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青山不改[综武侠]》分卷阅读84

    这杨勇呢,他是一肚子花花肠子,加上贼心不死,转手又把杨章氏的丫环翠儿给勾搭到了手,就想着好两边都来钱。前段时间杨勇跟人家赌钱急红了眼,输了好多银钱,而但凡是开赌坊的又是好招惹的,杨勇自是想法设法的筹钱,那会儿正碰上齐二娘被流言逼得跳河自尽,杨勇偶听一人说“造孽啊”,当即就灵光一闪,想出了这么个借着齐二娘枉死,变成恶鬼来索命的名头,来将杨章氏,杨文昌和李婆弄死的念头。

    本来,杨勇最想弄死的就是杨章氏,到底杨章氏一死他就能继承她家的家产。

    可光弄死杨章氏一人就太招眼,再加上苏氏知晓这事后,也蛊惑他说把杨文昌一起弄死,他们俩能双宿双飞不说,还能把杨文昌家的钱财攥到手心里。

    既都添上了杨文昌,那就做事做周全,把乱嚼舌根的李婆也给算上,要知道齐二娘和那货郎有私情这事,头一个无中生有往外说的就是那李婆。她这人上嘴唇碰碰下嘴唇的,就把人齐二娘往火堆里推了去,齐二娘若是想报仇定然不会放过她的。

    另外,就如同先前许楌推论的那般,翠儿也是杨勇的同谋。不仅如此,更夫孙二虎也是。

    前者是被杨勇用情哄骗,后者的情况却要复杂的一点。

    顾青当时在建昌县义庄时,就提到了杀死李婆的是两个人,一个手稳如磐石,显而易见不是头回杀人,另外一个负责拔掉李婆舌头的是个新手,他一开始还在犹豫,但后来下定了决心。这两个人心黑的自是杨勇,新手说的便是更夫孙二虎。

    又说来孙二虎和杨勇本就没什么牵连,只他会掺合进来,是因为他在打更时撞见了扮鬼的杨勇。杨勇当时本想杀人灭口,可孙二虎本就和齐二娘被逼着自尽一说没什么牵连,若是他死了那原本的如意算盘,就相当于被打得不如意了。

    而就在杨勇迟疑时,孙二虎却当即跪地恳请‘女鬼’杀了李婆。

    原来孙二虎先前还有一个姐姐,正到了婚配年纪时,李婆就上门来给说了一门亲事。当时李婆舌灿莲花,把对方说得要多好有多好,简直天上有地下无,孙二虎的父母被说动了,然而等把家中小娘子嫁过去后,没过半年那边却来报信说娘子得病没了。

    后来孙二虎才知道那家的男人是个暴脾气的,家中婆母也不是善茬,前头一个媳妇子都让那这母子活活磋磨死了,那李婆是收了他们家的银钱,才过来骗了这门亲事。孙二虎自是恨透了那母子和李婆,恨不得他们早日死了才好。

    说来也是报应,就在他姐姐去了没月余,那黑心肠的母子家里就走了水,当时邻里邻居的却是没有一个人去帮忙灭火的。

    既是他们俩被烧了死,那就还有仍是不知悔改的李婆。

    这孙二虎本性不坏,他若是能下得住手去害死李婆早就做了,没必要等到现在。只如今李婆又用她那张嘴祸害了齐二娘,这给孙二虎的触动太大了,他想着若是他早日弄死了李婆,就不会有像他姐姐那般的女子,再遭受无妄之灾进而丢了性命。

    杨勇知道后,就干脆利用孙二虎的心思,把他拉下水,让他亲手去把李婆的舌头拔下来。这么一来,孙二虎手上沾了人命,他不保密也得保密。

    到此,“女鬼杀人案”方宣告彻底破解。

    只是当下众人的心情却说不上欣悦,更多的还是五味杂陈。

    这桩案件最开始的时候,就连建昌县府衙里的人都倾向于认为是齐二娘的冤魂来索命的。这其中除了因为杨章氏,杨文昌还有李婆的死过于离奇外,还不乏觉得这样才解气的意思。齐二娘本就是无辜的,却被这么一干人给逼得自尽,他们若是就那么心安理得的活得逍遥自在,那才叫好人觉得心中不忿呢。

    可如今呢,证明了这并非齐二娘的冤魂作祟,而是恶人为了钱财起了歹心,才借着她的名义讲杨章氏等三人杀害。这是恶人自有恶人磨了,可齐二娘却成为了最无辜的那个,没有人惦记着她,就连她的尸骨都还无人去收殓,那洛河镇的镇民们或许心有愧疚,可他们更多的还是在意自身,这不是都连做法事的大师都请来了吗?

    还有那孙二虎,李婆这样的人是死有余辜,只他却用错了方法,成为了杨勇的同谋,律法下他自是有罪的,可情理上大家却还是偏向于理解和同情的。

    这种情感的割裂,让为官者都不好受。

    倒是被顾青拉下水,来助他一臂之力,结果是扮成了女鬼去恐吓杨勇的白玉堂,他已经卸下了那一身把杨勇几乎吓破了胆的装扮,这会儿正手中把玩着他惯常不离手,拿来当暗器的黑曜石,毫不客气的开口道:“那孙二虎虽是懦弱,关键时刻倒也不失血性,与其让他被收监坐牢,不若跟了我去。你们官府研究劳什子律法,我金某人却是不在意的。”

    “为何你说得好像你能从我手中把人带走似的?”顾青说着还皱起眉来,似在回想什么,“我没记错啊,在镇外的竹林中你确实没有打过我。”

    白玉堂:“……”

    顾青根本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直把向来心高气傲的白玉堂气得想再次跟他打一回,不过在白玉堂白五爷恼羞成怒前,顾青收起了轻松的神情,沉声道:“孙二虎只是从犯,再加上他主动投案自首,决心悔过,那衙门自是酌情考虑,从轻判刑的。”

    孙二虎是没有投案自首,可顾青既然这么说了,那案宗记载上孙二虎就会是主动投案自首,这么一来再加上他是受到了杨勇蛊惑,只能说是从犯,到时候裁决时死刑是不会判的,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可“活罪”也分什么罪,就像是流放,流放于闽南和流放于岭南可是截然不同的,岭南多瘴气,到那里的犯人往往没有死于劳作,而是死于岭南的水土。

    只孙二虎的判决可以稍后再做定论,现在还有另外一件摆在眼前的事:

    “那被洛河镇镇民请来做法的大师,现如今就住在杨氏族老家中,只等着明日吉时一到就开坛做法,我觉得我们可以去找他谈一谈。”

    白玉堂不解,嘴上也不客气道:“怎么着?庞大人是想和大师谈一谈如何愚弄乡民吗?”

    顾青眉目间的忧郁浑然天成,道:“总不能让齐二娘死后连个坟冢都无吧。”民俗上来讲,齐二娘既是嫁到杨家,那她便是杨家的媳妇子,她能埋的地方也只会是杨家的墓地,便是她娘家想把她的尸骸带回去,都找不到地方埋葬。更何况齐二娘的娘家既是能做出为了十亩田,就把自家小娘子往火坑里送,又哪里能沾手这样的麻烦事?

    白玉堂一愣,旋即就懂了顾青话里的深意:“你是想借那大师之口,让杨氏一族为齐二娘收殓。哼,这般做岂不是太便宜那杨氏一族,还有这洛河镇的愚民们?在我看来,杨章氏,杨族长还有那李婆是罪魁祸首不假,可也少不了他人的推波助澜!”

    顾青不动声色的说:“那你想怎么做?”

    白玉堂想了想道:“让他们给齐二娘磕头赔罪,每年清明为齐二娘上香供奉。”

    “这不过分,”顾青话锋一转道:“想必懋叔你已有了主意?”

    白玉堂还真有,只还需要顾青的配合:“把你准备的那套行头,再借给我一用。”

    顾青表示没问题,还问道:“那还需要我给你配音吗?”

    白玉堂当即脸都黑了,他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道:“不、需、要。”

    咦?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白玉堂话里的“行头”,说得是他们先前在杨氏祠堂里吓唬杨勇的那一套东西,像是用锡箔纸反红布反出来的血光,像是用干冰弄出来的烟雾,再有水滴滴到青石板上变成了血红色等等,就是白玉堂扮成齐二娘的两套面具,就是那一套正常的,另外一套很吓人的,都是由顾青提供的。

    没错,扮成齐二娘的是白玉堂。

    可配音的是顾青,白玉堂就只需要做样子,连嘴都不用张,这样看起来也更吓人就对了,不过现在白玉堂似乎看不上顾青的配音呀。

    嘛,这是情有可原的。

    不说旁的,就是先前‘齐二娘’对着杨勇说“奴家不听奴家不听”时,白玉堂就差一点破功,更不用说后来顾青给配音配出来的“霸王硬上弓”的味道。

    这和想象中的祠堂鬼审人,根本不一样好吗?

    事实上不止白玉堂白五爷无语凝噎,就是在祠堂外配合着渲染气氛的庞谢,许楌等人,除了庞谢因为跟在他家少爷身边多年,见识过他家少爷扮成小娘子,还有很多其他独树一帜的事,承受能力还是好的呢,其他人都不知道说什么为好。

    往好的方面看,他们哭笑不得的同时,就不再那么害怕了——气氛渲染的太好,女鬼装根本无可挑剔,即便他们事先知道女鬼是人假扮的,也被吓得不轻。

    话说回来,顾青和白玉堂就去了杨氏一族族老家,和被请来的大师进行了一番友好夜谈。那大师也是个识时务的,当即白玉堂和顾青说什么,他都一口应下,等到第二天开坛做法时,跟又扮成齐二娘的白玉堂配合的那叫一个默契,成功的把整个洛河镇的镇民,吓得不说屁滚尿流,那也是脸色惨白。

    齐二娘的尸骸被入殓,在旁边还盖了一座齐二娘庙,里面供奉着齐二娘的牌位,洛河镇的镇民把她当做土地公一样来祭拜,只求着她懂得冤有头债有主,不要拿滥杀无辜。

    本来洛河镇的镇民只是迫于化作恶鬼的齐二娘的淫威,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才会这么做。只是后来不知为何,就有在家中受到婆母或自家官人磋磨的媳妇子,虔诚的来齐二娘庙里祭拜,希望齐二娘能保佑她们。

    说来也奇了,凡是这么做的媳妇子,家中作恶的婆母或是男人都接连走厄运,这般传来传去都道是齐二娘显灵了,那家中磋磨媳妇子或是小娘子的,都慑于齐二娘的威力或是不敢再行恶,或是有所收敛。

    一来二去的,齐二娘庙的香火再也没断过,成为了受到磋磨的小娘子们的庇护神。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如今还是说一说当下吧。

    齐二娘的骸骨被收殓,杨勇等一干涉案人等被悄悄缉拿,“女鬼杀人案”被盖棺定论,顾青也就该回汴梁了,而白玉堂他等着看看洛河镇的人有没有言出即行,完了后是要回陷空岛的。

    所以他们俩这算是分别在即,顾青想了想就同白玉堂说:“我观懋叔虽年轻气盛,性情高傲,不问律法只遵从本心行事,还爱在房顶上偷窥,可这并不掩盖你嫉恶如仇,正邪分明,行侠仗义的美好品质,不可谓不是瑕不掩瑜。”

    白玉堂:“……有话直说。”

    顾青直说道:“我欲朝官家举荐你入朝。”

    白玉堂一挑眉,眉宇间的高傲展露无遗:“当我稀罕不成?”

    “我知道你不稀罕,可这不是我——”顾青停顿了下才把话说全,“——还没有朝官家举荐过什么人吗。当然懋叔你认为是你太过于优秀,让我生起爱才之心,也不是不可以。”

    白玉堂:“……”

    白五爷二话不说,就朝顾青甩了个冷脸,完了他就招呼不打就闪了人。

    庞谢都说不出是这个金懋叔怎么就那么狂的话,他家少爷有时候说话都能把人给噎死,他就是感叹了句:“也不知道这位金少侠的轻功,和御猫展大侠相比,哪个的更胜一筹?”

    展昭虽是在汴梁城中初来乍到,可官家又是封了封号,又是赐了正四品的官职的,让南侠展昭在汴梁城一下子就红火起来,就在顾青离开汴梁到淮南来前的那么一天功夫,庞谢都知道了他的事迹。

    “或许你很快就可以知道答案了。”顾青意味深长的说道,不等庞谢回过味来,就催促着他去准备回程。

    庞谢不由得在心里嘀咕,总感觉他这榆木脑袋是不能好了。

    等三日后他们回到汴梁,并没有直奔太师府,而是回了顾青自己的府邸,且一到府邸顾青就钻进了书房。

    庞谢一面叫随行的家仆回太师府报信,一面好奇起来他家少爷这是在谋划什么?要知道从建昌县回来的路上,他家少爷就在写着什么,起初庞谢还以为是给官家的奏折,或是给老爷的家书,可庞谢瞄了一眼后发觉不像,倒像是在写话本。

    庞家什么时候需要他家少爷写话本赚钱了?

    好吧,庞谢当然知道这不可能,可他左思右想都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他心里就和有个猫爪子那么挠似的难受,干脆在送茶水进书房时问了他家少爷:“少爷,您这是在写话本吗?”

    “戏本子,”顾青头也不抬道,“你去把汴梁城最红火的戏班子请个过来。”

    这是要排一出戏?可老爷的寿辰已过去两个月了呀。

    一头雾水归一头雾水,庞谢还是照着他家少爷的吩咐去请戏班子了,没多时就请了同春班过来。

    同春班的班主姓谭,谭班主被庞谢带过来时是战战兢兢的,不知小庞大人叫他们过来是做什么?说起来同春班的也不是没有招待过朝中官员,可那其中还真没有过小庞大人,据说小庞大人是个不耽于享乐的,那怎么好端端的就请他们来府中呢?

    谭班主想得太多,还没往好的方面想,以至于等见到顾青,顾青向他请教他们戏班子的运作方式时,他缓了一拍才反应过来。虽是摸不着北,可谭班主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详细的说起了他们的表演模式,还有曲牌,宫调等。

    顾青听得很认真,渐渐的谭班主也放松了下来。

    等末了谭班主才试探着问:“庞大人,您这是?”

    “哦,我想排一出戏。”顾青说得轻描淡写,可谭班主万万没想到这出戏排着排着,就排到了宫中,而且来观看的不止有文武百官,还有官家。

    好在同春班近来练就了铜心铁脏,见到了官家没有发慌,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就侯立在一旁等着开戏。

    上首赵祯把始作俑者招到身边,悄悄问道:“元英啊,你这回又是闹得哪一出啊?”

    顾青垂目道:“臣先前同陛下说案件,不是口述便是奏述,又恐陛下觉得乏味,便想着将这案件由着伶人演出来,并非无的放矢。”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