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次轨能怎样》分卷阅读17

    老张离开后,杨思扬琢磨着到哪里能借到这10万。

    她手里只有那天卓言拿出的两万,看卓言那态度不会再帮她借钱。杨思扬的父母都在乡下,他们的生活还要她这个女儿接济,更不可能帮她。

    杨思扬想到了这些朋友。她给无语打个电话,晚上一起坐坐。她特意叮嘱无语,就她们俩聊聊,别再约别人,尤其是不要带着那个飘影。

    飘影比江寒雪更让杨思扬恐惧。杨思扬没有想到的,这个飘影并非她自己所称24岁,而是个95年的小孩子,周岁还没满18。这些都是因为味悦坊事件,飘影被查出后,杨思扬从公安内部了解到的情况。

    当时,怀着对害自己后院起火的沈慕琛的怨恨,杨思扬在酒桌上同朋友们说了自己的怨气。

    不知谁提到,像味悦坊这样的餐饮行业最害怕的就是卫生问题。整条微博就说在味悦坊吃出了苍蝇什么的,就是日后查出来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也会让其受影响。

    其实,杨思扬也就是那么说说,解解气。谁能想到,从酒桌上下来,飘影就说这事就交给她,她一定帮杨哥出出气。

    杨思扬也就顺水推舟。结果,这事弄巧成拙,要不是卓言出面,杨思扬估计已经被停了职。

    飘影因为这件事被查出来,她吓坏了。天天给杨思扬打电话,“杨哥,你要想办法帮我啊,我可是为你才这样做的。”

    更让杨思扬害怕的是,现在飘影知道她与卓言要分手,就总是缠着她。电话不断,只要听说杨思扬在哪个饭店酒吧歌厅,飘影就会找去,有两次她居然跑到家里去。

    杨思扬不喜欢比自己年龄小的女人,她把飘影也就当成个普通朋友而已。味悦坊这件事后,飘影却自以为杨思扬喜欢她。

    现在,杨思扬是能躲着就躲着。见到无语,她第一句话就是,“你没告诉飘影咱们在这里吧?”

    “哈哈哈,你怎么吓成这样。”无语开玩笑说,“小姑娘多嫩,人家倒贴你还不要啊。”

    杨思扬挥挥手,“拉倒吧,她还是个95年的孩子,想想都吓人。”

    两个人喝着酒,杨思扬就问无语,“我想调动工作,急需点钱,你能不能借我点。”这可是第一次张口向别人借钱,她低下头等着无语的答复。

    “我手头也不宽裕,三五千的没问题,多了拿不出来。你也知道,我去年刚买了房子。”无语的话让杨思扬失望,三五千离她要的10万相差太远了。

    “要不我帮你问问别人?”无语问道,“你需要多少?”

    算了,这三五千要凑到什么时候。再说,这种事知道的人多了不妥。她自己想办法吧,实在不行厚着脸问问卓言,她就是借钱,早晚会还的。

    正吃着饭,手机响了,一看是飘影的电话,吓得杨思扬直吐舌头,她没接电话。

    没过两分钟,飘影又把电话打到无语的手机上。无语说在外面吃饭,她也不知道杨思扬在哪里,好几天没见了。

    飘影说,她现在正在杨思扬家门口,敲门没人开,打她手机也不接。

    无语压了电话后,问杨思扬咋办。杨思扬想了想说,“这几天,我先住你那里吧。”

    借钱没有,住几天还是可以的。无语一口答应了。

    在无语家住了三天,杨思扬回了自己家。一个人煮了碗面条,家里寂静的除去她的吃饭声,再没有任何响动。

    她想卓言了。以后再没人给她煮粥,回来的多晚也不会有人站在楼前等着她。想着想着眼泪就流了出来,她干脆推开碗,敷在餐桌上哭出了声。

    哭一会儿,心里的痛楚缓解了些,杨思扬就给卓言打去电话,“老婆,我想你了。”她哽咽住无法再说下去。

    卓言半天才说,“思扬,你是不是又喝酒了。”

    这句话一下子就把杨思扬那些堆积在胸的悲伤抽空了。她没有再说话就把电话压了。

    她与卓言真是无法再回到从前。杨思扬躺在床上,回想着这些天发生在她与卓言间的事情。

    卓言宁愿让秦嘉欣陪床,也不希望看到自己。卓言不仅是不再爱她,甚至是讨厌她。杨思扬原以为,分手这件事卓言会更难过更痛苦。现在看来,卓言一直很冷静,她希望分手吧,旧的不走新的不来。

    杨思扬对着黑暗冷笑着,谁离开谁不能活啊。

    她决定把房子卖了。这个家对她们来说已经成为了过去。卖了房子,她不用再四处借钱。等调到刑警队后,她再赚点钱买个新房。

    在刑警队升职赚钱的机会远远比派出所多,杨思扬不相信自己就这样背运,有一天她一定会让卓言后悔,后悔离开她。

    ☆、能不能不见她

    卓言给自己沏了杯菊花茶。被开水浇灌后,一朵朵原本干枯的菊花,慢慢地重又绽放开来。

    看着杯中菊花的变化,卓言叹口气,没有了生命,重新开放毕竟失去了当初的鲜活。就如同有些爱情其实早已枯朽,两个人还在维持着关系,误以为有朝一日情感之花还会绽放。

    就在刚才,杨思扬打来电话,卓言听到她略带哭腔的话语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她又喝了酒。

    “老婆,我想你了。”这句话现在已经很少从杨思扬嘴里说出。只有酒后或是在床上,她才会说过去经常挂在嘴边的情话。这里面有多少是真诚的?

    杨思扬被她的冷漠激怒了,随后就压了电话。

    卓言有心再打过去,想想还是算了。一两句情话已经不能让她们找回过去的甜蜜温馨感觉。也许此时她的绝情对她们俩都是件好事。

    这些天,卓言总是忍不住回忆起过去的一些情景。记得有一次,杨思扬来找她—那个时候卓言还没有答应杨思扬两个人要在一起生活。在外面采访完,卓言忙着写稿子,她顺口说自己饿,想吃肯德基的香辣鸡腿。

    杨思扬就跑下楼去买了一份。卓言问她怎么就买一份啊,杨思扬说她不饿。卓言也没有多想,把鸡腿吃了。后来才知道,当时杨思扬身上只有够买一份鸡腿的钱。

    杨思扬还是个学生,家境又不是很好,每个月家里寄来的生活费刚够她吃饱。

    卓言被感动了。后来两个人在一起,卓言还常常提起这件事,她戏言,一只鸡腿引发了一场婚变。

    就是现在想起这些过去的美好时光,卓言仍是唏嘘不已。

    所以当她听到房子卖掉的消息,心里还是好伤感。

    虽然是她主动提出的分手,原以为杨思扬还会继续缠着不放手,没想到,还不到一个月,杨思扬就已经卖掉房子。

    “我把房子卖了,后天就去过户。你一两天有空,过来把你的东西收拾下。”电话里杨思扬的声音很冷淡。

    事先,杨思扬并没有告诉卓言她准备卖房子。这些天,她们也很少再联系。

    “好。”卓言不知道接下来再该说什么,自己不是一直在等着杨思扬同意分手嘛,为什么她卖掉房子,自己反倒又有些不舍?人真是矛盾。

    “房子卖了30万,到时候我给你账上打15万,车我现在暂时开着,如果你需要你就说话。”

    卓言决定在单位附近租房子住,目前不需要车。只是觉得30万就把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卖掉,亏多了。当初她们首付还付了20万,不说这4年房价在疯涨,她们的装修加上家具电器,少说也应该卖40多万吧。

    “你看着办吧。”卓言本想问问,转念一想,事情已然成了这样,自己少拿点钱把这层关系断了也就清净了。

    杨思扬现在为了调动工作的事情也需要钱,不然她也不会这么匆忙就把房子卖掉。

    第二天,卓言借用单位的车把一些书和衣物都搬到社里。她不想马上让父母知道自己同杨思扬分手,免得又要听妈妈的唠叨。

    卓言都能想见妈妈会说什么。“我早就说过,你跟个孩子瞎整,不靠谱。咋样,现在后悔了吧。”

    当初,卓言提出退婚,她妈妈并不是很生气,因为那个爸爸的学生也不是令她非常满意。

    后来知道卓言与一个女孩子、一个只有21岁的女孩子住在一起,老太太看她的眼光就像看外星人样的陌生和诧异。“你36岁时,她才30岁,是女人最好的年纪,她结婚你咋办?到那个时候你都成老姑娘了。”

    咋办,该咋办咋办。天也没有塌,人也没死。所有人的日子都照样过,包括她们俩个当事人,6年的感情没了,房子也卖掉,不也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连口气也没少喘。

    当然内心的苦楚与痛惜是无法向外人道说,起码她卓言不会把这些个人的情感轻易地流露出来。

    虽然卓言在单位努力把失恋所带来的伤心掩饰住,可于总还是看出她的一些变化。这天,于总把卓言叫到他的办公室,“卓言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卓言心里惊了一下,什么时候老总都察觉出自己的低落了,难道她真是把感情变化挂在了脸上?“我没事啊,挺好的。”

    “那就好。我找你是想同你说说这个副社长竞聘的事。你是咋想的?”社里原来的副社长调走了,现在老于一个人盯着整个摊子,忙不过来。社里决定从本社两位副总编,两个部门主任里竞聘一名副社长。

    卓言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去竞聘这个职位,她认为自己不具备全面管理的素质和能力,“我没想法,谁上来我都支持工作。”

    老于看着她摇头,“你不想上?”

    这个真没有想过。卓言也冲着老于摇头。她现在配合老于把采编工作做好就不错。副社长更多的精力要放在对外经营,主要就是搭建各种人脉拉广告。

    卓言不喜欢与人打交道,面对不会使用各种阴谋阳谋的文字才让她有安全感。

    “你不觉得你可惜吗?”老于循循善诱般地开导着她,“现在的媒体最缺乏的就是全面的管理人才,很多人不是只会编稿子,就是只懂经营。这几年你的管理知识也学到不少,放着那么多的资源不利用起来,太可惜了。”

    卓言明白老于的意思。过去做记者时,她确实结识了很多企业家,自从当了编辑,做了副总编她与这些人渐渐地失去了联系。老于说的资源,是不是还包括自己的美貌?

    她没想着升官发财,只想过着安安稳稳的小日子,虽说现在感情生活结束了,她并不想拿工作填补寂寞。那种生活太累人。

    老于见她不表态,接着说道,“这样吧,我先给你报名。到时候看能不能竞聘上,如果竞聘上你就干吧。”

    既然老总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卓言也就同意了。反正她知道自己竞聘不上,就是一个陪衬。据说广告部李主任的呼声很高,他想上就让他当副社长好了。

    官不想当,可工作还是要做的。这不马上就到了每年一届的理事会成员换届的时候,全社员工都分担了任务。

    理事会都是由各个企业家挂名,每个入会的理事都要缴纳一定费用。杂志社会为其提供广告宣传,定期举办一些经济论坛,联谊活动。

    说白了,这是变相的广告,而且是社里一大收入。

    卓言也有50万的任务,“50万啊!我完不成。”一个理事会成员入会费是3万,她要找多少个客户才能完成。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