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X李世民:杨花落,李花开》分卷阅读295

    ☆、杨广x李世民-282 恫吓

    282 恫吓

    “这……”云定兴忽然听李世民问了这么没头没脑的一句,眼珠子骨碌碌的转了数下,想了半晌只能挤出一句,“……请李侍卫指教。”

    李世民悠悠的说道:“圣上是这样对我说的:世民啊,朕知道你武功不错,以你的身手,独自一人要悄悄地突围而出并非难事,所以朕就派你出去给朕看一下。现在那勤王木诏已经投下汾水都有好些日子了,朕知道离这雁门最近的驻军就是屯卫将军云定兴所统率的军队,他应该是能够最早赶来雁门救驾的人。”

    “只是这个云定兴啊,不简单哪,以前是废太子的宠妃云昭训的父亲,他那千娇百媚的女儿还给废太子生了三个儿子。朕本应将他也作为附逆罪人抄家斩首的,他却颇有大义灭亲的情操,主动向朕请求将他那些外孙全数诛杀。朕见他这么识大体、知分寸,就如他奏请把他的三个外孙都处决了,却留下了他一条小命,还提拔了他当少府丞,此后一路升官加爵,直到如今的屯卫将军。可是朕心里还是一直在寻思呐,这家伙会不会只是忍辱负重,等待时机,好为他的女儿女婿、还有三个外孙向朕报仇雪恨呢?”

    “所谓‘板荡识诚臣’,现在朕正处危难之境的时候,也就是考验此人的最佳时机。世民你去给朕悄悄地看一下他会不会趁此机会就拖延时间,迟迟不来救驾,好借突厥人之手把朕给害了。如果他真的是那样的小人,世民你就用朕封你为千牛备身之时赐给你的千牛刀,把那老家伙的人头一刀砍下,送到雁门来给朕,那么朕就算是给突厥人害了,至少也拉上他来给朕垫尸底!”

    李世民这一番话说得悠然平和,好像只是在复述一件丝毫是不足挂齿的小事,云定兴却听得脑子里犹似落下无数个焦雷,把他炸得身子一软,就此瘫倒在李世民脚下。

    本来云定兴这堂堂屯卫将军,在官场之上纵横来去几十年,什么大风大雨没见过?如今却竟然听了李世民这黄毛小儿一番虚言恫吓就惊骇成这个样子,实在是因为他的女儿确实是当年废太子杨勇最宠爱的妾妃云昭训,他这些年来顶着废太子岳父的身份,却不但没有跟着丢了小命或至少是丢了乌纱,反而一路青云直上,那是全靠他足够心狠手辣,出卖自己的亲外孙,也是足够恬不知耻,对皇帝的宠臣宇文述极尽阿谀丰盛之能事。

    然而他心中始终对自己这废太子岳父的身份感到惴惴不安,也不晓得那喜怒无常的皇帝什么时候又会突然记起自己的这个身份来,一手又可把他这几年来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官位打回原形,甚至是尽数剥夺。他心中有着这样的忧惧不安,李世民就看准了他这“软肋”下手,果然是一击即中,立时吓得他魂飞天外、魄散九霄,只道这些年最最害怕的大祸终于临头,哪里还想到要分辨李世民这番话是否属实?

    这时他只是竭尽全身之力连连叩首于地,敲得“咚咚”作响,叫道:“饶命啊,饶命啊,李侍卫千万要明鉴,我不是想拖延时间不去救驾,更加是想都没想过什么欲借突厥人之手报复圣上……你一定得向圣上好好地解释,……”

    李世民冷冷的看着这屯卫将军跪伏在自己脚下,以头叩地直撞得地面上渐渐的现出血色——那自然是他用力得把额头都叩破了的缘故——,这才又慢悠悠的开口说道:“云将军,那我就请你教教我,我该怎么向圣上解释你这行军迟缓之举啊?”

    云定兴听这少年虽是明显的语带讥讽之色,但好歹不是一开口说的就是要取自己性命,勉力镇定心神,道:“李侍卫,你也看到的,我这支军队兵微将寡,哪里是突厥数十万大军的对手?我若是不等到两京主力前来支援就冒冒失失的冲到雁门城下,结果只会是片刻之间便被突厥军的铁蹄踩成肉酱,还哪里真的能救得了圣上?确确实实,我真的没有存心要趁机落井下石谋害圣上的!”

    “云将军,你作为臣子侍候圣驾多年,应该比我这少年人更清楚圣上的性情。要是我把你刚才那番话拿去向圣上覆命,他会怎么想你?”

    “这……这……”云定兴也不知道是想不出来,还是想出来但已吓得心胆俱裂而说不出来,“这”了好几次还是“这”不出什么下文来。

    李世民看着他那惨白如纸的脸色,道:“圣上一定会想,你要真的是有心对他竭尽忠诚,就应该明知前面是必死之地也会毫无惧色的冲上前去,陪他同死。你现在却这样畏缩不前,那就叫做‘贪生怕死’,更要罪加一等,罪该千刀万剐!”

    他此言一出,云定兴口中只发出“呜”的一声悲鸣,双目一翻,竟是吓得昏死了过去。

    李世民见他如此受不得自己的恫吓,也是暗暗吃了一惊,向刘武周打了个眼色,着他上前按压了几下云定兴的人中,把他救醒过来。

    云定兴悠悠醒转,看到眼前这穿着千牛备身服饰的少年仍是一脸森冷冰寒之色的瞅着自己,丝毫没有露出半分同情怜悯之态,忍不住老泪纵横,又再用力的叩头于地,叫道:“李侍卫,你救救我,你救救我吧……”

    李世民见“铺垫”已做到十分足够了,这才略略缓和了脸色,道:“云将军,我也知道你很难做。本来呢,我既奉了皇帝之命出来看你的所作所为,就只管照皇帝的吩咐拿这身上的千牛刀砍了你的脑袋回去覆命便可,管你有没有什么为难不为难?不过呢,幸好你这军队里有这位刘校尉……”说着他又向刘武周一指,“……他是我以前就结识下的朋友,你要是不管不顾的带着军队一头撞进突厥军之中闹个全军覆没,我这朋友也要跟着你死无葬身之地了。所以呢,为着他,我就多费一点心,想办法帮一下你的忙,就以你这么一丁点军力,把那数十万的突厥大军杀退,如何?”

    云定兴听得一时目瞪口呆,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世上竟然有这样的好事?竟然这小子本来是奉皇帝之命来杀我的,现在却反过来要帮我?不过……就算他真的肯帮我,他又怎么可能真的凭这么一丁点兵力就以少胜多击败那样庞大的一支突厥大军?我是不是给他吓疯了,以至于听错话了?要不就是这小子疯了!

    李世民见他张着嘴巴一副吓傻了的样子看着自己,剑眉一竖,脸上又似罩上了一层寒霜,道:“怎么了?看你这样子,倒是宁愿我现在就拿这千牛刀砍了你的脑袋,是不是?”

    云定兴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连忙又再接连的叩头:“不不不……李侍卫肯帮忙,我感激都来不及呢。只是……怎么可能啊?我们这么一点兵力,给突厥人塞牙缝都不够的呀……”

    “这件事你就不用操心了。现在你要做的,就是把这支军队的指挥大权交给我,我保你性命无虞,如何?”

    “这……”

    云定兴还在犹豫,李世民已摆出一副大不耐烦之貌,霍然起身,道:“好啦!我不跟你啰嗦了!既然你更想现在就死,我成全你便是!”说着,“呛啷”一声大响,已从腰间拨出了那把明晃晃的千牛刀。

    那如雪的刀光晃到云定兴眼前,他又是禁不住浑身大大的打了个寒颤,赶紧嘶声叫道:“不不不……好,好的,这里的军权……可以给你,但是……你……你真的可以保证不出岔子?真的可以……就凭这么一丁点兵力就把突厥大军击败?”

    李世民正眼也没看他,只是把那柄千牛刀举在自己面前,看着那明晃晃的刀刃像一面镜子似的映照出自己那冷若冰霜的脸庞,另一手轻轻地由上往下抚过那如水冰寒的刃锋,冷冷的道:“你现在还有选择吗?要不,就把头颅给我;要不,就相信我!”

    后记:

    1、哇哈哈哈哈~~偶家世民宝宝好厉害吧?以往写的都是他在皇帝、父亲这些权力或地位比他高的人面前,显不出他腹黑冷酷的一面~~这一章就充分地展现出他后来做秦王时的威风与威严了吧?

    ☆、杨广x李世民-283 遇变

    283 遇变

    几天后。秋风萧杀的荒原上,一支约有三四十人的骑兵小队正纵马驰骋而过。

    这支骑兵小队是李世民从云定兴的军队里挑选出最精锐的士卒组成。几天前,他得到了云定兴授予全权指挥自己的军队之后,便立即升帐点兵,举行了一次小型的军中比试,选出骑射之术最精良的三四十人,组成一支特遣小队,他自己充任队正、刘武周充任队副。这支小队上上下下都穿上突厥军的服饰,行军饮食举止也一丝不苟地模仿突厥军。云定兴的军队本来就是驻扎在这附近,经常都有突厥游兵在这一带出没劫掠,因此这军队里有不少士卒都很熟悉突厥军的情况,李世民只需对他们略作训练,就已经能够装扮成得似模似样,远远看去分辨不出那是一支冒牌货。甚至这小队里有好些人也会说基本的突厥话,李世民自己带头,又把他们都调动起来,去教那些还完全不懂突厥话的士卒。这样几天下来,这支小队里的人至少都能以突厥话应答上几句。

    至于除这支小队之外的军队,则由云定兴继续统率,缓缓地向雁门方向挺进。但这支军队却是故意地大造声势,大张旗鼓——白天时分是旌旗招展绵延十里,夜晚时分则鼓声隆隆响彻九霄。还在马匹的尾巴之上系上树枝,这样马匹行走之际不断摇动尾巴,带动那些树枝在地上扫来扫去,弄得军队所过之处沙尘滚滚。于是,如果有人在远处看见这支军队走过,只能看到下方尘头飞扬,遮蔽得难以辨明那里头到底有多少人,上方则是大量旗帜迎风飞扬,还有鼓声震耳欲聋,几十里外都能听到。

    这样远远看去,云定兴这支军队显得人数极为庞大,虽然离雁门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却已经立时引起了围困在雁门城外的突厥大军的注意。自然,突厥人也不会只是因为这军队远远看去像是一支大军就那样容易地信以为真,而是随即派出哨探前来就近查察。然而,这时他们就会遇上李世民所率领的那支三四十人的特遣小队在外围巡行。同样是远远看去,突厥人会误以为那支小队也是突厥军,是自己人,便只道他们是另一支哨探,放松了警惕之心靠近前去向他们打听云定兴军队的消息。可是他们才一走近,李世民所率领的这支特遣小队就会向他们突然发难,施以袭击。那些突厥人既然只是哨探,人数自然不多,又是防不胜防,一交上手不消片刻就被斩杀殆尽。

    这几天以来,已经不知道有多少突厥军派往这边的哨探被李世民这支小队全歼尽杀,无一人能幸免逃脱——于是突厥那边也就只是知道派出的哨探无一人生还归来报告消息,却不晓得他们是怎么全军覆灭的,还以为是被云定兴那支看来庞大得吓人的“大军”所尽歼。各种各样在不明真相、因而纵情想象之中变得越来越夸张骇人的流言遂不胫而走,在突厥大军里迅速地撒播开恐慌之情。

    突厥大军给云定兴这支突如其来的“大军”一时是吓蒙了头,只道那是长安、洛阳那样的大都城派来救驾勤王的隋军主力,便暂且放下了对雁门的强攻猛打,龟缩进雁门关城之外不远处的一个山谷里,以免呆在那一望无际的荒原之上目标太大、容易受到袭击。突厥大军之内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认为雁门久攻不下,却招来中原勤王军队大批杀至,情势极是不妙,最好还是趁着云定兴那支“大军”人数太多而行军缓慢,一时之间还未能迅速赶至雁门城外之际,赶紧撤军,以免吃亏为上。当然,反对就此解围而去、无功而回的声音也不在少数。双方主张争持不下,闹得突厥内部意见分歧,难以团结一致、齐心攻城。于是,突厥大军对雁门的围攻便暂时变作只围不攻,始毕可汗连日连夜地与处罗、颉利两个弟弟以及突利这嫡子在中军帐内谋议不休……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