添了几分哀愁。



    过了年,乐天回到长安。由于乐天在去年十月那一次三教座谈中表现出色,文宗皇帝觉得应该让白居易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把白居易调到刑部担任侍郎。同时,文宗皇帝还给了乐天一个爵号,封白居易为“晋阳县男”,食邑三百户。当时的爵位分九等: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本来爵位是按战功大小来授予的,后来就乱了,只要皇上一高兴,就可以给你一个爵位。虽然“县男”是最低等的爵位,但是毕竟是皇帝爷破例给的,因为乐天从来没当过兵,没有战功,按照常规是不能授予爵位的。从此以后,乐天不但有固定的工资,还可以直接在晋阳的封地收取赋税,生活来源更加广了。



    虽然刑部侍郎是二把手,但是皇帝爷考虑白居易从来没有在刑部干过,先按个副职,熟悉熟悉,锻炼锻炼,然后再转为正职。但是乐天不在乎,二把手就二把手,说起来当二把手更轻松,平日里跟着一把手有酒喝,遇着大事还有一把手拍板,出了问题,责任还在一把手。所以这二把手就有许多好处。



    乐天又得到消息,元九兄弟也升了官,被任命为尚书,但是仍然还在越州任职。于是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