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品贤妻》分卷阅读45

    周丞相唯一祈求的就是老妻在黄泉路上走的慢一点,等等他,他不会让老妻等太久,他会追上去,拉着老妻的手,然后一起投胎,下辈子还做夫妻,若有来世,他一定不会再走科举一途,就当个农夫,每天他下地耕种,老妻在家做做衣裳鞋子,带着孩子给他送送饭,他们就做一对平平凡凡的,快快乐乐的老百姓。

    周丞相进了屋,老妻还在睡,他刚刚在床边上坐下,老妻似是有感觉一般睁开了眼睛。

    “夫君,你来了?”老妻看着他,眼中有着深深的眷恋。

    “嗯,吵醒你了?”周丞相伸出手给老妻整了整被子。

    “没有,妾身有话要对夫君讲。”老妻笑着说道。

    周丞相似乎是有了预感,便说道:“你说吧,咱们夫妻二人何必弄得这么客气。”

    “夫君,妾身方才做了一个梦,梦到咱们成亲那日的晚上,你揭开我的红盖头,对我说以后请让我来照顾你一辈子,我当时就在想,这一辈子我就跟着你,上刀山下火海我也要跟着你,妾身多想再陪你几年,幺儿还没有成亲,我还没看到幺儿的孩子,妾身不甘心吶,待妾身走了,若是幺儿娶亲了,夫君记得给妾身烧个消息,让妾身也高兴高兴。

    别人都说妾身是个有福之人,妾身也这么觉得,若有来世,妾身还想跟你过一辈子,哪怕咱们只能过穷苦日子妾身也甘之如殆,妾身对不住夫君,要先你一步离开,虽然夫君每次都说会再找一个人陪你,可妾身却知道,夫君定然是不会再找了,留下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世上苦熬,是妾身的不是。

    妾身会在奈何桥边上等着夫君,夫君不来妾身不走,孟婆汤妾身也不会喝的,妾身不想忘了夫君,一点也不想,妾身,妾身实在舍不得夫君。”不知何时,眼泪已经顺着她的脸颊落在床榻上。

    周丞相别过头,不想让老妻看到自己的眼泪,他擦干眼角,扭过头,笑着说道:“你又在说什么傻话,你定能够活的长长久久的,你还要跟我一起给幺儿定一门好亲事,看着幺儿生儿育女,咱们的嫡长孙也已经十岁了,再过两年也该定亲了,到时候还指望你这个祖母给他找个好媳妇,那可是咱们周家的嫡长孙媳妇,一点也马虎不得,长孙娶了亲,咱们呐就能抱上曾孙子了,你看,到那个时候就有个孩子跟在你身边曾祖母长,曾袓母短的,多好,还会给你端茶,给你捶腿,陪你聊天,你啊,就安安心心的好好养病,把病养好了咱们俩一起抱曾孙子,好不好?”

    像是看到了周丞相的话中所描述的场景,周丞相的老妻闭着眼睛,扯出一抹笑来,可是很快,她的笑容消失了,她睁开眼睛,说道:“夫君,妾身真的想看呐,想看看曾孙子的模样,看看幺儿妻子的模样,只可惜,妾身等不到了。夫君,你把当年婚书上写的内容再念一遍给我听,好不好?”

    周丞相眼含泪水,说道:“好。”

    说完,周丞相将老妻从床榻上抱起来,让她靠在自己怀中,慢慢说道:“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周丞相还没念完,老妻便已在他怀中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周丞相没有中止这段话,而是坚持着一字一字的把当年他写给老妻的婚书念了一遍,最后一个证字轻的几乎听不到了,周丞相低下头,看着像是睡着了一般的老妻,说道:“你等等我,我马上就去找你,你可走慢点,别喝孟婆汤,别国奈何桥。”

    一日之后,丞相府挂起了白灯笼。

    第137章 李氏族长李良

    “开祠堂。”刘家沟李家的一位族老穿上了自己最好的一件衣裳,站在祠堂门口,表情严肃的说道。

    两位年轻人闻言立刻快步上前,将祠堂的大门推开,随着一阵吱呀吱呀的响声,沉重的漆黑色的大门被推开了。

    一股潮湿的味道扑面而来,成栋皱皱鼻子,有些受不了这种味道,李若松扫到成栋的表情,便轻声问道:“身子不适?”

    成栋小小声的回答道:“不是,味道不好闻。”

    李若松压着声音说道:“祠堂都是这样的,你且忍忍。”

    见小夫夫两个在说小话,李良握拳凑到嘴边,刻意的咳了两声,示意李若松和成栋见好就收,不要再继续说小话,若是被族老听见了怕会不太好。

    李若松和成栋连忙各回各位,俩人继续低眉顺眼的站在李良身后。

    “列祖列宗在上,今日有李家子李齐、李良、李若松、李若杉回归宗祠,现将此四人记于族谱之上,往列祖列宗在天之灵能够护佑子嗣,保子嗣一世平安。

    记,李齐,妻李吴氏,子李良,妻李陈氏,长孙李若松,夫郎成氏,次孙李若杉,记成,族谱归位。现在,一叩首。”

    李齐一家七口闻言便一起跪在地上,以头磕地,恭恭敬敬的给李家列祖列宗们叩首。

    “再叩首。”族老说道。

    李齐一家人再叩首。

    “三叩首。”族老继续说道。

    三次叩首之后,族老说道:“礼成,即日起你们便正式回归我李家宗祠,日后务必牢记自己的身份,切不可做有辱李家名声之事,否则国法可饶,族规难容,可记着了?”

    “记下了。”李齐躬身答道。

    “好,你们切记着今日的话。”族老说完,伸手扶起李齐。

    村长见李家的事已经结束了,便走过来说道:“不知你们的族长可已经选定了?”

    族老说道:“已经选定了,咱们这些人一致推举齐儿做咱们的族长,只是此事还未来得及同齐儿商议,既然村长在这里,那我就直接说了,齐儿,你看这个事情你可同意?”

    李齐沉吟了一下,说道:“不是老夫不愿意当族长,而是老夫着实是年纪大了,精力不够,年轻的时候过了几年苦日子,身子骨越发不好了,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族老听到这里,一下子急了,“你哪里年纪大了,老朽都年逾古稀了,还不服老,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就精力不够了,不成,这个族长你是当也要当,不当也要当。要不然这样,你给我们推荐一个人,若是咱们这些老东西都能够认可,那也行。”

    族老说完,定定的看着李齐,就像是李齐要是不给他一个让他满意的答复,他今天就不放过他了一般。

    李齐低着头想了一会儿,说道:“若是几位族老不嫌弃,不妨让犬子担任族长一职。”

    李良闻言吓了一跳,不由看向李齐,他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何会提出让自己担任族长的事情,要知道他还太年轻,这些族老们肯定不会让他做族长的,而且就算是他做了族长怕也很难服众,李良想到这里正准备开口拒绝,就听族老说道:“成,你不愿意当族长让你儿子当族长也是一样的,这事我看就这么定下了,村长,你记一下,以后咱们李家的族长就是李良了。”

    李良的话被硬生生憋了回去,差点没给他噎到,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这些李家族老们根本不在乎当族长的人有没有资历,也不在乎究竟是他父亲还是他来当这个族长,只要是他们家的人,哪怕是李若松,他们也会同意。

    看来这些人是早就打算好了,要让他们一家人来挑担子,如果自己家承担了族长的位置,那么以后李家族人来找他们办事情他们多多少少要给点关照,想通之后,李良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这里的李家看来需要好好整顿整顿了。

    在这之后,李良又有些担心,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族长这个位置,只是李良现在学会心里不管如何翻江倒海,面上也丝毫不漏的本事,所以在族老想他看过来的时候,李良扯出一抹温文的笑,冲着族老点点头。

    “老朽这就回去跟他们说这件事,以后咱们李家就靠你了。”族老说完也不管李良和村长的意思,撒开腿往回跑,看着跟他的年纪一点也不相符。

    李良楞了一下,很快回过神来,见李齐正冲他使眼色,便顺着李齐的指示看过去,一眼就看到村长正在瞄着他,李良连忙冲村长拱拱手,说道:“以后还请村长多指教。”

    村长连忙回礼,说道:“不敢,不敢,李族长近些日子事务繁忙,若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李族长直接吩咐便是。”

    李良也不客套,笑着回道:“村长言重了,我毕竟年纪轻,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若是村长不拉我一把,我怕是很快就要回家种地去了,若是我做的事情不合规矩,或者是没做好,村长不需要顾虑我的面子,直接说便是。”

    村长听着这番话,心里受用的很,看看,这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说话都比别人说得好听,同样是族长,老的族长恨不得把尾巴翘到天上去,现在的族长年纪是小了些,做人比之前那个老东西好太多了。

    “既然你这么说了,我也不客气,以后有什么事情我会直接跟你说,就是有个事情,学堂的建成之后,收多大岁数的孩子?”村长最关心的还是李齐承诺的学堂的事情。

    “不管多大岁数的孩子都收,这也是父亲说的,只是咱们把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谁家的孩子不用功读书,整日里不是打闹嬉戏就是欺负别人家的孩子,那咱们学堂可是会直接把这孩子赶出去的,不管是谁家的,咱们都一视同仁,真要是有这种事情,爹娘都不需要过来的,把孩子领回去就行。”李良正色说道。

    “那是,那是,这种孩子放在学堂里自己不好好学,还不让别的孩子学,那肯定是不行的,真要有这种事情,都不需要你们出面的,我来找他的爹娘说。”村长拍胸脯跟李良保证道。

    李良点点头,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咱们村里的孩子有愿意读书的便去学堂读书,有愿意习武的便跟着周护院习武,有对明算感兴趣的就跟着我儿夫郎学明算,咱们不能说孩子不愿意读书还死压着孩子去读书,到时候读了好几年,把好好的孩子给耽误,村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村长擦擦额头的汗水,连声说道:“李族长说的对,说的太对了。”

    “哦,对了,最后一件事,到时候孩子愿意学什么或者适合学什么,都由我们学堂这边来,嗯,调配,这个我希望村长跟村民们都要讲清楚,进了学堂,后面的事情就不要他们的爹娘来指手画脚的了。”李良说到一半,差点忘了成栋之前说的那个词,调配,挺有意思的词。

    村长这个时候哪里敢说不同意,只能连连答应,心里却想着回去之后要跟自己的儿子孙子们讲清楚,除了读书哪里也不要去,甚至是想都不要想,这年头不读书还能干什么,只有读书将来才能参加科举考试,才有机会当官,明算,习武,有什么用处,简直是可笑至极。

    李良一眼就看出村长的不以为然,也没多说,只是笑着跟村长扯了几句闲话,等到村长跟他告辞了,才回过身走到李齐跟前,说道:“父亲,您觉得孩儿方才做的是否怡当?”

    李齐抚了抚胡须,说道:“做的还不错,你且记着,这世上诸人,从来都是只佩服强者,想要掌握绝对的控制,必须要有绝对的优势,他们现在怕我们是因为我们有银子,与其说他们怕的是我们这几个人,不如说他们怕的是我们手里拿着的那些白花花的银两。

    为父为何会说要开设学堂,原因其实很简单,若是咱们不花点银子在他们身上,只是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那一日这些村民们联合起来冲进咱们的屋子杀人、防火、抢劫,咱们这几个人老的老小的小人还少,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所以有的时候你要学会花银子,当然,不是让你瞎花,而是要把银子花在该花的地方,要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银子都能够收回十分的银子,这才是会花银子,就像见学堂的事情,以后不管咱们家是穷还是富,都不会在这村里失去威望。

    若松,若杉,这个道理你们二人也要记在心里,自己富起来了只会招惹来其他人的嫉恨,可若是你让其他人也都富起来了,不念恩情的人固然有,可是这世上念恩情的人更多,我们这样做不是让其他人佩服你,而是保护你自己,让其他人不会因为嫉恨你而伤害你,你就是挣再多的银子,人死了,要银子有什么用。与其到了那个时候后悔,还不如提前把该做的事情做了,懂了吗?”

    李良、李若松和李若杉一共回答道:“懂了。”

    “很好,走吧,咱们回家。”李齐说完,带头朝家里走去。

    第138章 一月之约

    又是买砖瓦又是打地基,今日进城买牛后日进城订家具,李若松和成栋每天忙得前脚掌打后脚跟,连带着李若杉都忙得团团转,虽然具体事务不需要他们来做,但是每日的人员安排、采买清单的审核、物资清点的监督等等,他俩都必须从头跟到尾才行,除了他俩,李若杉也被安排进来。

    成栋曾经管过一段时间的物资采买,所以做起这些事来很快就能够上手,李若松刚开始一两次有点手忙脚乱的,不是人手安排的有些乱,这个人事情多了那个人事情少了,就是这个人被安排去做了另外一个人的事情,再要么就是买的东西跟清单上的东西对不上,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再要么就是买回来的东西里面总是会夹杂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在成栋指导他两次之后,李若松学的很快,第三次让他安排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就能够井井有条的把各项事情给理顺,人员也都安排的很怡当。

    李若松这才开始体会到成栋之前跟他所说的知道和做到是有很大差距的,有些事情你心里大概明白该怎么做,可是一旦让你亲自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情况和你理想中的有些诧异,或者说有很多的问题,说起来很容易,不过是把单子列出来,然后安排人去买,买回来了清点一下入库,不管什么事情确实都是这么个顺序。

    问题是你的单子罗列的对不对,物品是不是就这些了,其它不用买,数量对不对,有的物品不需要才买这么多,有的物品必须采买这么多,具体采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肯定是要提前跟师傅们进行商讨的,师傅们建造了那么多的房屋,什么东西大概要多少他们很清楚,只有跟他们定下来了,再去采买才能够减少失误。

    再比如安排人去买东西,有的人性格开朗适合跟人打交道,但是做事有些毛毛躁躁的不够细心,那这种人就适合跟掌柜的谈价钱,而负责买东西的人和清点物品的人则必须细心,要一样样检查,一样样定下来,只有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情才能把事情给做好。

    李若松日后的用人观念大抵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每到一个地方任职,他都会先去了解下属的性格习惯,根据这个人的情况来安排他的职务或者是事务,后世评价李若松说他知人善用,善用人长处,却不知道李若松刚开始连买东西都搞得一团乱。

    李若杉一开始并没有被安排事情,成栋只是让他跟在他和李若松身边,看他们俩是怎么做事的,李若杉非常聪明且很好学,看到自己不明白的,当时会记在心里,等到成栋和李若松不那么忙了再跟他们俩提问。

    后来发现有的时候一些事情当时是记得的,结果等到自己想问的时候居然怎么都想不起来了,成栋就把自己制作的鹅毛笔送了一支给李若杉,还附赠了一个装有墨油的小瓶子,让李若杉可以戴在身上,成栋还用材质比较硬的纸张制作了几个线装本,之前只有他和李若松在使用,后来是专门制作了一本一半大小的送给李若杉用,再到后来李齐发现这个本子、笔非常方便,能够随身携带,想到什么就能很快记录下来,且不重,便也跟成栋讨要了一套。

    李齐开始使用之后,李良也不太好意思的来找成栋,支支吾吾的跟成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