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义》第二十六章

    雅间的隔音效果很好,丁铃打开窗户吹了会儿冷风,脑子里逐渐清明。

    丁铃和杨笕都不怎么喜欢繁文缛节,钱管家便叫小二准备了上好的毛峰,一杯敬师茶过后,这礼便算了了,一道又一道珍馐摆满了桌子。丁铃挑食,仔仔细细地将葱姜蒜等辅料都拣了出来,三人一边吃一边闲聊着倒也融洽。

    冬日午后,阳光和煦,正适合出门逛街。

    “你觉得这绸缎庄生意如何”冬日里有热茶真是极其惬意的,杨笕捧着茶盏啜饮,一双眼睛眯起活像只成了精的狐狸。

    他们这雅间的窗户,正对丝霞绸缎庄的铺面。站在窗前,街头的景象一览无余。丝霞绸缎庄门前人来人往,与往年并无太大差别。

    丁铃皱眉:“看起来并不像是经营不善的样子。”

    “对啊,”杨笕笑道,“生意这么好,怎么会亏呢铃儿,不如你来猜猜看”

    小弟子为难地咬着嘴唇,老老实实道:“弟子愚钝,猜不到。”

    钱管家却是变了脸色,生意火爆,却报了亏损,除了掌柜贪墨,他再也想不出别的缘由。

    方才在孟家他信誓旦旦自家的掌柜不可能有问题,可现在呢钱管家只觉得他这张老脸都被打肿了。

    杨笕当然不会错过他神情大变,不过也没有出言点破:“铃儿,眼见才能为实,不如咱们去看看”

    “听先生的。”小丫头答不出问题有些脸红,话语中带着些不确定,“钱叔就在这里等我们吧,掌柜认得你,不太方便。”

    像是怕钱管家难堪,丁铃又补充道:“在这儿能看清楚对面,出了什么意外也好及时去叫人。”

    “就这么定了。”杨笕揉了揉小丫头的头顶,意料之中的手感顺滑,“你这小丫头心思还算缜密。”

    为了避免刘掌柜认出丁铃这位少东家,杨笕特意在街边的小摊上给她买了一块面纱,将一双眼睛之下的部分遮得严严实实。

    两人相偕走进绸缎铺,店中伙计便殷勤地迎了上来,“这位爷,这位小姐,想看点儿什么料子呀我家的这可都是好绸缎,做衣裳极好的……”

    杨笕笑着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我家小侄女儿来挑几身衣裳,这丫头等不及做,亟待穿,直接把你家好的成衣拿上来便是。”

    “好嘞!爷和小姐请来这边儿坐,”伙计一边招呼两人落座一边朝房后喊道,“哥!把送来最新款式的那几身儿成衣送来让这位小姐挑选。”

    绸缎庄成衣价格比定做贵两成,这是不成文的规矩。而杨笕和丁铃的衣着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做商家的当然不会放过宰肥羊的机会。

    那伙计是个机灵的,匆匆扫了一眼丁铃的身量,又喊道:“身高四尺不足(折合现代单位一米三左右),身形偏瘦,你尺码别拿错了。”

    丁铃奇道:“又没有用尺子量,你怎么知道我身量”

    “咳,见得多了也就能估摸出个大概了,”小伙计也不过十四五岁,“我以后可就指着这门手艺过活呢,哪儿能不费心思呀”

    “小丫头没见识,让你见笑了,”杨笕的目光在店里转了一圈,不经意地问道,“你们家店里生意不错啊。”

    “爷是外来的吧”

    “确实来忻州尚不足两月。”

    “那就对了,”小伙计一边给两位贵客倒水一边接话,“我们家这铺子啊是仲祥商会旗下的,好几十年的老店了,这料子好,价格又公道,怎会生意不好。除了向您这样初来乍到的,没人不知道!”

    “你方才说,”丁铃敏锐地抓住了他话中的字眼,“这铺子是你家的”

    小伙计爽朗一笑:“其实也算不得是我家的。家父是这铺子的掌柜,我也是趁着中学放假来帮个工。”

    “说起来我哥怎么还没把衣服送过来,”他皱了皱眉,铺子里正是生意好的时候,别的伙计也都脱不开身,只好转身向杨笕丁铃告了个罪,“二位请稍等我一会儿,我去看看。”

    待他急匆匆地跑走,丁铃才疑惑地发问:“先生,这铺子看起来红火得很,怎么会亏损呢”

    “耐心点儿,”杨笕忍不住又揉了揉小弟子的头发,“再说了,你现在该唤我‘叔叔’。”

    丁铃有些闷闷不乐,没想到一本正经的先生也会开她的玩笑:“叔叔。”

    杨笕看着小丫头气鼓鼓的只觉得好玩:“刘掌柜之前经营铺子时并未出什么纰漏,他家这个小儿子——姑且就算做小儿子,也是个勤谨的。我看呐,问题八成就出在那位‘千呼万唤不出来’的大儿子身上。”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