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那顶立的擎柱,他犹豫了许久,才张口含住前端。「唔……」
有点,难受。俞贤蹙眉。
「嗯……」明远轻哼了声,将手落在俞贤脑後。「若是……勉强,就……算了吧……」
俞贤感觉到脑後手的轻颤,於是抬眸,恰见明远别过脸,脸上带著隐忍之色。
「……」
第一步都跨了,他还怕继续下去麽?俞贤垂眸,没有退开。
只是……接著要怎麽做?俞贤拉不下脸问明远,只得硬著头皮伸出舌头,轻舔。
他不知道这麽做对不对,但看明远似乎挺乐於其中的,俞贤便没再忐忑。
整个过程,俞贤就这麽茫茫乎乎的试著做完了,吞吐的滋味说不上好过,不过,也没有他原先预想的那般难受……
翌日,收到明远所说的消息之後,俞贤便遣人,去唤回一大早便出门的离然──他想,离然一早就不见踪影,兴许是不知该怎麽面对他。
昨日他和明远在房里待了许久,却不见离然和凌杉回来,想必……
俞贤苦笑。
虽然他不怕离然有什麽看法,可若不是情况紧要,他还真不愿太快面对离然。
「大人,您找我?」
「这个,你先看过。」
传来的信息上,说的就是三点:西疆动乱、北海协议、边将调动,而这三点所要促成的,按俞贤从和明远的推测平时对谈中推测,都是为了完成同一件事……
暗害皇子。
振武帝已显老态,说要立太子,历了一年多却还是未立储君,反而将四名皇子逐一地推到外头,分掌军伍,仅留一位在京中,侧管政事,大有藉此比较、考验五位皇子之意。
只是,谁都知道,这份安排,不过是振武帝偏爱二皇子,特意遣走军中呼声较高的大皇子、五皇子,令其不得在这敏感时刻,多接近文官之举而已。
而振武帝做的这个安排,对他们来说,是个机会……亦可能是个万劫不复陷阱。
荣国公和明远对此事特别斟酌,而北海,便是他们预想的突破口──在俞贤接手情报渠道之前,荣国公早已避著禁令,和澜州朝廷互有来往。
如今,各处边防皇子所处之地,多是荣国公从属,得了北海配合骚扰之意,又搭上西疆再次动乱之风,事况……若可为。
「最慢半年,我会随明远去到边疆,待那时,京里一切便暂由你全权掌握。」见离然看得差不多後,俞贤又拿起几张纸,递了过去。「先前让你查的事,照旧;另外,在我离开後,吩咐下去,小心地去查有哪些人,和我俞家叛乱之事有关。」
「至於他们那儿的计画,如果届时顺利,便让你手下控制的几个寨子,配合著弄出点乱子;反之,按兵不动。」
「您要随军?」离然面露忧色。「万一让人认出来怎麽办?边疆多得是认得大人的兵将……」
「这些事,明远自会设法去避免。」俞贤不以为意:「就算真被认了出来,也指不定是好事还坏事。离然,你认为那些兵将是会信我叛国,恨不得去报密;还是会感我冤屈,愿意帮著隐藏、甚或再次效命?」
他不否认他心里对这可能性,隐有期待。
不过,若非必要,他自然还是……不会去做节外生枝的事。
「自是……後者机会多点。」离然仍是放不下心:「可就算如此,总还是防著点比较好,您真不能……留在京里?」
「留京是不可能的事。」俞贤摇头,拍了拍离然的肩。
他若想对荣国公那儿的行动把握得密切,必定得多待在明远身旁,就算明远本来不打算带他,他也会设法说服明远让他跟去──何况,现在明远亦不愿放他离得太远?
「甭担心太多,我还是爱惜性命的,不会故意挑事。你在京里,如果有难以决定的事,或者要紧的信息,就用另一边的管道给我送信,这点方便,荣国公是给了我的。」
见俞贤坚决,离然只得收起反对之心,应下俞贤的吩咐:「是……」
藏锋 十八
第六章
清明前後,明远果真收到兵部文书,遣他即日前往西疆边防;俞贤则作为侍从随行,司明远日常起居。
两人乘车前往,半月内,便立足城关。
此地,并不是他待得最久的那个边城,然而一应景色,却与之相差不多,蓝天、绿地,近处是广袤的平壤,一望尽头则是青坯连绵不断。
《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