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要被吃》分卷阅读16

    爆破弹有了,霰弹还会远吗。(⊙v⊙)。

    袁克定火速和小舅舅开始了商谈。84年建立的海军衙门,掌握实权的不就是袁世凯的上司李鸿章吗。只要炮弹造的出来,不怕没有销路。现在最让袁克定担心只有改进可以成功不和要是李鸿章“眼红”,一口吞了怎么办。

    还好于尚谦给袁克定了一个保证,说是研究室到时候的结果的最坏的打算也只是开花炮弹被改进,第二代研究不出来而已。只是于尚谦让袁克定做好准备,到时候炮弹研发出来之后,他们的这个场子可就处于一定的风口浪尖了。虽说现在这个场子手续上是齐全的,但是就是怕一些小人作祟,袁克定最好可以让袁世凯为这个场子展展立场。

    袁克定表示知道了,和管家一起把小舅舅安顿好后,就投身于书房,希望把他脑子里面可以帮到于尚谦的东西都揪出来。

    袁府在于尚谦来的这几天可以说是风平浪静,一片祥和。

    可是袁世凯的心情却没有这么平静。尤其是想到那天在演武场上袁克定的表现和谈话,晃过神来,心里说不出的不安。

    袁府袁老爷子的院子在西侧深处,平日无事老爷子喜欢在书房里面练字。

    来到老爷子的院子,这个院子不会受到外界的一丝一毫的干扰,难得的宁静安谧。袁世凯让所有在一旁伺候的仆人都退出了书房,袁世凯看着老神在在的袁老爷子,心里面难免平稳了一些。书房内,袁老爷子也不开口说话,继续笔走游龙中,袁世凯踌躇了一下,还是把自己来这里的目的说了出来。

    “父亲,你说,记儿是不是太过聪明了。”说来好笑,别人家都是担心自家孩子不够聪明,这袁克定表现够好了,却反而让袁世凯更担心了。袁世凯不觉得自己小题大做了,不说别的,就这几年,袁克定做了太多的事,太多好像都不可能的事。

    从钱到权,袁世凯在这次于尚谦来之后,发现连自己的思路都一直被影响着,他作为记儿的父亲,不是他教导儿子,却被儿子在暗中默默地潜移默化了。

    他可以想象,如果照他以前的那个样子发展下去,现在的自己绝对是儿嫌爹厌,飞扬跋扈的二世祖一个,哪有会有这么好的名声,这么温馨的家,以及,现在真正拿到了手中的实权呀。

    但是就是因为这样,袁世凯才心惊。如果这是一个看过千帆过尽品完人生百味的耋耋老者来指导他,他不会觉得奇怪,但是那是他儿子呀,而他儿子现在才虚岁十岁,哪里来的人生经历,哪里来的这么慎密的思维!而且袁克定不像那些神童,总是把自己的光芒展现出来,低调的执行他的“智多近妖”。

    而这次于尚谦来,他在旁边看着舅侄两个在哪里聊天,却发现两人就如同平辈之交一般,而且看语气,在某些地方于尚谦还是很认同记儿的。可于尚谦是谁呀,跟于氏合作了这么多年,袁世凯还不了解他老狐狸的本质吗。

    再结合没有几天,记儿又跑过来跟他说要什么厂子什么帮忙,袁世凯那时的心跳都是没有规律的狂跳。不是他想小看自己,连他在很多事上都没有这么大的魄力,记儿这么一个小孩怎么敢呢。

    袁世凯越想越不得了,火烧屁股的赶紧去找自家的老爷子商量。

    看着袁世凯脸上不能遮掩的担心,袁老爷子不知道是该骂这小子沉不住气的笨呢,还是说他现在才反应过来的笨呢,袁克定的事现在才发觉不对。

    只不过,这样的事,谁也想不到。

    想在袁克定给他说时,他也是大吃一惊。这么离奇的事情发生在自家小辈,尤其还是自己最疼爱的孙子身上,袁老爷子还有止不住的心疼。

    当然这事不能跟袁世凯说,这小子虽然已经是当两个爸爸的人了,但是还不够成熟稳当,想让他挑起袁家的大担子,还是要在磨砺磨砺一下的。看见那边坐着的人一副马上要爆发可是碍于老子尊严不敢乱动的样子,袁老爷子不由得瘪了瘪嘴,看这性子,这么点气都沉不下来,真是!

    袁老爷子把自己说成的幕后的决策者,把袁克定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揽到了自己身上,才看见袁世凯的脸色好了一点。老爷子最后交待,以后要多“帮帮”他儿子,不然他这么大一坨,吃肉也不能白吃。

    袁世凯得知了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后,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又开心的去找儿子了。至于其他的疑点,袁世凯也自欺欺人的忽略了。

    这几天他担心儿子跟那些不干净的东西扯上关系,自然是冷落孩子不少时间,哼,现在嘛,他要重新去儿子那里找存在感。儿子可不能白白便宜了他的小舅子,不就是争宠,谁不会呀。其ws心理不足为外人道也。

    袁老爷子看见袁世凯已经恢复战斗力之后就没有管他了,只是把自己留在书房里想到那天的情况。

    袁克定自己不是傻子,知道自己的马脚已经都得太多了,怎么都用常理说不过去。在袁克文出生后,已知的历史改变,袁克定自己每天也是提心吊胆。

    但是既然常理说不过那么他也就不走寻常路了。

    还是早死早超生吧。(→_→)。

    虽说有言道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但是袁克定不觉得不吱声是个明智的决定。但是就算是要说,袁克定也不准备把自己的老底交出去,什么叫语言的艺术,是时候用了。

    袁克定也没有说多少,首先肯定不能说自己不是袁克定,要是让老爷子知道自己的孙子被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孤魂野鬼占了身躯,绝对是没有好果子吃的。接下来,只要守住这一条,也就是任他编造了。要合情合理的编,要声情并茂的编,感谢tv,感谢芒果台,让他能把这个剧本走下去。

    在向袁老太爷坦白的时候,袁克定的说法是庄周版的袁克定梦蝶。说他就是从那次小时候那次事故之后,就不时的梦到一个人,先是一个老人,寄居在别人的房子里面,每天为了维持可怜的尊严凄惨的活着。那时被吓着了,又不知道给谁说,于是之后,在身体好后,那像是鬼上身的举动也就有了解释。

    之后,如同时间倒流,那个老人在不时的梦中拜访中,慢慢的年轻起来,他也觉得越来越有种莫名的诡异的熟悉感,直到,看到他所熟悉的场景。那是一座破旧的房子,但是它曾经十分辉煌,房子褪去了修饰,时光的作用失效了,袁克定看见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正是他的家——袁府。

    可是这家里面就只有小猫两三只。

    接着便是一个个的葬礼,死去的亲人重新回到了身边,最后回来的,尽是他的父亲,袁世凯。袁克定说道这里时已经泣不成声。

    之后便再没有梦见过了。

    可是这断断续续梦还是把袁老爷子吓了一跳。他知道,如果按袁世凯的性格,那说不定真的就是最后的结局。袁克定没有把所有的真相都说出来,九真一假最能使人相信,但是袁世凯妄想当皇帝,“被人骗了”当上皇帝却死于非命的这件事情袁克定还是说出来让袁老爷子定夺。

    袁老爷子震惊之后,没有说什么,静静把袁克定抱了起来,“乖孙,乖孙”喃喃道到。有温热的液体湿了袁克定的衣裳,有力的大手在袁克定的后背拍着,“没事了,没事了,不担心,不担心。”老爷子明显为自家命运悲伤。只是袁克定不知道袁老爷子是让他不担心,以后他父亲这事是他来管,还是让他别担心以后他自己的命运,绝不会死都没人送终。

    袁老爷子打什么注意袁克定不知道,但是在这之后,袁老爷子却默默给他打起了掩护。

    袁克定其实担心了的,袁老爷子会不会从他说的这番话中,推断出是他·原身·袁克定,害的袁世凯。

    如果想通了,那会拿他怎么办?在他融入了这个家庭里面以后。

    老爷子在这之后就什么没表示了,但足够温暖袁克定的心了。少有的温情。

    有了袁老爷子做后盾,袁克定的底气足了不少。而袁世凯也更加配合了。即使有点疑惑,为什么他的父亲是把事情给记儿说,让记儿去做事,还在这么小的时候。可袁世凯不敢否定老爷子的决定,还是乖乖执行。

    父亲看重记儿,袁世凯想不通,但是给记儿好处、培养是看得见的,想不通就不想了。

    这阴差阳错的,合了袁克定的剧本,让他披着这张小鬼皮能继续演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老袁:孩子怎么聪明,肿么办

    老爷子:不要奇怪,记儿其实没有怎么聪明,是你太蠢,才衬托出来的

    老袁:爹,你怎么这么说我,我还是不是你儿子!

    老爷子:不是,本来就是抱养过来的= =、

    第16章 岂曰无衣

    第十六章 ·岂曰无衣

    袁克定的年龄就像他的身高,永远是个硬伤。袁世凯这边是“配合”了,可是袁母一个深宅妇女怎么知道这三爷俩的约定。

    袁母是不知道家里的男人有什么计划,可是她是看看白花花的银子就被儿子那么眼都不眨一下的花了出去。于是,在怂恿袁母把小金库的钱花出去做好“投资”后,袁母深感袁克定不时冒出头的赌徒心理有点让他担心,武器是这么好搞的吗?!当时自己是怎么鬼迷了心窍,怎么就听了这么一个小孩子的呢。

    不行不行,小孩不管不行。至于怎么管,扣钱呗,有用又实际。某人的一大笔进账就这么没了。

    于是袁克定就真的差钱了,特别是他现在还很需要用钱。别是在说笑吧。不说身为袁府大公子的他吃喝不愁,但就凭袁傻爹爹对自家儿子的无下限宠爱和袁母袁老爷子不时给的零用,怎么要用钱也不该不缺钱呀。

    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在袁母做这个决定前,袁克定已经以自己长随私人的名义对一个茶厂下叉了,因为那个茶厂真的便宜嘛。典型的有便宜不占是猪头的例子。就把自己所剩的钱几乎全掏出来搞投资了。

    袁克定坚持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袁克定觉得西方的炮火轰开了华夏的国门,但是却改变不了当时的一个事实,他们花出去的钱比赚回去的钱更多。 即便西方大量输入鸦片,中国茶叶的出口额也能与之相平衡。茶叶关税都可达到年均几百万两,那其中的利润又怎么不叫袁克定眼红。

    可是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便宜。不说那茶厂拿出来的茶虽说质量没问题但是品质也同样不高,单是现在国内在卖茶市场上的饱和也够袁克定喝一壶的。

    还有工钱,成本钱什么的。袁克定现在真是恨不得一分钱扳做两分花。这真怪他上世的小市民心理。小袁的脑子思维虽然是现代的,但是事实证明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新的好。

    又不是什么太平盛世,这种穷人喝不起富人不会喝的茶真的是两边不讨好。

    “本人已死,有事烧香”。〒▽〒

    “小菜菜呀,你说我该怎么办呀,早知道就先做个市场调查了。”袁克定又捏了小孩几下,软软的手感真好。自己把小孩养得好呀,值得骄傲。

    蔡锷不懂什么叫市场调查,但是他对袁克定这种不知道能不能定为猥亵的行为的还是有所抗拒的,可还没等他有所行动,他已经主动的“被”投怀送抱了。“你说我是不是放弃呢,放弃呢,还是放弃呢。”袁克定一人在一旁逮着小孩发人来疯。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小孩被欺负的快乐之上。

    蔡锷对此不禁握拳,他一定要在以后成倍的报复回来,不然就对不起他这被捏红的脸,从没人敢这么戏弄蔡锷将军!他以后一定要把袁克定这样那样!

    可是放弃什么的说说可以,真的这么去干肯定不可能。他的钱可不能就这么填进去呀,他虽然不是尖酸的资本家可是也不是大方的慈善家呀。可是钱钱钱,命相连。既然国内市场接近饱和,那他这茶是不是可以走海外市场呀,来一个内销转出口吧。

    即使袁克定在茶厂的购买上充分体现了什么叫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但还好上天有好生之德,天无绝人之路。

    袁克定表示这点得感谢他聪明的伴读,是他提到西洋的烟丝可以买回来给袁爹当送礼佳品的。西洋的烟丝可以外销,那中国的茶叶为什么不可以外销呢,何况他还有小舅舅那条线呢。

    袁克定天真的想到。这想法天真点,行动可能就要艰难点,但总归有一个主意还是好的。而且其实他心里还有一个模糊的主意,但是,他也拿不定这个主意好不好,哎,到时候在说吧。

    袁克定翻来覆去的想了一段时间,还是拍板决定去南京找他的表哥,他小舅舅的乖儿子。

    与子同仇

    闹市里,人流中,于氏财团的某个西洋铺子内。

    说起这于氏财团,这几年是做的越来越大,赚得厉害呀!谁不知道南京最大的那条街上的那个最洋气的西洋铺子就是他们开的。

    加上后面又有人撑腰,没人敢对其玩横的;而于氏这边做生意的也不是一朝得志就用鼻孔看人的那种人,对其他商家那是一个棒子加一颗红枣。做生意的,你吃肉我可以喝汤;讲一个和气生财加上拳头大是老大,也就这么过了。 可以勉强算一个周瑜打黄盖。

    在于氏商铺站稳脚后,来招惹的话还是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比较好。

    可是今天于氏的西洋铺子就来了一个闹事的,一个小屁孩嚷嚷着找大掌柜,不是捣乱是什么。坐堂的看见袁克定已经由宝蓝变成灰蓝衣衫还有裂口,毫不客气的就把小孩往外赶。而袁克定又觉得自己不是那种自己摆不定事就把自己身份说出口压人的那种人,他也没有可爱的德拉科的口头禅“我爸爸……”这个。

    于是他就这么被舀出了店。(其实小袁你的语气要是更恶霸一点,效果或许会更好哟没准直接当疯子被人捉住关起来。)

    这事其实真的不能怪当事人双方。

    这边袁克定是在街上看见了欺男霸女的恶徒,那一个叫怒发冲冠,在用自己那小身板证明了现在的武力值只可智取后,赶紧让随身护卫去当包青天了。其实他是想顺便把侍卫甩掉,有侍卫跟着总是让他不习惯,他总会脑补自己是那些跟着黑衣保镖的暴发户。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