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品贤妻》分卷阅读59

    书坊老板看了一眼李若杉,说道:“这位小少爷还是太过年幼了,你是不知道,这何家虽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但是这位何大少的嫡亲姐姐可是嫁给了万家的嫡长子,你们从乡下来,恐怕没有听说过,万家的女儿几十年前入宫当宫女,现在已经是贵妃之尊了,今年还给圣上诞下嫡长子,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不出意外的话,太子登基是已经定下来了的,一旦太子登基了,何大少的姐姐可就成了新皇的舅母,这位何大少也算是皇亲国戚了。”

    李若松闻言,略有些担心的看了李若杉一眼,见李若杉并没有任何不悦的情绪,心略微松了一口气,他想了一下,说道:“难怪这位何大少行事如此张扬,方才何大少走的时候同掌柜的说这间书坊想来是没有必要继续开下去了,不知掌柜的作何打算?”

    听见李若松这样说,书坊老板苦笑一下,摇摇头,说道:“在下还能做什么打算,别说是这间书坊了,就是在家这一大家子人恐怕也不能继续在这清江府呆下去了。不过,无妨,原本在下也不准备继续开书坊了,几个月前便已同家中众人商议过,原本是准备过几日搬回老家的,现在不过是提前搬走罢了。”

    李若松沉吟片刻,说道:“虽然掌柜的如此说了,此事到底还是因我等而起,这样吧,若是掌柜的在老家过的不甚顺心,不妨到下河村刘家沟来找我们,小生姓李,名若松,掌柜的若是过去了直接让人找在下便是。”

    第165章 玉牌

    书坊老板闻言,虽然并不怎么相信李若松的话,在他看来,李若松依然不过是个乡下人,最多就是有些学识罢了,于是便婉拒道:“公子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在下已然决定要返回老家,若是日后真走投无路了,定会去叨饶公子。”

    李若松自然是听出了书坊老板的言下之意,他也不生气,书坊老板会这么说也是完全能够理解的,若是他自己碰到这种事情,自然也不会贸贸然的听从别人的话跑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

    “既然如此,小生也就不强求了,此物交与掌柜的,还请掌柜的妥善保管,若真有那么一日,掌柜的凭此物便可找到小生,毕竟掌柜的是因为小生等人才会失去这间书坊,小生瞧着那位何大少的言行,想来掌柜的日后也不那么好过,不管怎么说,多条路总是好的,即便不是为了自己,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条路,也请掌柜的对此物多多上心。”李若松说完,递了一块玉牌给书坊老板。

    书坊老板原本还是有些漫不经心的听着李若松的话,可越到后来越觉得李若松说的不无道理,何大少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清江府中可谓是人尽皆知,依着何大少的性子,还真有可能追到自己老家那边,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怕是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如果真的事情发展到了那一步,他也只能舍了自己保住儿孙们。

    越想越觉得李若松所言甚是的书坊老板连忙接过李若松递过来的玉牌,玉牌入手,书坊老板便吓了一跳,这块玉牌入手微凉,摸着略有阻力却又有些滑腻,而且相较于其他的玉稍微重一点,书坊老板单从手感便知道这是上好的和田玉。

    “这,李公子,这玉?”书坊老板终于带上了李若松的姓氏,主要原因在于书坊老板终于不再认为李若松不过是个普通的乡巴佬。

    “掌柜的拿着便是,冒昧问一下,掌柜的贵姓?”李若松颇有礼貌的问道。

    “免贵姓张,李公子喊在下张老头便是。”掌柜的态度谦和地说道。

    李若松微微挑了一下唇角,这张掌柜是个聪明人,他倒是喜欢跟这种聪明人打交道,长眼色懂变通,虽然略微有些坏毛病,却并不妨碍他用这种人,成栋曾经跟他说过一句话,只要用的好,猪能上天跑,虽然用词略微粗俗了一些却意外的很有道理。

    想到成栋,李若松的心情更好了一些,他离家之前张管家跟他说如果他能够早些赶回去,没准还能看到自己的长子和次子,只要一想到这个,李若松就恨不得明日便开考,考完也好赶紧回去陪自己的夫郎。

    “张掌柜客气了,这块玉牌张掌柜切记要保存好,一旦真的日子难过了,便凭此物到刘家沟来找我,能够帮忙的小生绝对不会推辞。”李若松表情严肃的说道。

    书坊掌柜连忙应下,郑重的将玉牌接过来放在怀中,还亲自将李若松一行人送到门外,直到李若松等人走的不见人影了才回身进了书坊。

    王子清和王子泽各抱了一摞书,李若松拎了基本,李若杉和周瑾言倒是想要帮忙提一点,却被李若松以年纪太小拎重物会长不高的理由给驳回了,虽然李若杉和周瑾言听到这话心里很不爽,奈何在别人看来李若松说的没错,甚至是为了他们好,也只能咬牙切齿的把满肚子的话给吞了回去。

    一行五人回到客栈后便闭门苦读,倒不是他们怕何大少带人找他们报复,而是日子没几天了,李若松和李若杉宁愿用这几天时间多看会儿书也不愿意跟同住的学子们侃大山,没错,住在客栈里的还有很多跟他们一样家境并不是特别好的学子,这些人每天不是在那里高谈阔论就在在那里相互较量,刚开始李若松还参加了一次,但是在发现这些人说的都是些废话之后,李若松就再也不参与了,与其跟他们在这里吹牛皮,谈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听他们自我吹嘘相互吹捧,李若松总觉得还不如陪自己夫郎晒太阳有用。

    那些学子见李若松闭门谢客,心下不喜的同时,在见到李若松一行人之后,总是免不了冷嘲热讽一番,觉得李若松跟他们不是一路人,也不识趣,这种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将来恐怕也很难会有什么好下场,就是手里有真本事又怎么样,到了官场上,你没有人脉,什么都是百搭,光是靠你自己那点所谓的真本事可混不出一个好点的官位。

    李若松倒是无所谓,他早就学会了无视其他人的苛责和难听的话,在李家二房那种地方长大的人,这点话算什么,还远远不如自己祖母当年那句你们一家人都是吃啥啥不够,干啥啥不行,不知道你们这几个人一天到晚的都在干什么,就是浪费粮食来的更伤人。

    李若杉和周瑾言就有些受不了,他们俩一个虽然在深宫之中必须小心谨慎才能保住性命,可到底还是没人敢当着他的面说他什么的,即便他的身份只不过是一个不受宠的公主,只是公主这两个字就已经奠定了他的地位,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都能来折辱他的。

    周瑾言就更是如此了,作为周家最受祖父喜爱的嫡孙,他在周家的地位仅次于他的兄长,即便现在周家死的只剩下他和他小叔了,他骨子里的傲气还是从来没有变过的,那份独属于周家人的骄傲是深埋在血脉之中的,所以听到这些话的周瑾言气的小脸通红,一副想要上去理论的架势。

    李若松让王子清将李若杉和周瑾言给拦了下来,看了一眼站在他面前的学子们,笑了一下,没有招来店小二叫菜,而是转身朝他们几人住着的房间走去,王子清见状,连忙拉着李若杉和周瑾言跟在李若松的身后。

    王子泽想了一下,并没有跟上,而是去了大堂叫了几个菜让店小二稍后送到楼上他们住的房间里去,在做完这些事情之后王子泽目不斜视地从这些学子们面前走过,连个眼神都没有施舍给他们。

    李若松的房间里,李若杉板着小脸问道:“兄长方才为何不与这些人争辩一二,就让他们这么辱骂我们?”

    李若松笑了一下,慢慢悠悠的说道:“争辩一二?为兄争赢了能如何,争不赢又能如何?

    为兄赢了,他们日后就不再说了吗?他们赢了为兄日后就要跟他们耗费大好光阴吗?在为兄看来,并没有争辩的必要,最终让他们闭嘴的,还是我们这几人的成绩,你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若杉虽然没有立刻答话,却垂着脑袋开始思索刚才李若松说的话,跟他做同样一个动作的还有周瑾言,李若杉想了很有一会儿,才继续说道:“兄长的话也对,也不对,先生说理不辨不明,我觉得争辩还是有必要的,否则他们岂不是会觉得咱们这些人怕了他们,日后越加变本加厉的欺侮我们又当如何是好?”

    周瑾言默默的点点头,他还不够资格插话,但是李若杉说的正是他方才所想,他祖父曾经说过,有时候人不能够太善,若是有人一巴掌打在你脸上,你也一巴掌打回去,否则别人就会认为你软弱可欺,以后不仅不会因为打了你而心怀愧疚,没准反倒觉得你好欺负而天天过来打你几下,所以人有底线,有分寸,也要有立场,否则这个人会很难在这世间立足李若松点点头,说道:“所以为兄才会说咱们自今日起闭门谢客。”

    李若杉愣了一下,继而有些生气的说道:“兄长为何要怕那些小人,不仅不同他们理论,反而闭门谢客,说出去了,别人岂不是会笑话死我们这些人?”

    李若松摸了摸李若杉的小脑袋瓜,说道:“你啊,看不出来,还是个好战分子,我且问你,若是争辩道最后一言不合打了起来,你觉得最终会是谁赢?”

    “当然是我们几个人了,咱们这大半年的武可不是白练的,别的不说,就外面那几个华而不实的书生,我一个人能打两个。”李若杉愤愤的说道。

    “你说的不错,你一个人可以打两个,瑾言一个人可以打一个,子清和子泽一个人可以打五个,我一个人可以打三个,可之后呢?其他站在那里的人呢?你别忘了,他们可有二十多号人,总有我们打不过的时候。

    这个姑且不说,就说咱们这些人打架的事情,大楚律你们几人都是学过的,来,说说,大楚律中对这种行为是如何规定的,又是如何处置的,怎么,答不出来了还是不想回答了?为兄告诉你,大楚律中明确规定,一旦发生双方互殴的行为,若有功名则直接革除,若无功名在身则各打二十大板,判处十日刑期,你说说,现在还想不想打架了?”

    听完李若松的话,李若杉和周瑾言都低下了小脑袋。

    第166章 训弟

    见到两个小的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李若松便语重心长的说道:“若杉和谨言,你们两个人要记着,武力是用来震慑对手的,却不是用来打败对手的,尤其是若杉,你牢记这—点。”

    李若杉有些懵懵懂懂的看着李若松,他不明白怎么话题又扯到他身上来了,见李若杉这幅样子,李若松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哥夫之前曾经跟我说过几个故事,有一则故事我一直记到现在,今日不妨同你二人好好说一说。”

    听到你哥夫三个字,李若杉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他最喜欢他哥夫了,“哥夫说过什么?

    你快点说与我二人听听,哥夫最聪明了,讲出来的故事一定好听,真是的,哥夫也太偏心了,你都那么大了还需要听什么故事,哥夫应该给我讲才是。”

    李若松只觉得自己的手指头有点痒,想来想去都觉得人应该忠诚于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便毫不客气的给了李若杉一个脑门崩,疼的李若杉捂着脑袋眼泪汪汪的蹲在地上,李若松收回手指头,很淡定的看了李若杉一眼,让王子清和王子泽去把客栈房间所有门窗都给关紧,以免他们说的话传到外面去,若是被有心之人听了去,他们这些人也不用回去了,恐怕反而要村里派人来大牢里面把他们接出去。

    “说是有一个朝代,因为前朝的皇帝穷兵黩武,搞得老百姓民不聊生,他们的先祖便带着人推翻了之前那个朝代,想着老百姓们过得太苦了,刚开始这个朝代的前面几位皇帝都是轻徭薄赋与民生息,让老百姓过上比较富足的日子。

    他们的做法确实是有效的,最起码,老百姓们的日子确实好过了不少,但是偏偏他们有钱了,敌人就开始侵略他们,由于他们的武力不行,所以总是被敌人强走很多的粮食、银钱,很多边境的老百姓都被杀了。

    为了平息战乱,也为了不让敌人把他们给亡国了,他们就每年给敌人送去大量的粮食和银两以及丝绸、瓷器等贵重的物品,还将自己的公主送去和亲,但是这种手段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安宁,一旦那边没吃的了或者是遭灾了,敌人可不管之前和亲不和亲的,直接出动军队烧杀抢掠,然后这边的朝廷就会再送一大批的物资过去。

    后来出了一个皇帝,非常厉害,他的姐姐跟他感情很好,却被送去和亲,他那时年纪很小,却看到了姐姐的眼泪和父王的无奈,所以他从小就非常厌恶那个总把他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敌人。

    等到他当上了皇帝,便开始培养将军,改良武器,然后主动出击去攻打敌人,他这一辈子都在不停地打仗、打仗、打仗,当然,他也确实是打赢了,把敌人赶走了,赶的远远的。但是,当他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国家时,却发现自己的臣民已经是衣不蔽体、食不饱腹了,之前几代皇帝积攒下来的银钱、粮食全部都因为打仗消耗的一干二净。

    而那些能够顶起一个家庭的青壮年,不是正在军队里服役,就是已经死在了战场了,能够在地里干活的就只剩下了老弱病残,没有青壮年就没有更好的收成,没有好的收成,国库里面就越来越没有东西,但是那么多的军队总是要吃、要喝、要武器、要军饷的,所以这个国家越来越贫穷。

    可想而知,若是一直这样下去,这个国家距离覆灭也不远了,幸好这位皇帝最后还是清醒了过来,下了一纸罪己诏,并且开始重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这才让这个朝代又延续了几百年你们看,一个朝代若是想要让被人惧怕你,你有强大的武力,能够让别人不敢轻易的动你,不会让对方动不动就来侵略你,但是同样的,强大的武力有更加强大的国力,这个国力就是指你的国库里面有没有足够的银两和粮食,你的武器够不够先进,最重要的是,你的老百姓过得好不好,他们支不支持你,面对国仇家恨他们愿不愿意舍身往死的投入军队,跟敌人对战到底。

    如果这些老百姓自己都过不好,他们要用什么东西来支持你,没准到了最后就只能是你强行征兵,他们干脆就推翻你的统治,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能让你的天下太平,他们同样能够让你的天下烽烟四起。

    李若杉沉默了一会儿,表情严肃的说道:“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请兄长放心,这些事情愚弟一定会牢牢记在心中,将来若有那么一日,愚弟也不会忘了今日这番话。”

    李若松摇摇头,说道:“不是让你不忘,而是让你将来要做到,如果你将来做不到,在为兄看来,那个位置你也没必要去想了,咱们大楚,经不起反复的折腾了。”

    王子清和王子泽在旁边点了点头,是的,他们大楚再也经不起任何折腾了,楚成帝在位的这些年,大楚是越来越差,老百姓过的是越来越艰难,如果不是之后走到那个位置的不是个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做打算的,大楚能不能继续存在都是一个大问题。

    李若杉见状,低着头,认认真真的想了一会儿,说道:“兄长和哥夫到了那个时候还会陪在我身边吗?”

    李若松挑了挑眉头,说道:“我们就是不想陪在你身边恐怕也不行,你不管怎么说都是我的弟弟,虽然笨了点,却也还算是懂事听话,我跟你哥夫作为你的兄长,不能更不会离开你,只要那个时候你还需要我们。”

    这是李若松能够给的最诚恳的承诺,他不会说我们肯定不会离开你,因为他对以后没有那么大的信心,觉得他们肯定能够成功走到那一天,也不能保证到了那一天,眼前这个满眼依赖的孩子还会如以往那般继续依赖他们,继续信任他们,要知道,那个位置并不好做,而人心却总是容易变的,一如现在的楚成帝和当年的周丞相。

    李若杉却是送了一大口气,只要这两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