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分卷阅读35

    沈卫说着就要学那老人也对着他磕头,谢景安看的心里又气又急,却也知晓这个时代他这样做实在骇人听闻,也不合礼制,若是当真传到惠妃或者皇上耳中,他虽只是一番训斥,但今日跟着他的这些人,轻则仗刑,重了说不定还会被论罪,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蛮不讲理,可谁叫这是皇权至上的时代,主子不听劝以身犯险,严重的后果就只好落在这些未能劝服他的属下身上。

    尽管谢景安心里十分不乐意,但沉默了片刻,到底还是妥协了,亲手将沈卫扶了起来,谢景安略一躬身对着他们行了个礼,郑重的托付道:“那本王就仰仗各位了,请竭尽所能将这些可怜百姓救出来,待事毕后,本王论功行赏。”

    站着的包括沈卫在内的宿卫扈从皆被他的动作吓了一跳,纷纷或后退或侧身避过了他的礼,也郑重拱手行礼回道:“请殿下放心,属下定不负殿下所托。”

    白忙活了一阵,谢景安几乎一步三回头的走出那片废墟,老人不远不近的看着只以为谢景安不肯救了,吓得以不合他年龄的速度飞奔过来,腿一软就要往地上跪去,谢景安险险才扶住他,安抚道:“老丈放心,您的小孙子我们一定会救的,您瞧那些人不正搬着木料帮您救人?不到最后一刻,我们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被埋在底下的大周朝百姓的。”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才写完,写的有些艰难,明天同样二更,蠢作者尽量早点更出来,么么哒你们

    第85章 蹊跷

    林言带着巡城卫守城卫众将士以及他随侍的宿卫扈从忙着将木料搬开救人, 谢景安尽管心里焦急, 却也只能按捺住站在一旁不时伸长了脖子张望。

    他虽没跟着林言他们一起忙活, 却也没闲着, 同方才的老人一起将没有压在底下的老人孩子聚集起来, 一边耐着性子安抚,一边不时的问两句套话。

    他这样既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不至于让人太过悲痛哭的晕厥过去, 也从侧面了解了溪水村的一些情形,好分析出溪水村房屋比其他村镇都先集体坍塌的原因。

    他倒不是担心这场灾难是人为,只是觉得有些蹊跷, 毕竟雪将房屋压塌又不是地震海啸,灾难发生时是区域性的, 再者大家建房屋时间有前有后,自上回修缮的时间过去也有长有短,若是一两座屋子被压塌就罢了, 也是寻常, 可没道理一个村落拢共就三十二户人家,却在短短半天之内就坍塌了二十六座,这个受灾概率也太高了,怎么想都不和常理。

    谢景安原打算是等救援完将人安置好再问的, 可如今他被赶到一边不准插手, 后面赶来救援的人还未到,再者后勤保障等方面也有刘主薄主持, 姜铮同林婉从旁协助,他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要忙的, 便干脆套起话来。

    在他身边聚集起来的一共有十三人,四个老人,两个妇人,其他都是半大的小子,最小的一个看模样五六岁,最大的估摸有十来岁,在侍弄庄稼的村子来说也算半个劳动力了。

    这十三个人禁此大难,无论是年纪老幼,还是男子妇人,都是一副被吓坏了的模样,聚集在一起也忍不住哭喊不停,谢景安着实费了不少功夫才将人暂时安抚住,虽还是抽噎不止,但好歹稍稍平静下来能回他的话了。

    在林言一行人热火朝天的救援忙碌中,谢景安一边轻言安慰着很快就能将他们的家人救出来,一边状似不经意的问道:“这位老丈,我观村子里都是些年迈的老人和少不更事的孩子,再者就是些妇人,连一个家里主事的青壮都没瞧见,可是同那城里的一样,去了顺王殿下建在城外的工坊?”

    被谢景安套话的是个一脸褶子神情愁苦,头发花白的老人,浑浊的眼睛里带着些茫然不知所措,好似自己哭了都不知晓,任眼泪流了满脸,还是谢景安的问话将他惊醒了,手忙脚乱的擦了擦,惊惧的看了他一眼,小心的道:“回这位贵人的话,溪水村几十户人自十几年前就一直是刘家的佃户,家中青壮除了每年要侍弄田地,清闲下来也是要上刘家做长工的,近些日子大雪不断,刘家嫌宅子里的路不干净,出个门也不甚方便,屋顶上落着雪也让他们看的心烦,便派了管事来知会我们一声,让家中青壮每日开了城门就上刘家扫雪,紧着城门关闭的时辰再回来。”

    这几日雪越下越大,若是等停还不知晓要积到几尺厚,一边下着一边扫着倒也寻常,但一日扫上一两回也就罢了,哪里有让扫上一整日的道理,再者雪厚难行,现下又天黑的早,看莫州城离溪水村的距离着实也不近,他今日骑着马过来都要花半个多时辰,那若是用人腿走,岂不是要走到半夜去?

    谢景安想明白这一点,顿时心下有些气恼,这些个世家表面看着光鲜是个人样儿,私底下却做出这等刻薄之事,着实不算什么善人。

    谢景安在心里给这个刘家记了一笔差评,面上还是一副温和的模样,又和缓的问道:“老丈既是刘家的佃户,想来每年侍弄的好田该有不少,老丈家中几人?每年除去要交的租子,剩下的收成可够一年的口粮?能余出银钱在年节里吃上几回肉,修缮修缮住的屋子吗?”

    老人方才还叫谢景安问的情绪平静了些,好歹不是一边哭着一边回话,可如今听谢景安这一问,顿时略一怔愣,又哭了起来,一边唉声叹气的抹着眼泪,一边说:“哪有什么余粮哟,我们家去年开春还有九口人呢,除了我们两个老不死的,还有三个半大的小子帮着他老子娘干些活,可等到年底一秋收,就只剩下这一个小的了,他老子娘前两日还愁明年秋收时可怎么办,正寻思着今年再生一个,好歹不让我们胡家绝了后,谁想今日他娘和他婶子就压在了里头,若是这两媳妇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们这一家子可怎么活哟。”

    老人说着说着哭声越发大了,引的其他老人孩子也忍不住哭喊起来,谢景安一听这哭声就心里一酸,险些也忍不住跟着一起掉了泪,好容易揉揉眼睛算是控制住了,复又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安抚着这十几个可怜百姓。

    谢景安在这边问着话,林言那边也进展的极其快,一开始没做过这种活没有经验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待救出几个人后效率就升了起来,他们又都是有武艺在身的好手,做什么都比旁人利落,谢景安用尽力气才能勉强搬起来的木料,叫林言轻轻松松一抬就放在了一边,瞧那犹有余力的样子,仿佛比抱一个年幼的孩童还要轻松。

    谢景安从前虽知晓习武的好处,但大约太忙,想要习武的想法并不强烈,如今叫林言这一刺激,看的越发眼馋了,他也想有朝一日像林言这般,搬这样重的东西都举重若轻,那等他找着心悦的男朋友,岂不是也能轻轻松松的抱起来,像抱个孩子一般抱到床上了。

    即便眼前的场景不合适,谢景安还是没忍住在脑子里流氓了一回,但不过瞬间功夫就又收回思绪,不再胡想八想,而是专心的安抚起老人孩子顺带套话。

    这一忙就是一个多时辰,等他差不多将溪水村的情形摸清楚了,第二批前来救援的队伍总算赶到了。

    这第二批与他们不同,不止人数翻了几番,准备的也比他们齐全,各自的马上是一包又一包的包裹,随行的还有莫州城几个药堂的坐诊郎中,甚至在队伍的最后头,还由马拖着几个板车,板车上均绑了几个被褥,谢景安一看就知晓是为了拉受伤的灾民回城用的,不禁满意的点点头,为刘主薄的细心心下赞叹,同时暗暗松了一口气。

    有这么多人还有这么多东西在,足以处置这些受灾的百姓了。

    队伍一到达,不用谢景安和林言指挥,他先前见过的徐队正就利落的跳下马,向谢景安行了礼之后,立即分出一部分巡城卫守城卫将士开始救人,跟着来的郎中也自发的开始背着药箱为受伤的百姓医治。

    剩下的少部分军士也不曾清闲片刻,一言不发的将带着来的包袱抖开,从中取出一件件简单,没绣什么花样的棉衣披在百姓身上,在郎中为一些受伤不重的百姓进行过简单医治之后,就轻手轻脚的将之扶到一边,与其他百姓聚拢到一起。

    因为有第二批救援队伍的加入,虽场面看似有些混乱,但实则井井有条,不过三个多时辰,就赶在天黑之前,将埋在底下的百姓尽数救了出来。

    尽管谢景安认为他们救援的速度足够快,却还是死了十几个百姓,其中多以老人和妇人为主,孩子虽活下来大半,却是断手断脚,还有的叫木料砸破了头,叫飞溅出来的细小木料弄伤了眼睛,几乎没一个完好的,救援队伍护送他们回城的路上,各个哭声震天,听的所有人都心里不好受,但他们能做的就是让板车行的更稳些,尽量保证每一个百姓身上都有保暖的棉衣。

    几百人的队伍原路返回,足足用了比去时多近一倍的时间才回到城里,城里同样有人接应,很快就将这二百多百姓安置在他一早让人准备好的宅子里。

    这座宅子面积颇大,是他封地里一个富户为了给嫁到莫州城的女儿准备的陪嫁,谁知嫁妆准备好了,那富户女儿的婚事却黄了,富户觉得这宅子不吉利,想要赔些钱贱价卖掉,可莫州本就不是个富裕州城,世家富户不多,能买的起大宅子的百姓更少,若不是谢景安要安置灾民用,只怕这宅子再空置上几十年也未必卖的出去。

    谢景安在出发救援之前,就让人知会了刘主薄在城里主持后勤之事,因此这宅子在他们进来之前就已经每间屋子烧的暖烘烘的了,屋子里还堆放着干净的被褥,院子里也有王府的管事带着十来个下人熬起了稠粥。

    百姓们在屋子里安顿下来后有家人在这场雪灾丧生的还难过的抽泣不止,其他虽有家人受伤但好歹一家团圆的就迫不及待的去盛了粥,甚至还有全须全尾活下来的稚嫩孩童早忘了被压在废墟底下的恐惧,叫自己的父母一哄,登时就欢乐的笑出声。

    谢景安用来安置受灾百姓的宅子明明不大,却硬是呈现出众生百态,谢景安被林言沈卫领着军士宿卫扈从簇拥着站在角落,看着这一幕心中复杂不已,半晌叹息一声,转而吩咐道:“乘着现下还没有新的房屋垮塌,林将军叫人将那些住在年久失修,危险不已房屋中的百姓也都接出来吧,本王叫人置办的安置百姓的几处宅院沈卫都知晓,就配合着将百姓都安顿进去,再着人加强巡视,万万不能生出乱子,至于其他的,待让这些百姓歇息一晚,明日再说吧。”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二更要晚点更了,小天使们别等了,明早起来看吧

    第86章 恼怒

    林言自吩咐了徐队正带人去办差, 沈卫也遣了一个得用, 行事又沉稳的宿卫领了一队人跟着一同出去。

    这些人一去, 谢景安顿时觉得自己周边的空气也清新了不少, 深深呼吸了两口平缓心情, 正欲转身打道回府,眼角余光却瞥见林言手上的棉手套不知什么不见了, 正裸着一双手在外头,叫这般冷的天气冻得一双手青紫,谢景安还在上头看到了几个细细小小的口子, 露出来的肉殷红殷红的,血迹也没来得及擦, 都干涸在了手上,让人看的有些惨不忍睹。

    先前谢景安没看到时还不觉得,如今看到了顿时一皱眉, 有些不太高兴的道:“林将军这双手是怎么了?本王记着不是让你随本王一起出行前穿戴好了抗寒的衣裳吗?怎地手套不见了, 可是没注意掉在了路上?”

    林婉做的这手套不比后世,虽大致样子相同,却又厚又肥,寻常戴着没什么, 可要忙活起来尤其是搬搬抗抗的活儿, 就极其碍事,谢景安只以为他是嫌碍事随手放在了哪里, 亦或者给了哪个没有手套的属下戴,可谁知林言竟摇摇头, 带着些怜惜往正排队领粥的受灾百姓张望了一眼,才道:“回殿下的话,末将是救出一个只几岁的孩子看他冷的直发抖,又满手冻疮后便将手套脱下来给那孩子戴了,末将有武艺在身,即便是衣衫单薄也不妨事,从前没那手套时一个冬天也安稳的过下来了,殿下无须担心。”

    从前是从前,今年能跟从前一样吗?从前一个冬天下的雪加起来都没今年冬天下的雪厚,再者就算有武艺在身又如何?真是没见过这么不把自己身体当回事儿的。

    谢景安几乎叫林言这话气的拿眼睛瞪他,只是到底顾着他的颜面,忍住了只用略微不满的眼神看了他一眼,随后脱掉自己戴着的手套扔到他怀里,强硬的道:“戴上,既然在本王麾下办差,就要谨记着本王的忌讳,本王最厌恶你们这些仗着有武艺在身就不拿自个儿当人看的人,武艺高强又怎么了?还不是凡夫俗子?难道能比不会武艺的人多长一个鼻子两只眼不成?这次就算了,若是下次再让本王知晓,就干脆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也别在本王面前转着碍眼了。”

    林言没想到不过一件极其普通的事会惹来谢景安这么一通训斥,不由被训得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手忙脚乱的将手套接着戴在自己手上。

    按理说谢景安用这么恼怒的语气训斥他他该惶恐才对,可对着谢景安这幅痛心疾首的模样,林言没有惊慌反而忍不住有些发笑,好在他性子一向沉稳,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没能露出丝毫笑意,但一旁的沈卫却没他这么好的定力,尽管再三忍耐,还是忍不住微微翘起唇角,眼睛里也带着些笑意,还有动容。

    幸好谢景安斥责了一通并未刻意去注意他们,只看着林言将手套戴好就收了脾气,叮嘱了留下来值守的巡城卫军士几句叫他们好生看着,别出什么乱子,便径直出了门,翻身上马往王府而去。

    外面一副兵荒马乱的模样,王府里却被秦总管安排的依旧井井有条,只是来来去去忙活的下人少了不少,从前每走几步都能远远看见向他行礼的人,如今一路走回书房都没看见几个。

    秦总管带着来服侍他的下人也不再是从前见惯了的那几个,谢景安在他们的服侍下换过家常的衣裳,一边拿沁了热水的帕子擦了擦脸醒醒神,一边随口问道:“今日怎么是这几个生面孔来服侍,先前的那几个呢?被你指使到哪儿办差去了。”

    秦总管还是那副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的模样,微微躬身冷静的说:“今日日子特殊,刘主薄那里缺几个得力办差的人手,就派人求到了小人头上,小人也没法子,不敢误了殿下的大事,便将府里还算机灵的人就都送了过去。”

    他手下能用的人不多,这倒的确是个难题,他现下摊子扑的还不算大就捉襟见肘的,若是等过阵子他让人制的那些新鲜东西口碑发酵起来,才是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看来是时候想法子招揽些人才了。

    谢景安随意的应了一声,将这件事记在心里,吩咐秦总管让膳房准备一套都是硬菜能顶饿的席面,也不穿氅衣,就这么袖着手穿过走廊进了书房。

    书房里林言比他动作还快,已然换过衣裳洗漱了一番坐着等他,看到他进来就要起身行礼,谢景安却先一步伸出手将他压坐在椅子上,笑着道:“如今书房里就只有你我二人,就不用拘泥于这个俗礼了,再者你才剿匪归来又跟着本王忙活了这么一天,想来早就累狠了,快好生坐着,待陪着本王用完晚膳,便早些回去歇息,明日再来见本王。”

    林言的确如谢景安所说早就疲累的浑身酸软,也是他性格坚毅才一直坚持到现在,如今叫谢景安这么一按,林言也就没再硬挺着,而是从善如流的坐了下来,甚至觉得现下的气氛叫他颇为放松,坐着不像从前似得直着腰身看着就让人觉得累,而是略微斜着靠在了一侧,整个人看着立时就温和了几分,脸上的煞气也看着没那么骇人了。

    谢景安自然觉出了他这幅变化,又顺手递了个软枕给他让他坐的更舒服些,拿起桌上的茶盏吃了几口缓解了口渴,才猛的想起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