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菜子重新以冰冷的目光望向他。
“就是在那个时候,她成为了《壳之少女》的模特,对吧?如果把当时的照片跟画对比一下的话,就一目了然了——你完全无法否认,对吧?”
“……嗯……”面对着她的逼问,心像只点了点头。
“当了你的模特以后,美砂小姐就突然下落不明了——这个说法你也无法否认,对吧”她直直地盯着心像的眼睛,但他没有半句回答。
“不说是吧——你会后悔的。”丢了这么一句话,加菜子重新转过身来。
“关于我和冬子的母亲——中原美砂的事,先说到这里。接下来是另一位行踪不明的人——她也是模特,同时也是间宫心像的妻子——间宫美雪女士。时坂老师,告诉我你查到的情况。”
——这正是她今天在电话上的委托之一。
我点了点头,开始说道:“没有显示她已经死亡的正式文件。当然,因为是在终战前夕,不排除有户籍消失了的可能性——”
“非常感谢——”加菜子打开随身带来的箱子,取出四月号的《文艺》。
“这本杂志里有篇颇有意思的——《sheol之壳》,作者葛城心——本名,间宫心尔,是间宫心像的长子,也是这次事件的主犯。他在终战前夕离家出走,不过现在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家。”她翻到登载着《sheol之壳》的那一页。
“我通读过间宫心尔的,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问题——无论是《sheol之壳》,还是之前的《neanis之卵》,他创作的,说白了就是记载自身经历的私;
“他一直使用少年,少女这种第三人称的视角,恰恰反映出他在拼命地隐藏着中的主角就是他自己本身的事实;
“我们来看看《sheol之壳》这篇好了——中的主角某少年从家里出走,被深山的教会收容,与少女相遇,画画,最后返回东京——与他的行动惊人地相似;如果我以此类推,将写在这里的情节全部都看作事实的话,就得出了很可怕的结论;
“少年母亲的脸上负了轻微的烫伤,因此被伤痕日益变大的幻想所困——这就是被称为“丑形恐怖”的精神病——据说美雪小姐是位漂亮的人,所以她可能连微不足道的伤也无法忍受——但我想,应该有更深刻的原因。”
加菜子停顿了一下。
“我想,估计是因为这个伤痕,迫使间宫心像放弃了以她作为《壳之少女》模特的想法,甚至越来越冷落她——这令她无法忍受,无论是作为妻子还是作为模特;
“**上的烫伤即使可以消失,她内心的伤痕却始终无法愈合,于是便做出了自残行为——后来,更是虐待起了儿子间宫心尔:殴打,敲砸,针扎,刀割,甚至性侵犯——简直令人发指。最后,忍无可忍的少年下定了决心——”
她重新站到间宫心像面前。
“——间宫美雪被间宫心尔杀害以后,你处理了她的尸体。”
“喂,小鬼——那是真的吗?”鱼住连忙插嘴道。
“虽然这些都是假设,我也完全没有证据。可是——”加菜子指了指默不作声的老人。“这个人一点否认的意思也没有。”
她继续说道:“至于母亲为何会如此虐待自己的儿子,我们暂且不表——总之,少年心尔后来离家出走了;从他日后的行动上考虑,《壳之少女》在那时已经完成了;
“他被群马的教会收容,然后——教会了那里的少女画画。那里的少女玛丽丝·史黛拉基于他的描述,创作出了一幅与《壳之少女》极其相似的画——事实与由此重叠了。”
“……心尔离家出走是在昭和二十年的春天。”心像承认了。
“很好,桂木女士也是那么说的——间宫心像,我再来问你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完成《壳之少女》的?顺便一提,欺骗我是不可能的。”
“做那种事情有意义吗……”心像缓缓地说道:“应该是在昭和十九年的年末吧……”
“也就是美砂成为助手大约半年以后,对吧——好,我们继续回到文本中。”加菜子重新翻起了。
“少年杀了母亲以后,新的母亲来了——这位肯定就是美砂;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那种关系,也不想知道——但我还是想说,你根本就不配。”加菜子的话语里闪着锋芒。
“不过,对于少年心尔来说,比起侵犯过自己的女人,她才更像是自己的母亲——可是,那也没持续多久;
“少年心尔的父亲对新的母亲似乎抱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执着——那是远比男女关系强烈的——偏执;妻子死了以后,他总算又找到了合适的素材,以便完成他那所谓的杰作。”说到这里,加菜子的声音颤抖了——我注意到,她一直在竭力地维持着冷静。
“父亲用极为残忍狡猾的方法虐待少年心尔——彻底地无视他;他恐怕对已经从壳里出来的东西没有兴趣了;因此,他创作了一个作品,那便是以即将从壳中诞生——圣者的复活为主题的作品——《壳之少女》。”
加菜子转过身来面向众人,声音变得格外铿锵有力:
“从创作时间上看,这个作品的创作初衷肯定跟日本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不知道创作者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这一场愚蠢至极的战争,已经毁掉了包括冬子,心尔,时坂老师,水原女士,还有我在内的数以亿计普通人的家庭——决不仅仅只是日本人,还有这世上所有被无辜地卷入战火的人;
“我只知道,这一场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了,可是它所留下的无尽余毒,至今仍盘桓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摧残着我们的灵魂;
“我只知道,如果它的创作者和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一样,至今反对的仍然只是战败,而不是战争本身,那么相同的悲剧迟早会在我们身上重演。”
听到这些,众人都沉默了——心像更是微微地发起抖来。
“新的母亲失踪以后,寻找着她的少年最终看到了那个作品——于是从那一刻起,他和父亲一样,被那个作品束缚住了;他选择了离家出走——估计是为了制作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来——这样,他就能找回自己的母亲了;
“少年心尔千里迢迢来到了群马的榛名山,或许在那里用光了路费吧,他就被前面提到过的桂木女士收容了。自那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就在那里生活着,并且与她——冬子相遇了。”
冬子点点头。“大概不到一年的时间——半年左右吧,我和他曾经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不过后来就不记得了;直到昨天,我才回想起自己的童年。”
原来如此——怪不得那张明信片上会出现冬子的名字。
“现在看来——他之所以会和冬子成为好朋友,或许正是因为冬子长得像他的母亲吧。到了昭和21年,朽木家提出了收养冬子的申请,是那个时候吧?”加菜子向千鹤问道。
“是、是的……冬子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来到我们家里的……”千鹤慌忙回答道。
“嗯,美砂断绝消息以后都快两年了。桂木女士作出那样的决定也不奇怪——大概五年前,成长起来的青年心尔回到东京,成为了家葛城心。”
她接着取出在水原家找到《文艺》五月号。“这是理应在今天发售的五月号,却被我在水原女士的家中找到了,原因同样暂且不表——总之,上面连载的《sheol之壳》讲述的是回到东京以后,仍然在不断地寻找母亲的少年引发了一系列杀人事件的情节;
“开头是这么写的——‘我先是见了父亲,问了他那个东西究竟在何方。即使四处遍寻也无从觅得,当即醒悟,唯有自己制作。’”
加菜子一字一顿地读给间宫心像听,观察他的反应。
“这里的‘那个’,指的就是《壳之少女》。无从觅得——于是他决定靠自己制作,导致的结果就是——那四个人的尸体;
“小林由子、狩野智子、四十宫缀子、水原透子——都被切断了四肢,塞进了壳里,做成跟壳之少女一模一样的雕像。”
“……啊……”一直沉默着的未央倒吸了一口气。
“水原女士——”加菜子转向她,无情地宣告道:
“你的女儿水原透子,是被和她一母所生的哥哥所杀,然后被生下她的母亲抛尸灭迹的。”
“——啊,那、那个是……?”未央说不出话来了。
“喂喂,怎么回事啊——”我惊讶地跳了起来,然后想起了那份文件——
mamiya(间宫) (未央)。
“水原未央——旧姓,间宫。虽然我不知道你与间宫心像是什么关系——”
“……是我的侄女……”心像低声说道。
“很好,碎片又多了一块。”加菜子掏出一份文件。“这是我从所长办公室里带出来的,上面记载了一个超越时代的医学实验——
“间宫心像的妻子间宫美雪由于输卵管闭塞无法怀孕。但是,你很想要孩子,对吧?”
心像无言地轻轻点头。
“于是你找担任主治医生的朽木所长商量。最后,你们讨论的方案是——被称为人工体外受精的方法——采取美雪的卵子和心像的精子,在体外环境进行受精后放回母体。被选为母体的就是未央小姐你吧?”
“我、我……那个……”
“怎么可能——!”身为医生的文弥叫了起来。“即使是在国内,用注射器把精子注入子宫内受精至少也得等到昭和二十四年才有成功案例啊!”
“这个世上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只发生可能发生之事——总而言之,朽木先生,请相信您父亲的技术——或者说,相信他曾经所属的某个组织。”加菜子平静地说道。
“什么组织——”文弥刚想追问,加菜子却转向了未央。
“未央女士,您因此怀孕了——十个月又十天后的昭和十年十二月三十日,产下一名男性婴儿,那便是间宫心尔,对吧?”
未央不说话,只是哽咽着点点头。
“我现在并不是要责备您——事实上,这项技术若是能够推广开来,必将造福全人类。”她转过身来,重现面向我们。
“又是亲戚,又是有交情的医院——在出生登记上不难动些手脚。于是在户籍上心尔就变成了间宫美雪生下的孩子;
“但是——十月怀胎历尽艰辛生下孩子的人却的的确确是你——未央女士。”
“是、是的……”未央无力地垂下头。
“抱歉,但是不说明这个事实的话,一切就无法继续下去了。”加菜子朝她鞠了一躬。
“我……那个……把、把透子……”她双手捂着脸
“嗯——我知道的,但是请您再稍微辛苦一下就可以了——”加菜子轻轻地拍着她的背。
然后,她接着说道:
“关于间宫心尔的犯罪,有几个地方表明他并非独自犯案:首先——”
“这一段让我来说明吧。”我示意了一下加菜子,她点点头表示同意。
“首先心尔不会开车,可是后两起的尸体却很有可能是被人用车运到现场的;然后是被塞进蛋壳里遭到遗弃的尸体。现在考虑的话,虽然会觉得那像是被《壳之少女》所束缚的他的犯罪行为,不过——我想间宫心尔应该不知道这么一回事。”
“……究竟怎么回事,玲人?”鱼住问道。
“——以前,我为了探望因病缺席的透子而到她家去打扰过;那个时候,房间里扔着贝壳之类的东西;贝壳、石灰、蛋壳——这些材料的主要成分全都是碳酸钙,加工也很简单,还是粉笔的原材料,那么——”
我向未央问道:“做成鸡蛋壳是不是很麻烦?”
《宅书屋》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