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民鲤鱼跳龙门》第46章 没客气可讲

    “书生,你看还傻看着,我这是给你散福。”胡书记还有一套说法,上升到一个政治高度,“与民同乐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

    梁富生忙捧了书记一句:“我终于明白书记是怎么当的了。”

    “哈哈,一只鹅能造就一个人,那只鹅的确是天鹅了。值得。值得。”徐乡长也把这个壮举上纲上线,原来,政治人物是不能偏离群众路线的。

    再看富生烤这只鹅的当儿,圆桌上已经布满了菜肴,能上书记桌的,也非寻常食材:除了全味果子狸、酱烧猪蹄,还有难得一见的爆炒海参、天麻乌鸡汤、口味蛇、酸椒岩蛙、香芋扣肉、紫苏炒喝螺等特色菜,喝的是糯米烧酒。算得上盛宴了!

    宾主坐上桌,徐乡长就戏说道:“富生,我们老规矩,你今晚喝一杯酒,我们乡政府出一车砂石。我们也不赖账,你喝一杯,我们喝一杯不赖账,砂石也不赖账。好不好”显然乡政府已经接到县政府指示,支持竹塘村新农村建设,乡政府出砂石,这是黄国富县长定的方案。他们如此定标准,如果县委说起来,黄县长当初也是这么批贷款的,“上行下效”啊。

    富生一看这种酒杯,可是三两三的花金边兰花细瓷杯,十杯酒足以放倒他。十车砂石打水都打不浑,似乎他们早有准备。一般都有八钱的杯子喝,一口一杯,多么有豪气。富生摇着头说道:“不敢,不敢,我这种小池塘里的蛙,怎么敢跑到大河里叫”

    “你看,富生多么精明。他说,这个是大河,那么这个是小池塘喽”徐乡长立马找了八钱一杯的小杯子出来。徐乡长还当众用小杯子量了一遍,大杯能盛下满满四杯酒。富生项多拿下四五十车砂石,砂石缺口依然很大,乡政府再怎么比村里要财大气粗。

    徐乡长还学着黄国富县长找了纸笔出来,怕口头说了不算,还留字为证。富生还不作声,眼睛余光望刘支书哪儿瞟,徐乡长会意:“哦,是不是一视同仁有话直说嘛。刘支书是领头雁,领头雁喝大杯算一车,你小字辈喝小杯算一车。怎么样”

    梁富生眼睛这么一瞟,又拿下了十车。梁富生哂笑着说:“这样不好吧,外人以为我特地来乡政府讨米来了。”

    “你就别客气了。这不是为你自己,你是为你们村。啊,为了父老乡亲敢出头,是大丈夫所为嘛。”徐乡长个性硬朗,当兵出身的,说话豪放。

    “父母官发话了,我就学习一下弥勒菩萨,放开大肚,装个九十九。”

    “好,有骨气。来,书生,我们先走一个。”徐乡长是军人,你看,他也不避讳,胡书记没动杯,他一出马跟书生干。

    梁富生敢不从命,忙举杯跟徐乡长碰了一杯,叽地一声咽了下去,眼睛都亮了:“好香啊,我喝到的是酒的香口了吧”【#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原来,这种糯米烧酒,不是白酒那种醇香,这是一种稻香,入口爽滑,很好下喉,比那天在林泉大酒店喝的糁子酒大不相同。喝在嘴里,香得有点不真实。

    胡书记还按兵不动,他一直在吃菜,听富生直夸酒香,他心里很受用,只是眉间含着笑:“好喝,多喝点。”

    刘支书本来也在吃菜,听梁富生喝了这种酒浑身来劲,他也受了怂恿,拿了一大杯酒:“胡书记,我们喝一杯算一杯,感谢胡书记这些年对竹塘村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代表我们竹塘村敬胡书记一杯,高升。”

    富生惊得目瞪口呆:“徐乡长,我刚才只顾喝酒,忘记祝酒了!”

    三个长辈都给富生单纯的话语弄笑了,刘支书给富生辩了一句:“一切都在酒中。你不是有弥勒的肚量,我们徐乡长也有宰相的肚量。现在看你弥勒佛的肚量大,还是宰相肚量大”

    “这话精彩。老刘,好,我为了发现一个好青年,干一杯。”胡书记起身,跟刘支书碰了一杯。都是酒中豪客,都是一饮而尽,可以亮杯的。

    胡书记一杯酒下肚,打开了话匣子:“有的同志想不开,我就说,我们何仙观乡只要把竹塘村这个点搞起来了。一个点带到其它点嘛。竹塘村先富带动后富。竹塘村可以反哺整个乡的经济嘛。”

    “是啊,是啊,全县的新农村示范点放在我们何乡观乡,是我们乡的骄傲。全县六镇十八乡,只有我们何乡观乡抢到了头名状元,这是无上光荣的!”徐乡长永远与胡书记一条心,显得党委和政府关系融洽,配合默契。

    胡书记亲自把盏,边斟酒边问:“还有什么困难吗”

    “我们想召集所有的石匠师傅,准备架人民桥那样的石拱桥。人民桥能禁得起山洪的考验,养路段以没有那个技术不敢架。我觉得,让养路段班子打下手,我们自己把班子拉起来为好——”

    刘支书咳冷嗽了,梁富生接到了信号,不知他说错了什么,目光移向刘支书;刘支书不慌不忙地说道:“富生,你主外,我主内。这石拱桥,我请师傅。师傅包在我身上。你这孩子怎么就不相信一个老干部呢”

    “相信,相信,我刚刚也就是说在全乡内发动群众,广撒英雄贴,高手在民间吗”

    &n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