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要有心理准备,总有一天咱们会跟这位贵妃娘娘对上,到了那个时候,可就真的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了,不过,老夫也给你交个底,到了那时死的只可能是我们,这天下快要乱了,你啊,如果没有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心,就赶紧去找个地方隐居,人越少越好,这样就是打仗了对你性命的影响也不太大。”
幕僚听到周丞相这样说,立刻回道:“丞相,在下早就说过,这辈子生是丞相府的人,死了也是丞相府的鬼,若是丞相执意要让在下离开,在下只能选择以死明志了。”
周丞相并没有接话,幕僚又固执的等着周丞相的答复,过了好一会儿,周丞相才开口说道:“你跟着我有多少年了?”
幕僚不加思考的回答道:“已有十载。”
“十载,原来日子过得这么快,一转眼你也是年过而立的人了,行了,老夫知道你的心意了,以后这种事情老夫不会再提,真不知道这样对你来说是好还是不好,不过既然你心意已决,老夫就不在多说什么,你只一点,跟着老夫可以,但是你将家人安顿好,若是命中注定没有子嗣,那便去族中过继一个,这件事要趁早办,老夫怕再过一阵子你就顾不上这些事情了。”周丞相叮嘱道。
幕僚在亲耳听到周丞相说不会将他赶走后,总算是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他拍拍胸口,说道:“您放心,在下今日回家后便会处理这件事,从族中挑选出一名孩童认作嗣子,家人也会提前安排好。”
“反正都是要提前安置,你这样,我给幺儿写一封信,你就让你的家人都过去那边住着,不管以后的事情成还是不成,咱们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那个位置若是真的如同幺儿所说的,那么那里就是一块极具军事意义的地方,你们一家人过去了,总是能够给帮点忙的,这也算是老夫能够给你做的唯一的事情了。”周丞相说到这,叹息一声。
幕僚擦擦眼角的泪水,说道:“丞相,在下都了,您就放心吧,在下会把事情全部都安排好的,绝对不会给您添麻烦。”
周丞相摆摆手,说道:“同老夫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老夫不过是帮你问问,到了后面你的家人能不能在那里住下老夫并不知晓,老夫先同你把话讲清楚,若是那边不要,你的家人绝对不能仗着自己的身份同其他人无理取闹。”
幕僚连忙说道:“在下了,一定会同家人协商此事,日后就是要过去他们也能够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能够不给咱们的人添麻烦绝对不会添麻烦的。”
“还有你自己的事情,原本你的私事并不应该由老夫来过问,且你也没必要过来同老夫说,老夫希望你能够把自己的生活处理好,你要知道,一个私德有亏的人以后仕途总是会比较忐忑的,甚至是永无出头之日,所以在这方面你要吸取经验,明白吗?“幕僚连连点头,说道:“明白,在下都明白,您就放心吧。”
周丞相应了一声,继续说道:“那你先回去吧,老夫稍后还要去找一下兵部尚书,看看那个老家伙对这边的匪徒到底是怎么回复的。”
幕僚闻言,将手中的信件叠好,恭恭敬敬的还给周丞相,周丞相接过信件,很珍重的将信件放在怀中护着,说道:“行了,这我就放心了,东西肯定丢不了的。”
看着周丞相的动作,幕僚摇头失笑,“您这样子哪里像个丞相。”
周丞相挑挑眉,回道:“丞相也是人,你说是不是?”
幕僚连忙清了清嗓子,说道:“是,您说的都对。”
周丞相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这嘛说的还像个样子。”
第135章 书房谈话
幕僚走后,周丞相在书房里静静的坐了一会儿,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让人将自己的长子喊了过来。
周丞相的长子很快赶了过来,一进书房就见周丞相背对他站着,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并未出声打扰,而是静静的站在一边。
过了约莫有一炷香的时间,周丞相转过身来,对他的长子说道:“坐吧。”
“孩儿谢过父亲。”周丞相的长子回过话,才找了凳子坐下来。
“你现在膝下一共两个嫡子三个庶子,这几个孩子中我最看重的是你的嫡次子,是个不错的苗子,我想把这个孩子过继给你的三弟,不知你有无异议。”周丞相淡淡的说道。
周丞相的长子一惊,下意识的站起身说道:“父亲?可是三弟那边出了什么事情?”
“你先坐下,你三弟无事。”周丞相抬起手往下压了压,示意长子坐下说话。
听到自己三弟无事的消息,周丞相的长子松了一口气,重新坐下来,却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的问道:“那父亲为何说出让三弟过继的话来?”
周丞相沉吟了一下,说道:“敬修,你在礼部也有一段时日了,你觉得现下朝廷情况如何?”
周静修沉默了一会儿,答道:“依儿子所见,怕是要起风了。”
“嗯,你能看到这一点说明你还是用心了的,不错,马上就要起风了,贵妃娘娘没有身孕之前朝堂之上就已经很不平静了,贵妃娘娘有孕的消息传出之后,朝堂就已经乱了,眼下的平静不过是风雨前夕罢了。”周丞相抚了抚胡须,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
周静修闻言,有些迟疑,不知道自己所想是否能够说出来,周丞相发现了周静修的欲言又止,便说道:“不管什么事情,你但说无妨,咱们父子二人并不需要隐瞒什么。”
“父亲,贵妃娘娘年近花甲,此时怎可能有身孕?”周静修直接将自己心底的问题问了出来。
“看来你跟我想到一起去了,我之前也有此疑惑,直到后来有人告诉我贵妃娘娘从二十年前便开始服用药物,这些年来葵水一直未断,贵妃娘娘保养的一向不错,直到现在,若是不知晓她岁数的人见到了,怕会以为她刚刚而立。
且是否有身孕的事情并不是贵妃娘娘能够作假的,皇上先后召见了几位院正和医正,贵妃娘娘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没办法一次性买通所有的太医,既然这么写太医全部都说贵妃娘娘确实有了身孕,那么有孕一事定然是真的,只是究竟是皇子还是公主就不得而知了。”周丞相说到这里,顿了一下。
周静修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听周丞相继续说道:“这些事情都同我们无关,你也不用知道太多,今日我将你叫过来是有事情同你商议,此事事关大楚朝是否会亡国,也关系到咱们周家能否继续存在,所以你先听为父说完,后面的事情咱们再商讨。”
见周丞相一脸严肃,周静修明白自己的父亲要说的事情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便回道:“父亲请讲。”
“此事要从十年前说起,你三弟是咱们家唯一从军的,也是为父私心,怕他去了边疆性命有忧,便托同僚将他安排在禁卫军中,负责皇宫的守卫,想来你也听说了,你三弟同兰妃娘娘认识,且帮了兰妃娘娘很多次,有一度你生怕你三弟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还找你三弟谈了很多次,这些事情为父都知晓。
只是由于此事事关社稷,为父便没有同你说起过,你三弟究竟是怎么想的你不需要知道,你只要知道兰妃娘娘当年生下的不是公主而是皇子便是。你也不需要这么吃惊,兰妃娘娘并没有让小公子争那个位置的意思,她所想不过是让小公子能够平平安安的活下去,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会宣称兰妃娘娘产下一名公主的原因。
宫中的接生嬷嬷是为父安排的,旁边的宫女也都是为父交代过的,所以这件事能够隐瞒下来,这些年来为父一直授意你三弟多关照兰妃娘娘,说来也是怪为父想得太简单了,那样聪慧而美丽的女子,有几个人能够把持住自己的心,就是换了为父,也不一定能够管住自己,说来你三弟会有这种想法,也是为父的错。
你母亲这些年一直想给你三弟结一门亲事,都是为父给拦下来的,并不是为父不喜你三弟,而是为父太了解你三弟了,就是你母亲给他挑的娘子再好,在他心里,也只有那一位女子。
算了,这些事情就不说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不管怎么懊悔都是无济于事的,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再说娘娘已经化为一捧灰烬,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说来也是为父的疏忽,竟然忘了小公子年岁渐长,属于男孩子的特征也会越来越明显,就一点点小的事情,竟然让贵妃娘娘开始怀疑小公子的身份,实在是,唉,想来为父也是老了,做事情不够周全,否则兰妃娘娘也没必要用这种方式来保住小公子。
三年前,贵妃娘娘起了疑心,便用各种方法试图打探清楚小公子的真实身份,兰妃娘娘殿中的宫女不知道被寻各种由头审问了多少次,幸好这些宫女对兰妃娘娘和小公子异常忠心,否则小公子怕是早就不在人世了。
兰妃娘娘担心早晚有一天小公子的身份会暴露,到那个时候除了死路一条再不会有其他选择,便同为父商量,想要将小公子送出宫去,越远越好,这些年咱们的人为了保住小公子的身份不被泄露出去,可以说是人人都跟惊弓之鸟一般,有点风吹草动的就开始疑神疑鬼,再这样下去,没等到贵妃娘娘查出来,咱们自己就坚持不下去了。
再加上小公子吃不好睡不好,**岁的孩子了,瘦弱的跟四五岁的孩童一般,为父见了两次,实在是心里难受的紧,兰妃娘娘提出将小公子送出宫的事情后,为父整整有三日未曾合眼,一直在想是否可以如此安排。
后来为父终于下定决心要将小公子送出宫,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贵妃娘娘有了身孕,贵妃娘娘有孕之后,她第一个要动的人不是皇后,而是兰妃娘娘,因为长公主的生母早已去世,而小公主的生母却还在世,且这些年皇后娘娘对兰妃娘娘多有关照,虽然没办法让兰妃娘娘日子过得舒心些,却也帮她挡了不少事情。
贵妃娘娘一方面是早就看兰妃娘娘不顺眼了,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借着处置兰妃娘娘来给皇后娘娘一个颜色看看,也算是杀鸡儆猴了,她怕是心里早有成算,这一胎无论如何只能是皇子不能是公主,只要是皇子,立为太子之后,皇后这个位置不管是不是她坐着,都动摇不了她的地位,更何况,皇上早就有废后的意思,只是碍于贵妃娘娘身份不够,一直没有动皇后的位置罢了。
为父觉得等到这个孩子生下来之后,皇后之位必然保不住,太子之位也必然会定下来,就是所有的大臣联名上奏怕也是无济于事的,而在此之后,包括为父在内的一批老臣都将成为贵妃娘娘重点处置的对象。
别人为父不清楚,可是贵妃娘娘对为父是恨之入骨,恐怕为父是难逃一死了,对于这一点,你并不需要太过于担心,人固有一死,为父并不会因为这一点而退缩,只要为父活着一日,就不会眼睁睁看着大楚沦入此等毒妇手中。
静修,为父一生共得三子,你是为父的嫡长子,一直是为父重点培养的孩子,为父虽然不忍心让你跟着为父一起死,却也没有办法将你提前送走,希望你不要因此而则怪为父。”
说到这里,周丞相的眼泪顺着脸颊落了下来,想他周正九岁参加乡试考中秀才,且中考中解元,十二岁参加会试,考中举人且高居榜首成为会元,十三岁参加殿试,金榜题名,高中状元,是大楚赫赫有名的神童。
而后他的仕途一路畅通,不过二十七岁便已身居巡抚一职,而立之年奉诏回京,官拜内阁,加封太子少傅,可谓是风光一时,先帝驾崩后,皇帝年幼,政事几乎都是在征询过他的意见之后才做的决定。
只可惜,皇帝十六岁大婚亲政之后,对他渐渐离了心,到了现在,他几乎是被架空了,他也曾反思过,是不是自己在教导小皇帝的时候太过于严厉了,以致于皇帝对他心存怨恨,可再想想皇帝现在的所作所为,周丞相又觉得自己当年对小皇帝的管教太过于松懈,以致于皇帝无心政事只顾着厮混在后宫之中,他一直觉得自己有愧于先帝的信任,有愧于先帝的临终托孤,他没有把小皇帝教好,没有让小皇帝成为一个好皇帝,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如此重视兰妃娘娘膝下的小公子,对于周正来说,小公子就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希望,更是大楚朝最后的希望。
第136章 此生共白头
眼见父亲老泪纵横,周静修也忍不住湿了眼眶,他擦去眼角的泪水,对周丞相说道:“父亲何来此言,孩儿自是知晓父亲心意的,只求父亲保重自己,若是父亲不在了,孩儿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周丞相用袖子把脸上的眼泪擦干,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你母亲这些时日身子越发不好,怕是没多少日子了,待你母亲走后,为父准备让你二弟辞官扶灵回乡,代替我们父子二人守孝三年,你到时候把你几个孩子也都送回去,总要为咱们老周家留点骨血。”
周静修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父亲,如果咱们把人都送回去了,会不会引起朝廷的怀疑?”
“已经顾不上了,大乱将至,为父认为最多两年,咱们大楚就要乱了。”周丞相说道。
“最多两年?”周静修诧异的重复了一遍。
“今上身子骨不太好,怕也就这两年的事了。”周丞相轻轻说道。
“这,这怎么会,今上正值壮年,身子不大好,消息可属实?”周静修吃了一惊,有些不敢置信。
“三年前,贵妃娘娘引荐了一位道长给今上,说是已经有五百余岁了,是位活神仙,这个所谓的活神仙给今上服用了一粒什么强身健体丸,据说今上当晚便觉得身体好了很多,之后又给了他几样东西,今上对这位道长越发信任,刚开始为父还劝过今上不要相信这些东西,却被今上斥责了一顿,后来为父又劝了几次,今上对为父越发厌恶,到了现在已经是连见都不想见为父了。
而今上的身子骨也是从去年开始显现出不对劲的,今上自己不觉得,为父和先帝留下辅政的这几位老臣却能看出来今上身体状况明显出现了异常,你没有面圣的机会,所以并不知道圣上的情况。
且为父在太医院也有关系很好的医正,他告诉为父圣上的身体已经被掏空了,这些日子越发依赖于道长的丹药,只要一日不服用便会脾气暴躁,动辄摔打东西,性情脾气同以往截然不同,医正告诉为父要做好准备,恐怕今上日子不长了。”
周丞相说完,突然想起那个个头只到自己膝盖的小小的皇帝,拉着自己的袖子,仰着小脸问自己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的,以后会不会经常陪自己玩,他当时怎么回答他的来着,好像是蹲在小皇帝身前,对小皇帝说以后他都会陪着他,跟他一起读书识字,跟他一起玩耍,只要他还需要自己,自己都会陪在他身边的,只可惜,自己还想陪他,他却再也不需要了。
“父亲,孩儿想问一句,父亲可是已经安排好了后事?”周静修低声问道。
周丞相低头笑了一下,说道:“为父没什么事情好安排的,这一辈子为父没有拿过一两不该拿的银子,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朝廷的事情,住的府邸是御赐的,除了例银和祖上留下的几间铺子几个庄子为父没有其他私产,就是老家的祖宅也要重新修葺一下才能住人,你说,为父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安排。”
周静修忍不住说道:“既然如此,父亲为何会担心日后会性命不保?在孩儿看来,不管是谁都找不到理由治您的罪。”
周丞相失笑摇头,说道:“你这孩子,也是老夫对你的教育太过于正直了,也把你保护的太好,让你对这些东西一点意识都没有,想要给一个人治罪,何必需要什么理由,到了那个时候不管你是什么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为父现在还真的就只想知道他们会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