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175章 老病残年患脚疾,白少傅遣姬

    “一日三三日九。闪舞www”眨眼到了十月。这老年人到了冬季,一些奇奇怪怪的病就发作起来。这些天,乐天走路不方便了,脚上的脚踝处、膝盖处都发肿了,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是那种没有尽头的疼痛却让你时时刻刻不自在。



    对于这种病,人们都很了解,因为患这种病的人实在不少,你只要随便跟一个人谈起这种病症,人们都会千篇一律地告诉你:“那是风气痛。”



    正是由于人们对这种病很了解而又无可奈何,说明这种“风气痛”是一种顽固的病症。当然,治疗方法也不少,但是都没有很特效的药方。以乐天的条件,完全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作为堂堂的东都洛阳,名医当然不少。但是,乐天用不着去请别人,他最好的朋友刘禹锡就是当时的一位颇有名气的医学家。



    话说这禹锡自幼体弱多病,经常廷医服药。对医药颇有研究。三十年持之以恒,遂成良医。治病用药,讲求实效,不固守古法,提出“弭病于将然之先,而以攻治为后”的预防思想,治病善用单方、验方,并重视收集整理民间医药经验。他曾奉诏参加编撰本草和经方,著有《传信方》二卷,此书包括他在连州时,薛景晦送他的十通方及民间经验效方共五十余首,因每方皆有所据,故以传从为名。其内容涉及临床各科,兼载急救内容,用药具有简、便、廉之特色。



    我们已经知道,现在的刘禹锡也以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分司东都,三天两头就跟乐天在一起,或者饮酒赋诗,或者游山玩水,简直有些分不开。现在乐天有了脚病,乐天首先就想到了梦得兄弟。梦得来到白园,首先对乐天的脚疾进行了一番诊断。梦得苦笑着说:“乐天兄弟,现在梦得跟你乐天兄弟真的是同年同病同心事了,这些年,我梦得的脚疾就是这一种,百姓们叫着‘风气痛’,医学上叫着‘风痹’,麻烦呀,这种脚疾,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但是总的来说,这种病的发作跟季节有明显关系。闪舞www一般春季和秋冬季节容易发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有一点,这种病很难根治,只能适当减轻疼痛。要想有太大好转,只有等到明年气候转暖,疼痛才有可能完全消除。”



    梦得给乐天开了处方,告诉乐天,吃了药可以减轻疼痛,但是过些日子又要发生疼痛,到时候再按老办法服药。乐天想,这往后麻烦多了。真的,这些年梦得兄弟脚疾常常发生,以后我们这兄弟俩真的是“同年同病同心事”的洛下老伴了。



    正如梦得所说的那样,乐天的脚疾断断续续地发生疼痛,所以现在的行动不方便了,三天两头就有可能呆在家里忍受疼痛折磨。合家大小也都为乐天的脚疾分担着精神痛苦。



    眼看一年又到头了,乐天又想起梦得最近脚疾也发病,现在兄弟俩真的是痛在一处想在一处了,想我乐天跟梦得兄弟的人生履历竟然有这样惊人的相似!梦得呀梦得,现在你不能来履道里跟我相聚,我乐天也没有能耐走到你那铜驼大街来看你了,我们就各自珍重吧。乐天这么想着,心中涌起一股无奈的酸楚味。



    虽然脚上不方便,脑子却仍然好使。不能跟梦得相聚,写写感想总是可以的,这不,一首《岁暮病怀赠梦得》铺在了书桌上:



    “十年四海故交亲,零落唯残两病身。共遣数奇从是命,同教步蹇有何因。眼随老减嫌长夜,体待阳舒望早春。新乐堂前旧池上,相过亦不要他人。”



    病人梦多,乐天一觉醒来,梦中情景历历在目。乐天趟不住了,轻轻爬起,穿上衣服,来到书桌旁,一首《梦微之》又草成了: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乐天写罢,把反复看了几遍,内心充满了痛楚。忽又提笔,在下面写上一个批注:“阿卫,微之小男。韩郎,微之爱婿。”



    冬去春来。天气虽然渐渐暖和,但是乐天的脚疾仍然没有明显好转。这一天,樊素、小蛮、菱角、谷儿、红绡和紫绡几位姑娘又守着白大人掉眼泪。白大人摸出手绢给樊素姑娘擦眼泪,安慰说:“不要掉眼泪,你们乐天大伯吃苦惯了,这么一点小毛病没大碍,过几天就好了。快不要掉眼泪,要笑,要唱歌。快,樊素姑娘和紫绡姑娘把歌唱起来,小蛮姑娘和红绡姑娘把舞蹈跳起来,菱角把笙簧吹起来,谷儿把琵琶弹起来。”在乐天的催促下,樊素姑娘和紫绡姑娘唱起了《杨柳枝》,小蛮姑娘和红绡姑娘跳起了《杨柳枝》舞蹈,笙簧和琵琶音乐声响起,一场家庭歌唱表演开始了。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依依袅袅复青青,句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