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174章 苏州和尚访白园,南禅院再藏

    却说苏州南禅院的和尚们得到消息,庐山东林寺和洛阳圣善寺都都珍藏着香山居士的文集。南禅院的和尚们眼红了,你东林寺和圣善寺可以珍藏香山居士的文集,难道我们堂堂有名的苏州南禅院就不能珍藏不行,得去几个人看看。随便要香山居士写一篇禅院千佛堂转轮经藏石记。于是南禅院的法宏大师当机立断,派南禅院高僧惠满、契元、惠雅、常敬、宏正、神益等人立即上路去洛阳。



    惠满一行人来到洛阳履道里白园,乐天当然是万分高兴。大家说起当年白刺史在苏州的往事,都觉得分外亲切。和尚们没有忘记,当年白刺史曾经多次到南禅院跟僧众谈论佛理。和尚们还极力夸赞香山居士当年在苏州任刺史的政绩,尤其是修建山塘街,和尚们说到现在的山塘街,几位高僧都说得眉飞色舞。香山居士也颇感欣慰。



    话题转到了南禅院千佛堂转轮经藏。原来修建这千佛堂最初还是白刺史提出来的。于太和三年正式动工,经过五六年时间的努力,于开成元年竣工。现在千佛堂的经藏已经趋于完善,于是法宏大师想请香山居士写一篇经藏石记。



    惠满等和尚们还说,南禅院的和尚们都希望把香山居士的文集也珍藏在南禅院,不知道香山居士是不是放心。说到这里,香山居士笑笑:“好呀,我白居易早有此心,现在几位大师都亲自来了,我白居易就要麻烦各位帮帮忙,把俗人那些东西再抄写一份,然后就麻烦各位大师把它带回南禅院法宏大师,我想各位大师也会答应吧”



    “如此甚好!甚好!”几位大师一齐高兴地回答。



    于是又开始了抄写文集的工作。由于近两年又写了不少诗文,乐天都把它们编进文集,由原来六十五卷增加到了六十七卷。



    乐天把《苏州南禅院千佛堂转轮经藏石记》交给了惠满大师,惠满大师急不可待地看了一遍,只见写的是:



    “千佛堂转轮经藏者,先是郡太守居易发心,蜀沙门清闲、矢谟、吴僧常敬、宏正、神益等亻孱功,檀主邓子成、梁华等施财,院僧法宏、惠满、契元、惠雅等蒇事,太和三年秋作,开成元年春成。堂之费计缗万,藏与经之费计缗三千六百。堂之中上盖下藏。盖之间轮九层,佛千龛,彩绘金碧以为饰,环盖悬镜六十有二。藏八面,面二门,丹漆铜锴以为固,环藏敷座六十有四。藏之内转以轮,止以尼,经函二百五十有六,经卷五千五十有八。藏成经具之明年,苏之缁白徒聚谋曰:“今功德如是,谁其尸之宜请有福智僧越之妙喜寺长老元遂禅师为之主,宜请初发心人前本郡守白少傅为之记。”佥曰然。师既来,教行如流,僧至如归。供施达衬,随日而集,堂有羡食,路无饥僧,游者学者得以安给,惠利饶益,不可思量。师又日与刍众升堂,焚香合十,指礼千佛,然后启藏发函,鸣犍椎,唱伽陀,授持读讽十二部经。经声洋洋,充满虚空,上下近远,有情识者,法音所及,无不蒙福,法力所摄,鲜不归心。佻然巽风,一变至道,所得功德,不自觉知。繇是而言,是堂、是藏、是经之用,信有以表旌觉路也,脂辖法路也,示火宅长者子之便门也,开毛道凡夫生之大窦也,其然乎。莹铟年,院之僧徒,三诣雒都,请予为记。夫记者,不唯记年月,述作为,亦在乎辨兴废,示劝戒也。我释迦如来有言:“一切佛及一切法,皆从经出。”然则法依於经,经依於藏,藏依於堂。若堂坏则藏废,藏废则经坠,经坠则法隐,法隐则无上之道,几乎息矣。呜呼!凡我国土宰官、支提上首、暨摩摩帝辈,得不虔奉而护念之乎得不维持而增修之乎经有缺必补,藏有隙贝梯,堂有坏必支,若然者,真佛弟子,得福无量,反是者,非佛弟子,得罪如律。开成四年二月一日记。”



    到了二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南禅院的和尚们要走了。乐天把六十七卷文集郑重地交给惠满等和尚们,最上面放着乐天写的一篇《苏州南禅院白氏文集记》,其文曰:



    “唐冯翊县开国侯太原白居易字乐天,有文集七帙,合六十七卷,凡三千四百八十七首。其间根源五常,枝派六义,恢王教而宏佛道者多矣,然寓兴放言,缘情绮语者,亦往往有之。乐天佛弟子也,备闻圣教,深信因果,惧结来业,悟知前非,故其集家藏之外,别录三本,一本藏於东都圣善寺钵塔院律库中,一本藏於庐山东林寺经藏中,一本藏於苏州南禅字千佛堂内。夫惟悉索弊文,归依三藏者,其意云何且有本愿,愿以今生世俗文字放言绮语之因,转为将来世世赞佛乘转法路之缘也。三宝在上,实闻斯言。开成四年二月二日,乐天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