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与桃花仙子》外传 会试风波(三)

    闹囔囔曲终人散,一场会罢,待到打理完毕,让戏子先行回去,徐经和唐伯虎二人犹感还未尽兴,两人在一边便商量着要置办些贵重物品前往程敏政恩师家去道贺去,他们行为张扬,语句高调惯了,却不曾想这隔墙有耳,路边有人,二人的谈话早已被有心人听了去。

    果然只见二人前去商店置办了些礼物,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程府上。

    两人进入程府正门,在会客厅里等待家臣传报消息。不一会儿有一位前几天看到的,在程敏政老爷身边做贴身书童的少年来报,说老爷今日早间时候已经入紫禁城中与皇帝商议事情去了,午饭已过,到现在仍未归来,不知二位有何物要转交给老爷,或者有何话要说,自己也可以代为转述。

    徐经和唐伯虎二人带着许多贵重礼品,风尘仆仆地赶来,却碰见老爷不在家。扑了个空,那徐经心里便暗暗感到有点不爽,原来他此次前来,不只是为了向程敏政大学士道贺被皇上选中作为主考,增进人情,他自己盘算,自己上下里外,费尽心思打通了人脉关系,今日天赐良机,选了这程老先生作为会试主考,自己前几日在府中又颇得成程老先生赏识,怎可不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顺带沾带点科举的好处,否则真是天理难容,故而他早已打起了轻取捷径,走旁门左道的歪脑筋。

    唐伯虎闻言,也没多想,便对徐经说道:“徐兄,你我二人今天带了许多礼物心意前来,也无缘能见到程老先生,不如就把礼物放下,你我二人先行回去,不到五日会考,应该多温习温习功课了,程老先生也应该比我们更为繁忙,我看我们还是试后再来拜访也好。”

    徐经便对唐伯虎说道:“要不唐兄先行回去,准备准备功课书本,我还有些闲杂事务要等程老先生回来,询问解决。你看如何”

    唐伯虎闻言同意,便拜别徐经,出了程府,回到住处去了。

    这徐经坐在厅中,左等右等,婢女来换了好几杯茶水,都迟迟不见程敏政老先生回来。他有点焦躁不安了,坐在椅子上左动右动,喝的茶水多了,又微微感觉有点尿意,难以忍耐。这时见那贴身书童又走进厅来,便拉过那书童问道:“你家老爷可已归来”书童连忙摆手:“没呢!没呢!我也迟迟不见老爷踪影。”

    徐经感到失望,他问那书童茅厕可在何处,书童笑着领他到了那茅厕的地方。

    茶多尿积,徐经“唏嘘——嘘”地尿了有半天,颇为解意,他边系衣带,心里边琢磨,这黄昏将近,程老爷仍未归来,主家若是开晚斋,自己呆在这里也无礼节,还不如早点回去。他又不甘就此空手而归,想想在外面的小书童,便心生一计,想叫那书童进书房偷些机密资料,岂

    不妙哉!这个计策一想出,他就在心里赞美自己真是机智,若是那老爷归来之后,自己再去拐弯抹角地套问试题,假如言语之间稍有闪失,让程老先生着了怒,自己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还坏了在先生心中的印象,这程老先生看着也是一位德行敦厚之人,断不会赞成那偷鸡摸狗之事,罢罢罢!早该醒悟,依此计策行事。

    计念心定,他转身出了那茅厕之门,对在外等待的贴身书童说道有要紧物件要他亲自转交给程老爷,说完便把那小书童拉到一处偏僻无人的地方。

    书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是为何故。只见徐经从怀里掏出一块闪闪发亮的金字招牌,告诉那贴身书童这东西可是件精美的宝贝儿。那贴身书童每日跟随程敏政老爷鞍前马后,陪侍读书,待人接物,见过不少别人送来的值钱礼物,古人云常在水边走,哪能不湿鞋,这小书童怎会不对那些金银物件垂涎欲滴【!…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他定睛一看,徐经手中的物件,色泽厚重沉暗,闪闪发光,上面镂刻的文字图案也是工巧精致,料定是件值钱的宝贝儿,怎会不眼中放光。他盯着徐经手中的金牌望了望,问道:“公子要我将他交给我家老爷”

    徐经在后观察他的神色,内心倒是暗笑了起来,觉得这事有数,便淫笑着作势将那金字招牌塞进了贴身书童的口袋里,边塞边说道:“徐某这块金子是专门送给小爷您内外生活零花打点用的!”那侍童也是半推半就,就让他将那块金子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那贴身书童收下了徐经的一块金子,连忙不停摆手,对徐经说道:“不不不!徐公子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