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无此声》分卷阅读4

    “她是谁?”蹙眉低喃,她不喜欢那样张狂的人。

    “她就是那个留下的台柱,表小姐和大少爷都很喜欢呢。”翠儿从回廊上走了过来,端着刚刚沏好的茶水。

    戏子?那天那个唱牡丹亭的?她回想起那个清丽中略带柔媚的声音。如此张狂不羁,几近放肆的笑声,她不懂表妹淑婕和大哥怎会喜欢这样的人唱戏。安静的气息被破坏殆尽。

    关上窗户,莫名的烦躁感。

    “那是谁啊?”清洛微抬衣袖,绣眸轻斜,纸扇如流水般落在淑婕的左肩。

    “还有谁,不就是文家的大小姐。就知道躲在屋里写字。”淑婕不满的哼了一声。“不要理她,我们去别处玩,别坏了兴致。”淑婕拉起清洛衣袖央求,她可不想清洛的目光转了方向。

    清洛双目扫过紧闭的窗户,面色掠过一丝异样的神色。

    “淑婕,你知道很多人都说她写得一手好字画的一幅好画,有一双巧手。”清洛似有意,又似乎是无意的提起,却见淑婕轻咬下唇,一脸不悦。

    原来,常淑婕虽然贵为表小姐,又一直以来很受到夫人的欢心,但是她却没有书画的天赋,每每老师来上课,总是对她写的字和画的画摇头不已。因此,她私下里只要一听到有人说大小姐的字写的好就会大发脾气,文府上下的人都知道这点,总避讳着谈及此事。但今天,清洛却当着她的面夸奖文书娴的书画好,她怎能开心?

    她本想沉下脸来不要理会清洛,但不知为何,她总是怕她不高兴,因此即使说到了她最不愿意的事情,她也按耐着心中的不快。她悄悄抬起眉眼,见清洛一副兴趣缺缺的样子,她不悦的心情稍微好了些。

    她轻轻地拉了拉清洛的衣袖,道:“文书娴和她青楼出身的母亲一样,就知道这些骗人的鬼把戏,天生的贱骨头。你就不要管她了,看她刚刚关窗的样子,不就是看不起我们嘛。”回想起刚刚那文书娴关窗时清高的样子,她就是心理不舒服。

    看到文书娴她就会想起老师上课时候。对她来说,上课无疑是她最大的耻辱。如果不是怕被其他家的小姐们笑话她不识得书画,她还真是打死都不要踏入书房半步。

    看着淑婕苦恼的样子,清洛一声轻笑。

    “你不是一直想听我唱曲吗?”清洛笑语嫣然,伸出双手捧起起淑婕的手放着唇边,“你去把大小姐写的字偷一幅来,我就给你唱。”

    “这?”淑婕突然觉得心跳加速,红霞不自觉的飞向脸颊。

    “怎么,不敢吗?”清洛站起身,把脸缓缓地凑近淑婕面前,半似哀怨半似生气,“还是不愿意?”一字一句。

    清洛并没有催促淑婕,只是用目光凝望着她。沉默的时刻,淑婕反而觉得更是难熬,天地之间仿若只剩下她们俩。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明知道清洛的要求很是过分。她心底并不希望清洛看到书娴的字,因为无论她如何的不想承认,文书娴的字在整个苏州城的确声名在外。

    “我……,去。”喉咙仿佛被火烧着似地,淑婕挣扎片刻,艰难地下定决心。“等我,我去给你偷来就是。”说完,她头也不回的走掉,怕是再看一眼清洛的眼。那眼神仿佛对她有魔力般的魅惑。

    看着淑婕消失在回廊的背影,清洛再度斜躺在栏杆旁,嘴角泛着微笑,折扇有意无意的敲打在栏杆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又是一天过去了,清洛到文府已经两个月又三天了。院中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被积雪覆盖的枯草冒出了些许新绿,春天似乎很远又很近。

    书案飘墨香,倩影如花媚。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六章画心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文书娴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握着书卷坐在庭院的小亭子里,明亮如水的眼望着离她不远处的红梅满是赞赏。

    她今天的打扮很随意,上身穿着蓝色的碎花小袄,下着淡蓝色的棉裙,加上白色坎肩,头梳祥云髻,簪上一枝银色梅花簪,简单而动人。

    大雪初停,雪花晶莹剔透挂在树枝上和朵朵绽放的红梅相映成趣。似有若无的幽香随风飘过,淡雅宜人。文书娴喜欢这样的景致,清丽自然,毫无雕琢之气。红梅迎雪傲霜,意境高远,耐人寻味,为这座死气沉沉的院子里增添几分生机。

    翠儿提着镂空雕花铜手暖炉走了过来,“小姐,你又在外面,赶明儿感冒了,看你怎么办?”

    文书娴接过翠儿递过来的暖炉,开心地放入袖子。她最喜欢的就是这个暖炉了,小巧玲珑、轻薄剔透,炉内放一炭球、吞于袖中,散发温热,可防手冻。“还是翠儿理解我的心意。”她放下手中的书,拉着翠儿在身旁坐下。

    院子里是寂寞的,平日里如果不是有翠儿相伴,她的生活更是清冷。写字,绘画,可以当做是消遣,却无法成为生活的必须。空荡荡的院子里,除了几个丫鬟仆子送来餐食,早间打扫一番外,这个繁花似锦的落梅阁只有她门主仆两个人。

    “小姐,要不是觉得无趣,不如我们去听戏?听说那个新来的戏子唱得可好了,我们不如也去凑个热闹?”翠儿坐下后,见文书娴百无聊奈的样子,兴奋地提议道。

    “这?”文书娴抬头望了一眼西面的阁楼,眼神黯淡。

    “小姐是怕大夫人责难?”翠儿的目光随着文书娴望向西面的阁楼,西面的阁楼就是大夫人居住的地方。

    “不如……”

    “不如……”

    翠儿和文书娴一起出声,然后又一起闭上嘴。两人脸上都洋溢着同样笑容。

    “偷偷去。”

    翠儿小声地将未成说完的话补了出来。

    “嗯。”文书娴点头,两人叽叽咕咕一番,就回了房间。

    房间里有文书娴和翠儿的一套男装,文府仆役成群,她和翠儿换上男装,在在脸上涂抹点炭灰,即使的遇见最熟悉的人,也几乎不用担心被认出。

    而且文书娴还想过,即使有人盘问她们,她就拿出特制的文家小姐的令牌,说是给大小姐送东西过去。以她在文家的地位,几乎没有几个人会关心,所以只要小心点,就不用害怕。这些年来,她和翠儿在院子里呆着实在无聊,也这样去玩过几次。

    怀着满心的欢喜,两人出了落梅阁。据翠儿说,新来的戏子很受宠,文夫人还特意吩咐将平日里招待客人用的百花园改成了梨园,并且将其中的最为幽静的西厢房留给了戏子清洛。

    几个转弯,穿过回廊,走了几步,就到了梨园。两人混迹在众多仆人中,倒并是不显眼。梨园里人不少,莺歌燕舞,但是两人左右打量却没有找到想要见的人。

    “你知不知道,现在清洛姑娘可是红透了半边天,今个儿被王老爷请去了。据说,莫家少爷和方少将都会去捧场。”一个唱戏的小姑娘一脸羡慕的对着旁边的另一个穿着红色衣衫的姑娘说道。

    “原来出去了。”文书娴一阵失望,她本以为可以听到施清洛的唱曲。

    没了初时的兴致,文书娴和翠儿回到了落梅阁楼。和翠儿换好衣衫后,她打发翠儿去忙,自己则是去了院子外的池塘闲逛。冬天的池塘没有绿色的荷叶,但是却已经有着她喜欢的美丽,不同于春天的生气盎然,不同于秋天的萧瑟凄凉,却是有着冬天独有的残而不败的韵味。

    傍晚时分,文书娴回答房间。她才推开房门,就皱起了眉头。房间里多了种她不喜欢的胭脂味。她很少用胭脂水粉,尤其是房间里充斥着浓郁的玫瑰花香味。

    “今天谁来过吗?”文书娴叫来翠儿。

    “没有啊,除了表小姐来问过你多久去给夫人请安。”翠儿想了片刻,道。

    “问请安?无缘无故问什么请安?”文书娴推开窗户,让空气中的香味散发。

    “对了,我记得表小姐今天身上就是用的玫瑰花的胭脂,她还炫耀来呢。”翠儿拍了下自己的头,恍然大悟道。

    “难到是表小姐来了小姐的房间?”翠儿疑惑地问道,说罢她有摇摇头,道:“可是小姐房间里有什么东西值得表小姐来的啊?表小姐用的东西可是比小姐好了很多。”翠儿满是不解。

    “算了。翠儿,就像你说的,我这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文书娴走到茶几前倒了杯水,房间中的玫瑰香味渐渐散去,她感觉好多了。

    “小姐,小姐,你昨天写的字不见了。我明明是收到书案下的。这,这——”翠儿突然想起来,她急的在书案下不停的翻找。

    不用想都知道是淑婕拿走了,吩咐翠儿回房间休息,不用找了。不就是副字,只是她不明白淑婕拿去做什么。奇怪的感觉。文书娴居然想起了昨天那个青色的人影,那不屑一顾的一个回眸。

    她抬头望着窗户外月水的月色,记忆像陈旧的木盒,泛着微涩的味道朝她袭来。

    “娴娴,不要怨你父亲,他对娘很好的,男人都是如此,能得一时的宠幸和锦衣玉食就很好了。”母亲躺在病榻前仍然拉着她的手为父亲说好话。而她的父亲呢,在母亲快要病死的时候,正忙着迎娶五姨太进门。

    锣鼓喧天,漫天红色的纸片飞扬,庭院回廊都是刺目的红色,红色的灯笼,红色的花朵,连她的衣服都是淡红色的。

    母亲咳出的痰也是血红色的。

    前院的热闹非凡,人潮鼎沸。

    后院萧瑟凄凉。她可以肯定父亲已经忘记了在梅园的母亲,那个一直痴痴地等他的人。每天每天对镜梳妆,每天每天的失望。

    泪流了春,流了夏,年复一年。等到的是五姨太的进门,等到的是一身的病。

    鞭炮声中母亲终结了她苦等的一生,留下给书娴的只有一颗青色的琉璃珠和难以快乐的童年。

    青色的琉璃珠,是她留给书娴唯一的遗物。

    文书娴不想嘲笑母亲的无助,也不想继续母亲的悲剧。

    梨园。

    月色下,施清洛站在房间的书案前,月色下她的身影包裹在朦胧中,看得不真切。只见她伸出白皙如葱的手指一笔一划的在书案前的字迹上临摹。一遍又一遍。月光透过窗户投影到书案前的字迹上,赫然是书娴丢失的那副字。

    “人有能游,且不得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一边轻吟,一边临摹。施清洛的手很轻却很有力度,临摹的手时快时慢,挥洒的衣袖时而如狂风中的蝴蝶,时而如静逸飘忽的一叶扁舟。

    施清洛的笔法分明,此时的她不像是个戏子,倒是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摸样。如果此时有人闯入必然会惊异此时的她。然入夜,寒气逼人的晚上,梨园里没有半个人影,这样一幅月下临摹的画卷空是无人欣赏。

    微皱的眉梢。啪的一声,施清洛的手重重的拍向书案。

    “不对,不对。”施清洛低声喃喃道。她的手从书案上抬起,指尖轻轻的抚摸着宣纸上已经干透的墨迹。宣纸干涩的沙沙摩擦声透过指尖冰凉的触觉传递到她的心间。

    猎人在扑捉猎物前夕,需要的是知己知彼很决然的冷静。施清洛,静静的立于光影间,像是安静的画像。

    时间流逝在夜色中,雾气渐渐笼罩庭院。

    叹息一声,施清洛从书案上抄起宣纸,仔细的凝视。,她的眉头忽皱,又忽然展开。半响后,她着握着宣纸的手又颓然放下。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