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练武学道,一个要趁着少年学起,慢慢打熬气力;一个要等到心智长成,方好静心养气。
然而这两个孩子的情况又不同。
两个孩子年纪虽小,却是武也习得,道也学得。
先说妹妹玉燕:
她本就早慧,父亲又疼爱,不肯浪费了她天生的聪明,几乎天天都要把她抱在怀里坐在桌边教她读书写字。
她爹李慕陶是什么人?
那是远近闻名的好塾师,家里三代人都献身教育事业,他本人更是占着极好的馆地,同时教着怕不有百十个蒙童。
抛去秉性不说,李慕陶绝对称的上是饱读诗书,屡试不第也只是他发挥不好、要不就是文章不合阅卷人的意。
古往今来,有能耐却一辈子不出头的人多了去了,又何止李慕陶一个?
让这么个有文化的爹手把手点对点的教了那么多年,就是白痴也会数数了,况且玉燕可是天才!
别说修道了,放在现代玉燕就是个少年大学生的坯子,妥妥的。
再说姐姐玉孤:
她虽然发蒙晚些,但聪明和她妹妹是一样的。
从小儿玉孤听多了历史上仁人君子的故事,英雄侠客的传说不知道听了多少在肚里;
加之她从小受妹妹照顾,和妹妹的关系亲密之极,全副心思都在妹妹身上,对自己的境遇不甚在意,所以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一身侠义无私的气概、满肚子的古道热肠。
玉孤这样的秉性,什么功夫不能学?
什么法术不能练?
就学成了本事也不用担心她胡作非为。
似这等,按理无名师父正该无忧无虑才是。
谁知全不是如此。
无名其实常常发愁——愁怎么能把孩子教好。
若两个宝宝是一般的娃娃,耽误了也就罢了;谁知却又是这样的两块美玉,这样的好材料若是教坏了,无名师父真是死也不闭眼。
她本来天性洒脱,不是拘小节的人,为了这两个孩子,反而变得无微不至、谨小慎微起来。
认识她的人知道了,必然笑死。
作者有话要说:
☆、识心性埋隐忧 求长春习提纵
姐姐玉孤无名师傅不担心,无名担心的是妹妹玉燕。
无名师傅担心的可不是教不会玉燕,因为玉燕这个孩子一点儿不笨,反而聪明绝顶,称得上是“一点就透、举一反三、见一知十”。
更难得的是,玉燕天资绝佳、却又不像一般孩子那样好逸恶劳。
功夫、法术之类一经学会她必然苦练、不到纯熟绝不停手。
可就是玉燕这样刻苦,无名师父反而不敢倾囊相授。
无名并不怕玉燕青出于蓝、压过了自己的风头,无名怕的,是玉燕这个人。
因为她看出这个孩子心性有亏。
这里的“心性有亏”,并不是心智指不成熟;
而是指心性已然成形、很难再改变了,同时已经形成的心性,存在着巨大的问题。
小玉燕就是如此。
这孩子的情况用现代的话来形容就是:聪明、有天份、智商很高,但是情商严重的不足。
这孩子对姐姐玉孤以外的人和事物根本不在意。
全世界于她而言不过是玉孤的陪衬,而玉孤是属于她的。
只要玉孤和自己能够开心幸福,玉燕一点儿也不介意伤天害理——跟姐姐玉孤不同,玉燕这孩子的是非观和伦理观,彻底的缺失。
无名师傅不是传统的人。
姐妹情深无可厚非,就算有什么进一步的发展无名也不太在意——那是这两个孩子的事情,只要互相心甘情愿,自己无权决定她们的幸福。
玉燕可以爱上姐姐,没关系。
但是这决不意味着,玉燕可以尽情伤害和玉孤无关的人和事物。
自己不在意的就可以随意摧毁吗?
当然不!
玉燕是个非常极端的孩子。
她对玉孤的爱也是极端的:玉燕不允许玉孤和自己以外任何人亲密。
玉燕的极端,让她变成了一颗极不稳定的炸弹。
玉孤就是这颗大炸弹的引信。
和妹妹不同,玉孤秉性纯良。
无名带她们回来以后,玉孤一直非常懂事、尽一切可能不给师傅添麻烦,这个七岁的孩子对无名师傅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和无名师父熟悉以后,出于对术法的好奇和对传说中侠客的崇拜,玉孤开始疯狂的学习,每天都粘着无名师父问这问那。
与此同时,玉燕的反应越来越耐人寻味。
玉燕知道,她是无法阻止姐姐亲近师傅的,所以当着无名的面,玉燕从来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丝不悦。
在姐姐面前,玉燕对无名也很殷勤。
“师父神功好厉害”“师父的法术好神奇”之类的好话源源不断的从她嘴里蹦出来。
可是眼角的余光不经意瞥到那孩子的时候,玉燕阴冷的视线常常让无名师傅不寒而栗。
无名师父不是没见过坏人。
在她漫长的生命里,别说见过,死在她手上的败类都不知道有多少。
一个孩子的仇视又能奈她何?
无名师父恐惧的是未来的玉燕。
这样的一个奇才,如果学成了一身鬼神莫测的本事,要造多少杀孽?
这么小的孩子已经知道纳恨于心、含而不发,这份暴虐最后又会催生出一个怎样的怪物?
无名师父宁愿玉燕像个孩子般哭闹着、报怨自己抢了她的姐姐,也不愿意她当面笑着却在背后用那样的眼神看她。
自己该怎么办?
无名师父问自己。
她亲手带回了玉燕,却越来越希望自己当初真的如逗玉孤时说的那样,只带回了玉孤一个人。
无名师傅真的舍不得。
抛开玉燕的天份不论,无名师傅舍不得一个那么小的孩子死在自己面前。
“我英雄一世,想不到临了却如此优柔寡断,”
无名自嘲的想:
“玉孤,事已至此,为师能依靠的,只有你了。”
两个孩子一岁那年,无名师父开始训练她们提纵之法。
不要误会,这里的提纵之法不是一般修真里腾云驾雾架雾的仙术。
宅二书里的提纵之法要从字面上解释。
提,提气轻身;纵,纵横跳跃。
《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