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176章 英主驾崩,老臣京都写挽歌;

    话说大唐开成五年的新年元日这一天,京都长安显得极不寻常。按照历来惯例,这一天皇上要在大明宫紫宸殿接受群臣朝贺,但是今年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文宗皇帝没有在紫宸殿接受群臣朝贺,这不是有点反常么



    事情很快有了答案:正月初四这一天,皇宫传出噩耗,大唐文宗皇帝驾崩!



    消息很快传到洛阳。新登基的武宗皇帝出于对白居易的敬慕,特意下诏请白居易前往长安为文宗皇帝写挽歌词。



    乐天不敢怠慢,当即启程前往长安。一路上,乐天想起文宗皇帝的一生,感慨万千。人们私下里议论,文宗皇帝虽然有帝王之德,但是缺乏帝王之才。就是说,文宗虽然能够勤勤勉勉、宵衣旰食,也采取了不少善政,但由于自身缺乏治国的才干,最终也不能消除祸患。说起来,这文宗皇帝也是生不逢时,大唐到了这个时候,许许多多的顽症都病入膏肓,按照小说家们的说法,叫着“气数已尽”,即使你一个皇帝再有能耐,恐怕也难以“扶大厦于将倾”了。在他在位的十四年中,为了铲除宦官专权的弊政,也想了不少办法。太和四年,文宗任用宋申锡为宰相,要他秘密铲除宦官势力,但因时机不成熟,计谋破产。后来,文宗又重用郑注、李训开始剪除宦官。谁知道引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甘露之变”,李训被杀。郑注和全家老幼被仇士良派人诛杀,与事变有关无关的朝廷官员也有上千人被杀。这次事变后,宦官更加盛气凌人,对待皇帝也很不礼貌,常常出言不逊,文宗羞惧难当,从此也不再做声。www



    乐天想,也许上天也不眷顾文宗。这些年里,各地水旱蝗灾不断,彗星频频现于天际,百姓的房屋倒塌,田苗颗粒无收,文宗发出了存抚百姓实施赈济的诏书,但是并没有取得多少赈荒的实效。去年六月,久旱无雨,派往各处祈雨的使者却没有带来多少值得鼓舞的消息,文宗一度对宰相表示,如果上天再这样不下雨,他就将退居南内兴庆宫,另选贤明之主,不再做这个皇帝了。十二月,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发生了大火,文宗的身体也出现了不适。今年的新年,文宗没有接受群臣的朝贺,谁知道正月初四文宗皇帝就在大明宫的紫宸殿走完了他三十二岁的一生。



    长安到了,乐天急急忙忙赶往紫宸殿面见新皇帝武宗。武宗对这位七朝元老也彬彬有礼,说了一些慰问的话,然后说明请老臣来的目的。



    乐天接受敕命,回到新昌里白家老屋,进入书房,手提羊毫,四首挽歌辞一气呵成:



    “御宇恢皇化,传家叶至公。华夷臣妾内,尧舜弟兄中。制度移民俗,文章变国风。开成与贞观,实录事多同。



    晏驾辞双阙,灵仪出九衢。上云归碧落,下席葬苍梧。蓂晚余尧历,龟新启夏图。三朝联棣萼,从古帝王无。



    严恭七月礼,哀恸万人心。地感腾秋气,天愁结夕阴。鼎湖龙渐远,蒙汜日初沉。唯有云韶乐,长留治世音。



    化成同轨表清平,恩结连枝感圣明。帝与九龄虽吉梦,山呼万岁是虚声。月低仪仗辞兰路,风引笳箫入柏城。闪舞www老病龙髯攀不及,东周退傅最伤情。”



    写罢,念了两遍,然后再上面加上题目《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这些天,乐天的脚疾稍有好转,于是他就想去铜驼街看看梦得。



    这铜驼大街在洛阳阊阖门南不远处,街道上是规整铺砌的红砂岩石板道路。



    阊阖门是洛阳宫城的正门,也是举行帝王登基或接见四方朝贡者等重大活动的地方。它与宫城正殿太极殿、都城正门宣阳门构成了洛阳城的南北轴线。



    据史料记载,当初魏明帝为了装饰洛阳城,下令从长安把金人、铜驼、承露盘等各种古董统统移来。一路上历经艰辛,耗费了大半年的光景,最后却只有很少一部分古董被成功运至洛阳,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一对汉武铜驼,相传是当年汉武帝为了纪念开通西域而特意铸造的。于是,魏明帝就把这对铜驼安放在了宫城阊阖门外的大街两侧。在铜驼的后面,依次排放着铜马、铜龙、铜龟、辟邪、麒麟、天禄等。而这条街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铜驼大街。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